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雨演过的电影 夏雨老师真的是我们小时候心里的那个神
我们是在一个阳光不那么灿烂的上午见到夏雨的。
相较于他在最近几部作品里的直爽形象,以及个人微博上的随性亮相,眼前这位发型熨帖、一身浅灰色休闲西装的演员,眉目间多了些内敛与温和。
人们对夏雨有很多想象,这些想象大多源自“马小军”。那是为他夺得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桂冠的角色,出自他的首部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
关于夏雨和这部电影的故事可谓广为人知,比他出道晚了近10年的罗晋也说:“夏雨老师真的是我们小时候心里的那个‘神’。”
在那段青春往事里,夏雨的面貌难免有失连贯。因为,不是人人都善于将演员和角色彻底分离。
夏雨似乎与这种状况和解了——在他职业生涯的某个阶段。
但和解不等于止步不前,他只是不强求用新的角色去替代马小军,或用另一个夺目的奖杯去取代“沃尔皮杯”。他只是更谨慎地完成与剧本的双向选择。
夏雨在《庭外·盲区》中饰演鲁南。
《庭外·盲区》是夏雨谨慎选择的上一个剧本,它是律政悬疑系列剧《庭外》的第一个篇章。
“因为新鲜,
大家都可以从里面获得一些新的感发”
2021年年初,收到《庭外·盲区》的剧本时,夏雨身处哈尔滨片场,由他主演的电影《我心飞扬》临近杀青。
《庭外·盲区》的导演是张黎,编剧是指纹,夏雨对前者甚为敬慕,同后者神交已久。当然,夏雨还要考虑剧本好不好、角色适不适合、有无创作空间的问题。
“剧本非常吸引我,当时其实只有5集。”夏雨一边回忆,一边确认,“对,所以5集(我)是一口气看完了,然后觉得非常过瘾。”
夏雨直言《庭外》的剧本非常吸引他。
这是一部以法官、律师、警察为主人公的悬疑剧,夏雨接到的角色邀请是男主角鲁南,一名负责死刑复核的法官。
剧本阅读阶段,夏雨将鲁南理解为一个正义凛然、才华横溢的人。同时,他有点“随心所欲”,不完全像大众认知中的法官,而喜欢到处“掺和”,帮人解决问题,是个热心肠。
夏雨对悬疑类型及公检法类角色都不陌生,可张黎却是第一次作为导演涉足这些领域。这一点让夏雨觉得比较好玩。
“因为新鲜,大家都可以从里面获得一些新的感发。包括这个角色,各方面我觉得都是值得一试的。”他选择了这个难得的机会,前往位于厦门的剧组。
进组之后,夏雨一如既往地认真。投入拍摄之前,他和其他演员一起接受了为期10天左右的培训,跟法律顾问学习专业知识。
对夏雨来说,法官是鲁南这个角色的“外壳”。
对夏雨来说,法官是鲁南这个角色的“外壳”。夏雨的使命归根到底是塑造人物,“我其实主要还是去找这个人的感觉”。这种感觉随拍摄推进变得更加明晰,夏雨对人物的理解也越来越立体。
睿智、敏感是鲁南的性格底色,职业和经历又赋予他极强的洞察力、战斗力和应变能力。
“因为公、检、法都干过,所以他有各种技能,既可以深入敌阵做卧底,又可以跟敌人周旋。真的碰到事情,他也可以像警察一样去围追堵截。”
夏雨认为,鲁南本性中的正义感,对他工作中的全能表现起到把关作用:“他做事不迷糊,非常知道自己的底线在哪。他虽然到哪都掺和,但是不会真正地越位,所以他是非常有边界感的一个人。”
夏雨认为,鲁南本性中的正义感,对他工作中的全能表现起到把关作用。
角色人性中的光芒,是夏雨最渴望抓住的东西。他用一种非技巧性的、浑然天成的姿态,去完成“抓”的动作。
因此,“有没有给角色加一些自己的设计”这个问题,在夏雨和鲁南这个组合里是无解的,他们几乎没有受到任何物理性的、程式化的影响。一切都是自然发生的,让人觉得理应如此,比如鲁南的笑。
夏雨说鲁南的确比较放得开,做事时心无旁骛,目标明确,“松的时候非常松,紧的时候又能时刻把自己的那个劲儿屏起来”。
鲁南经常咧嘴笑,露出的8颗牙齿上像是装了小太阳。这是典型的夏雨式笑容吗?细看采访时嘴角弧度浅浅、微笑淡淡的他,又不像那么回事。应该说,那是典型的鲁南式笑容。
鲁南经常咧嘴笑,露出的8颗牙齿上像是装了小太阳。
但千万别因为他们的笑容,就觉得这是一部不辛苦的戏——虽然夏雨一开始也是这么认为的。
“我演的是一个法官,所以我本来以为这是一个‘福尔摩斯戏’,就是靠推理,靠嘴说话。但是没想到后来这个戏其实拍得还真的是辛苦,因为加了很多打斗戏。”
夏雨透露,剧本里原本没有太多打斗戏份,但张黎比较喜欢有劲儿、有男人感的风格,他特意请来一位老武警给演员上课,传授上枪、持枪和一些警戒动作,帮大家找寻打戏的感觉。
因为鲁南当过法警,押运过犯人,也参加过枪战,所以夏雨觉得,增加的打戏不仅在人物塑造层面合情合理,也可以放大角色的全面性。
“借你吉言,
我希望能碰到这样的情况”
《庭外·盲区》中有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闪回,讲的是鲁南多年前作为法警,在一次押运犯人的任务中横遭意外。
拍这场戏时,厦门的体感温度超过40℃,夏雨他们穿着厚重的制服和防弹衣,头戴安全帽,脚蹬皮靴,裹得里三层外三层。大雨从上往下浇,泥浆从下往上漫,演员们在当中摸爬滚打。
戏服上拧出的汗水可能很重,夏雨的语调却一直很轻。对于拍一部戏的种种挑战,他总是一带而过。
《庭外》系列新颖的剧本结构是他这回面临的另一个挑战。
“等于是把(《庭外·落水者》)那边的一个时间段拿出来,(《庭外·盲区》)这边其实是在一个平行空间里面同时发生的。只不过那边是概论,这边是细节,是把这件事单独拎出来,然后细化成一个故事。”
一开始,夏雨收到的消息是自己在《庭外·落水者》里可能会有一些客串的内容。拿到剧本时,他才意识到此客串非彼客串,他的戏份比预想中多。幸好这里的鲁南不用再“龙出生天,上山下海”,只需每天带着助手走访,做好死刑复核工作即可。
虽然鲁南在两个篇章里“还挺割裂的”,但夏雨的拍摄感受是“一如既往地开心”,尤其是碰上张黎这么一个爱开玩笑的导演,“他会把整个剧组的氛围调节得非常好”。
《庭外·落水者》剧组亦然。在黄伟导演的带领下,“大家都挺开心的”。
在《庭外·落水者》中,夏雨饰演鲁南一角。
熟悉夏雨的人都知道,他曾在其他剧组变过魔术。他表示,魔术是一个增进了解的工具,可以让原本生分的大家拉近距离,并从中感受彼此的性格。
稍显遗憾的是,这项技能在《庭外·盲区》剧组的展示机会并不多,“因为这个戏比较苦,每天要不就是湿着,要不就是全有伤,手都是脏兮兮的,所以其实比较难操作”。
在饰演律师乔绍廷的罗晋眼中,夏雨跟他年少记忆里的样子几乎别无二致,唯一的不同是变得更成熟、沉稳,能带着大家“往前跑”。
夏雨倒没有当“带头大哥”的感觉。在他看来,这是一个严谨的剧组,“我们也经常开会,每人都带着笔记本,在剧本围读前一块儿谈谈自己的角色心得”。
他的心得里有一点是守恒的:再次通过角色了解不同行业的艰辛。虽然拍摄期只有一个多月,但已经足够他体验司法工作者的生活,拾得新鲜而有趣的回忆。
结束哈尔滨、厦门两地的连续拍摄,夏雨回到北京,享受陪伴家人的休闲时光,无限接近他心目中“拍半年、空半年”的完美状态。他淡然地说,这个状态在实际操作中其实强求不来。
“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有的时候你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所以这些年其实有可能这一年我都比较闲,但也有可能突然间就一部接一部,大半年都在忙。”
如果有很长一段时间一直闲着,夏雨也丝毫不会焦虑。那如果真的碰到特别好的戏都连在一起了,怎么办呢?
“该怎么办……”夏雨停顿一瞬,灵光乍现似的将话锋一转,“哎,那借你吉言,我希望能碰到这样的情况。”
“当演员也是借假求真,
一切事情都是比喻”
最近几年,没有工作的日子里,夏雨作息规律,“每天早上6点起床,每天晚上基本上10点多就睡觉”,“不需要做计划”。
这和人们想象中那个玩滑板、喜欢滑雪、会变魔术的夏雨不太一样,《庭外·盲区》里卧底警察江啸的扮演者鞠帛展也为此反差吃了一惊。
“我之前对他的印象就是(有)很多技能,什么都会……但是这一次见到雨哥,他特别‘佛系’,整个人特别静。后来他说现在他自己在练古琴,我觉得他到另外一个境界了。”
夏雨在练习古琴。/视频源于夏雨微博
戏外沉静下来的夏雨,又在戏里带给鞠帛展惊喜一击。那是一场没入潮汐的打斗戏,夏雨的能量从他安静、“佛系”的外表下无保留地迸射出来,整场戏的惨烈程度令鞠帛展久久不能忘。
夏雨的爱好是何时开始改变的?
“我确实很喜欢这些运动,”夏雨坦言,“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是在损之又损吧,然后现在其实也把各种兴趣往比如写字、画画、变魔术这些比较安静的方面(转换)。”
夏雨说,这些爱好都可以视为“成人之路”。
“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往哪个方向走,但是大方向你可以知道,就是希望自己能做一个好人。在这个大方向里面,其实所有的爱好都是对我的一种加持,包括工作。”
按照夏雨的理解,“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其实是在说“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是成人之路”,每一行都是“借假求真”,都是完成一个最好的自我实现的通路。
面对不同的爱好,他有他的幸运。每个爱好都是他的“方便法门”,他从不是“为了爱好而爱好”,而是恰巧在自己喜欢的事物里,吸收到能够滋养自己的养分。
面对同一个爱好,他有他的成长。
年轻时看某本书,夏雨怎么都看不懂,觉得没劲;年轻时看某部电影,他觉得有些闷,没什么意思。等年龄增长了,阅历丰富了,某一天回看这些作品,他反而感动得痛哭流涕。
夏雨认可自己在感悟层面的进阶:“对,人生就处在不断的变化里面,所以(如果)这段时间我觉得写字、画画这些都能够滋养到我,那我就会去做。”
几年前,夏雨打开了书籍这个“方便法门”。他说自己40岁之前一直忙于“行万里路”,忽略了路和书应当相辅相成的道理。因此他决定,40岁之后把重心往“读万卷书”上倾斜。
在这些爱好里,夏雨对魔术的兴趣根源可以追溯到他“颠沛流离”的孩提时代。
频繁变换的生活环境激发了少年夏雨的好奇心,在还不知哲学为何物的时候,他就总是提出“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的哲学拷问,后来,老天爷把他送到表演这条路上。
夏雨喜欢自由的生活方式。
尽管过去从没想过要演戏,但夏雨非常明确地知道,每天朝九晚五地坐在办公室里,不是他想要的、“我希望的生活是一种比较自由自在的,可以自己把控更多方向的”。演员这一职业正好符合这点希望,于是他选择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
“当演员也是借假求真,一切事情都是比喻,都是预言,没有一件事是真的,但是也没有一件事是假的,所有的真真假假都是混在一起的。我们在这里面要真正立得住,找到自己。”
我们的采访结束后,夏雨在那一天里还剩很多个通告,还有很多人等着通过问答拼凑一个完整而真实的他。或许,没人能如愿,因为每个人都是“永远向道而行,永远无功而返”。
但窗外的阳光已将淋过雨的天幕一寸寸照亮,夏雨的影子也从阴暗的盲区里一点点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