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云社成立27年为什么主流相声圈出不来一个郭德纲呢

娱乐新闻 2023-12-20111网络

德云社的前身叫北京相声大会,是郭德纲、张文顺和李菁在1995年成立的,以表演原汁原味的传统相声为主,兼顾其他曲艺形式,到了2003年才改名德云社!

现在提到德云社, 基本上每个人都知道,更清楚它的班主叫郭德纲!

经过27年的发展,德云社已经垄断了国内商业演出,还把相声事业发展到了国外,虽说由于疫情影响,德云社的老少爷们无法出国演出,但德云社的生意做得如日中天,只要郭德纲想,随时都可以开分社,甚至上市!

反观主流相声圈呢?大家能够想到名字的相声演员并不多,姜昆、侯耀华、苗阜,也就那么几位!

一般来说,当一个行业长期处于低迷期时,会有能人异士站出来挑大梁,郭德纲当年就是这么被逼出来的,于是问题来了,德云社成立27年,为什么主流相声圈出不来一个郭德纲呢?

这就要从三个方面说起了!

首先,郭德纲并非常人

1米6高的小黑胖子,这是郭德纲给人的直观感受!

但论才华,郭德纲超出了99%的相声演员,甚至包括已故的相声大师,他会说相声,会说评书,会唱各种戏曲,能拍电影,家里的藏书堪比图书馆,虽说一个人的成功需要1%的天赋加上99%的汗水,但这1%的天赋也是有差距的!

其次,缺乏培养能人异士的土壤

郭德纲是被逼出来的,当年他三次进京,想成为体制内的艺人,过上一个月两千块的小康生活,但三次均已失败告终,被逼无奈之下,郭德纲才成立了北京相声大会,说自己的相声!

现如今,相声虽然没有那么景气,但也比老郭那时候繁荣一些,艺人们有很多选择,不会那么愤世嫉俗!

最后,体制相声需要改革

这是最关键的一点,体制内和体制外的相声演员最本质的差距就是:一个有工资,属于旱涝保收,另一个是要靠自己能耐生存!

强如郭德纲,当年也想成为体制内的一员,对于当下很多年轻相声演员来说,他们并不想成为第二个郭德纲,因为太苦了,如果有机会,他们还是希望向体制靠拢的!

所以,有这样三个原因在,体制内很难出现第二个郭德纲,即便是有才华的相声演员,也会选择随波逐流!对此,大家怎么看?


莺歌燕舞新闻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