山东省作协召开“五个一工程”奖、第八届鲁奖获奖作家座谈会

娱乐新闻 2023-02-11192网络

记者 师文静

2月10日,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八届鲁迅文学奖山东获奖作家座谈会在济南召开。

在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评奖中,山东作家徐锦庚长篇纪实文学《望道:〈共产党宣言〉首部中文全译本的前世今生》、铁流长篇纪实文学《靠山》、于潇湉儿童文学《冷湖上的拥抱》获奖,占全部获奖图书类作品的1/7;在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评奖中,山东作家路也诗集《天空下》、艾玛短篇小说《芥子客栈》、耿林莽散文诗集《落日也辉煌》、王月鹏散文集《海上书》、高建国报告文学《大河初心》以及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报告文学《中国北斗》获提名,最终《天空下》《中国北斗》两部作品获奖,充分彰显了山东文学的深厚底蕴和不俗实力,极大提升了“文学鲁军”在全国文学界的影响力,同时也激发了全省广大作家的创作热情。

座谈会上,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获奖作家徐锦庚、铁流、于潇湉,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家路也、获奖作品出版社山东文艺出版社社长李运才、入围作家代表王月鹏依次发表感言,分享了创作体会;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评委、省签约文学评论家丛新强介绍了评奖工作有关情况;与会签约评论家、签约作家代表赵月斌、史建国、王玉珏对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和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进行了点评。大家一致表达了潜心创作、接续推出精品力作的信心和决心,表示将以此为新的起点,推出更多反映时代主题、书写现实生活的优秀作品,为推动山东文学由高原迈向高峰作出积极贡献。

作家徐锦庚作了主题为《报告文学如何走心》的创作分享,他认为,读者的心像上锁的门,“走心”犹如钥匙,能让人敞开心扉,报告文学要走心,须厘清两点:为了谁?如何为?报告文学创作要以人民为主体,心中装着读者;接“地气”,树“正气”,有“人气”。

作家铁流介绍称,《靠山》反映的是战争年代尤其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人民群众踊跃支前故事,为了创作《靠山》,他到过全国众多的革命老区,采访战争年代的亲历者和他们的后人上千人,搜集资料上亿字,最终完成该书。《靠山》还先后入选多个好书榜和全国优秀畅销书排行榜,被评为中国年度好书。而作为一名专业作家,铁流在完成自我创作的同时,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经常为身边的作者和文学爱好者看稿子,耐心细致地给予修改,并对成熟的作品积极向全国各出版社和各个刊物进行推荐。

谈到儿童文学作品《冷湖上的拥抱》的创作,作家于潇湉说,这些年,她一直比较关注现实主义题材,大量新鲜而多样化的题材,拓宽了文学的疆域,而在儿童文学领域,原本被误解为只有甜美的童话和清浅的故事,因为现实主义题材受关注而变得丰饶肥沃起来。她表示,作为背后的写作者,深知苦思冥想、熬夜码字、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等折磨,而她想做的,无非是把自己的心交出来,交托给文学,交托给未来,希望有人能读懂,能珍重,能小心翼翼地对待,我们渴望共鸣的心灵。

诗人路也从自身写作经验分享了写诗的乐趣:“在这个创造之中,无疑还包含了秉持独立意志和冒险精神的‘试验’兼‘试错’,一次又一次地离开安全地带,进入陌生而崭新的领地,不断地拓展着诗歌的半径与诗歌的维度,写作的可能性当然是多元的并且开放的,朝着无限敞开。”

山东文艺出版社社长李运才介绍了《中国北斗》的出版过程,他表示,为写好《中国北斗》,作家龚盛辉深入北斗建设一线,行程十多万公里,采访三十余家单位上百位北斗人,收集了五百余万字的资料,从写作到出版历时5年,增删6次,正是因为有了作者的倾力打造,作品才有了成为精品的坚实基础;《中国北斗》有三位编辑同步编校,先后对书稿中的史实、知识性的内容进行了8次编辑加工,还请了资深外编把关,经过多个部门审核反馈的修改意见有200多条,图书的编校工作需要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没有匠心很难出精品。

作家王月鹏分享了完成散文集《海上书》之后,他的创作规划和追求。他目前正在创作的作品,一部是关于山东半岛海洋文化主题的非虚构作品,是对《海上书》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另一部正在写的作品,是一部关于改革开放题材的长篇小说。“按照自己的创作规划来做,用五年、十年、二十年来写一个系列的作品,主要是想真正把要写的东西研究透,最大限度地挖掘得深一些,拓展得更开阔一点。相信文学最终是公正的,你怎么对待文学,文学就会怎么对待你。”

下一步,山东省作协将继续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守正创新,积极实施“齐鲁文艺高峰计划”,组织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精准策划选题,聚焦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实践、深入挖掘丰富的传统历史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策划储备一批重点选题,强化精品意识,创新呈现形式,发扬工匠精神,盯紧抓牢重点项目,力争推出一批具有山东气派、齐鲁风格的文学精品力作。坚持人才为要,加强服务扶持,抓好文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不断完善签约作家制度、发挥张炜工作室传帮带作用和文学期刊平台作用,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阵容强大的文学新鲁军。在重大选题策划、重点作品扶持、作家深入生活、文学人才培养等方面展现更大作为、做出更大成绩,推动齐鲁文艺开新局、出精品、铸高峰。

莺歌燕舞新闻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