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可凡的新闻他发文整整25年感恩
“倾注所有资源于真人秀,无异于饮鸩止渴。”
2016年, 各大卫视一共推出了11档真人秀节目,如此多的真人秀节目,看得人眼花缭乱,也让部分人赚得盆满钵满。
对于这么高密度的真人秀,番茄台主持人曹可凡在接受采访时,毫不忌讳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倾注所有资源于真人秀,无异于饮鸩止渴。
正在番茄台主持真人秀《今夜百乐门》金星,看了曹可凡的评价后十分不满,一向言辞犀利的她在朋友圈亮出了自己的看法:
贱人一个,废话一堆!自己不说人话,主持的节目没人看、也没人请你参加真人秀
.......
至此, 两人之间的不和一时间人尽皆知了。
2017年9月,开播两年多的《金星秀》突然停播了,很多喜欢这个节目的网友觉得可惜和不解。
金星十分接地气地下场解释:因为节目做得好.....遭到小人嫉妒......
从其解释来看,好像是被同事穿小鞋,与金星有过节又人尽皆知的,似乎只有曹可凡了。
于是,《金星秀》停播这个大锤,在无形中安到了曹可凡头上。
喜欢金星的网友,从此视曹可凡为眼中钉。
但即便是网友再怎么不喜欢,也无法撼动曹可凡在东方台“一哥”的位置。
出道30年,曹可凡为何总能稳坐“一哥”呢?
曹家有儿初长成
1963年,曹可凡出生在上海一个家境殷实的家庭。
曹可凡的祖辈曾是著名的民族资本家,家族产业“福新”曾是我国民族产业的标杆,
70年代香港纺织产业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其中有一半的产业,都是曹可凡的祖辈和荣家的人在运营。
三舅公王云程在70年代,是香港十大富豪之一。
出生在这样的一个大家庭,注定了曹可凡的人生起点不会太低。
在1966年以前,曹家的日子都很殷实,哪怕是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不少人食不果腹,他们家也并未受到太大的影响。
在那个文盲率还相当高的年代,曹家的孩子们,基本上都能上高中读大学。
哪怕是1966年之后,曹家不可避免受到了一些冲击,已经开始有记忆的曹可凡都觉得,自己家的条件比周围人要好很多。
可以说,曹可凡从小就衣食无忧。
而父亲,则给了曹可凡最好的教育。
曹可凡的父亲曹涵祥毕业于美国教会学校,属于新中国的第一批海归,英语水平堪比母语。
参加工作后,他又自学了俄语,德语,日语。
因为家境优渥,曹涵祥爱好十分广泛,琴棋书画样样都行。
在曹可凡少年求学阶段,社会上对学习并不重视,
普通人最多读完高中就开始工作,要么进工厂,要么下乡建设广大农村。
见过世面的曹涵祥却不这样看,他始终认为,知识是可以改变人类的。
在父亲的培养下,曹可凡兴趣爱好广泛,历史、文艺、古诗词等,都让他着谜。
当普通人还不知道何为小提琴时,不到10岁的曹可凡,已经可以把小提琴拉得有模有样了。
1970年,上海的中学全部停止了俄语教学,
1972年,尼克松访华。
曹涵祥敏锐地察觉到,新的时代已经到来,英语将来可能会派上大用场。
凭借对英语熟练的优势,他开始从零开始教曹可凡英语。
可拿来就用的教材不多,他就每天和儿子练口语,
几年下来,曹可凡的英语口语得到了很大提升,进入初中后, 英语成绩长期名列前茅。
初中毕业后,曹可凡考上了复旦附中。
进入高中后,曹可凡的数学出现了滑坡,从小就喜欢文学艺术的他,想学文科却遭到了父亲的反对。
80年代“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观点,曹涵祥十分认同,他觉得男孩子学理科前途更大。
在父亲的坚持下,曹可凡的第一次高考以落榜告终,又复读一年后才考上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误打误撞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复读一年才考上大学,让一向高傲的曹可凡在高中同学面前有些抬不起头,
但正是因为复读了一年,才让他有机会进入一个全新的行业。
1987年,已经快毕业的曹可凡,听说上海电视台正在举行大学生主持人大赛。
曾经在上海市第二届“我爱祖国语言美”朗诵大赛上获得第二名的曹可凡,觉得这又是一个锻炼的机会,于是报名了。
其实在此之前,曹可凡已经是学校的“知名”主持人了,除了普通话讲得好,也和他亲和力极强分不开。
曹可凡长着一张笑脸,对谁都是笑眯眯,同学们都戏称他“笑面佛”。
这次“大学生主持人大赛”,彻底改变了曹可凡的人生。
他获得了第一名,与前十名组成了一个“主持人团”,在上海电视台主持一档《我们大学生》的节目。
这档面向年轻人的电视节目,受到了很多在校生的关注。
曹可凡也由一名主持人爱好者,成了一名业余的电视主持人。
不久,《诗与画》栏目又找到了他。
《诗与画》是一档小节目,节目时间只有10分钟左右,每天介绍一首诗、鉴赏一幅画。
观众看觉得很简单,但在那个没有提词器的年代,曹可凡虽然知识面广,也不得不狂背唐诗宋词,包括一些美术专业术语。
不过医学生的严谨和过目不忘的记忆力,让曹可凡很快适应了这档节目。
因为这档节目,让曹可凡认识了很多大师,
黄永玉,程十发、陈逸飞等大师,差不多都是在主持这档节目时认识了。
与这些名人的交往,为他日后做访谈节目打下了基础。
《诗与画》是电视台的“垫片”,差不多每天都要和观众见面,曹可凡渐渐在观众中混了个眼熟。
转眼曹可凡就要毕业了,工作后就没有这么多时间出来主持节目了,
可对主持这份工作,他是真的喜欢。
为了能继续主持节目,曹可凡想到了考研。
就这样,读研三年,让曹可凡的业余主持人生涯又持续了三年。
毕业后,曹可凡留校了,每周只有四节课,剩下的时间,他都可以从事自己喜欢的主持。
从电视节目到中大型晚会,从商业主持到影视发布,
那个时候主持人较少,有经验的主持人更少,
曹可凡忙得脚不沾地,也慢慢地形成了自己的主持风格。
副业的时间超过了主业,也意味着曹可凡在副业上可能会有更大的发展。
从业余到专业
1993年,东方电视台成立,与上海电视形成了竞争关系,
在上海台多年却没有编制的曹可凡,被东方台挖过去了。
初到东方台,曹可凡就被委以重任,主持一档《名家专列》的访谈节目。
当时央视的《东方之子》,定位是采访各行各业的精英,《名家专列》有点模仿的意思。
但当时的曹可凡不管是阅历还是见识都太单薄,和名人面对面时还是略显青涩,
也提不出太多有深度的问题。
虽然采访了像张国荣、陈冲、姜文等当时红极一时的名人,
这档节目却并没有存活太久。
1995年,东方台终于有编制了,到底是教书还是做主持人,成了摆在曹可凡面前的一道选择题。
曹可凡喜欢主持,却不打不定自己究竟适不适合这一行。
与他合作多次的资深主持人、“金话筒奖”获得者张培给了他意见:
“你的镜头感很好,也很适合做主持,你要相信自己可以做得更好。”
寥寥数语,曹可凡却像吃了定心丸,
从主持的第一天起,金话筒奖在他心中就是神圣不可高樊的,既然张培都觉得他适合主持,那肯定没错了。
他向学校递交的辞呈,正式加盟东方台。
曹可凡没想到的是,两年后,他凭借《共度好时光》中出色的主持风格,获得了当年十佳电视主持人“金话筒”奖。
这一年,曹可凡34岁,成了东方台第一位获得此殊荣的主持人。
《名家专列》停播后,曹可凡一直在找原因,
他开始一本一本地看名人传记,看得越多,再做一个访谈节目的念头就越大。
几年的专业主持下来,他收获了很多名人名家的友谊,相比十年前,
他更成熟了,对人生也有了更多的感悟。
让那些老艺术家们坐在镜头前, 讲述自己的故事,成了他最大的心愿。
2003年,在曹可凡的努力下,访谈节目《可凡倾听》终于上线了。
这档定位以精英文化为基石的高端文化名人访谈类节目,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泛关注。
为了做好这档节目,曹可凡多次拜访白岩松,向他取经。
此时,白岩松主持《东方之子》已有10年功夫,深受观众喜爱。
通过这档节目,我们了解了很多遥不可及的人物。
在白岩松的指导下,每次采访前,曹可凡都要做大量的功课,却衣然避免不了出现尴尬。
有一次,曹可凡采访杨振宁先生。
因为杨先生是科学界的大咖,在采访前,曹可凡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包括从多个方位了解杨先生的生平,可在采访进行时,他还是因为一个提问差点下不了台。
杨振宁和李政道都是科学巨人,但两人之间到底因为什么失和,又是外界特别好奇的。
于是,曹可凡问了一个可能我们都会问的问题:
“您可以评价一下和李政道先生的关系吗?”
杨先生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
“李政道先生对这个事情有自己的说法,他曾经出版过一本书,你有没有看过?”
这本书,曹可凡没有看过,他一时不知道该怎么接话。
下节目后,曹可凡赶紧找来那本书,看完后他觉得自己肤浅了,
如果在采访前看这本书,他根本不会提这个问题。
不过这次翻车,却给了他很大的启发。
这以后,再做采访时,曹可凡除了做足被采访人的功课,
与被采访人影响较大、与之有争议的相关人物的资料,他也不敢放过。
这样一来,他的工作量成倍增加了,不过准备做得越足,他在采访中信心也越大。
但即便是这样用心,《可凡倾听》在播出5年后,还是遇到了瓶颈。
随着整个社会越来越泛娱乐化,娱乐节目被放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而那些关于有文化价值、有传播价值的节目,却越来越不受欢迎,影响力也越来越薄弱。
《可凡倾听》并没有随大流地去挖掘被采访人的隐私,再加上文人受关注度没有明星高,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收视。
最难的时候,因为经费短缺,曹可凡用自己的关系借车,甚至有时候需要自掏腰包,即便这样,他还是不想改变节目的初衷。
不改变初衷就可能活不下去,那只能去做调整了。
于是,有故事、有内涵、有趣味的文化娱乐界名人,被他请上了节目,
梁朝伟,谢霆锋,张学友,蔡琴,成龙等等,先后接受了《可凡倾听》的邀请。
只一条,曹可凡在节目中,依然不和嘉宾聊八卦。
事实证明,曹可凡的坚持是正确的,调整也是势在必行。
采访对象和话题做了适度改变后,《可凡倾听》的收视重新上来了。
他的策划和主持功底,也再一次得到了外界的认同。
继获得金话筒奖后,曹可凡又先后获得了“星光奖”优秀主持人奖,华语主持成就奖。
大型的晚会主持,也总有他的身影。
上海世博会开幕式晚会,和朱军、董卿一起主持央视中秋晚会等等,
他成了东方台的一张王牌,也成了主持界的资深前辈。
与此同时,关于他的绯闻,也时不时夺人眼球。
幸福和绯闻
2008年,《舞林大会》第二季,曹可凡身边的搭档,换成了东方台新晋小花王冠。
整个赛季,他与王冠配合默契,每次王冠接不上话时,曹可凡总能像定海神针一样,轻松地帮她解除危机。
从这档节目开始,王冠慢慢走红了。
在接下来的《不亦乐乎》脱口秀节目中,曹可凡和王冠再一次合作,
2011年,央视向王冠拋来了橄榄枝,她与李咏一起主持《向幸福出发》。
2012年,王冠又在央视新推出的节目《舞出我人生》中,再次与李咏合作。
王冠进东方台时间不长,却在短时间内资源出奇地好,很多人认为与曹可凡密不可分。
王冠和曹可凡的关系,一时间引起了大家猜测,
但不管是曹可凡还是王冠,二人者没有回应,
当事人没有回应,时间却给了答案。
被人眼红一时的王冠,自2014年开始,突然消失了,
中间只在央视两档节目中露过几次脸,直到2020年再次出现在央视《你好,生活》的舞台上。
没有人知道她去哪里, 更没有人知道,这6年里,她在做什么。
作为一名知名度较高的主持人,王冠虽然在央视的时间更多, 但这些年的工作关系一直在东方台,
令人奇怪的是,这么多年了,她在东方台却没有一档固定节目,更多的时候,是被央视“借”来“借”去。
可能是王冠这些年的遭遇不太符合“关系户”,她与曹可凡的绯闻,也渐渐消散了。
2022年3月,一则刘涛和一名男士嬉笑打闹的新闻,登上了热搜,
视频中的刘涛和男士手挽手,一边走路一边蹦跳像个小女孩一样,十分开心和放松。
那名男士很放松,高举右臂似乎在喊什么,刘涛看到后欢快地跳了起来,
不知道的,还以为二人是热恋中的男女朋友。
有人认出那名男士,正是59岁的曹可凡。
这是继王冠之后,曹可凡的又一个绯闻,与上次一样,曹可凡还是以沉默应对。
根据相关报道,曹可凡和刘涛的交集,应该是在一档综艺节目中。
可能是通过这档节目,两人升级为朋友关系了。
不过刘涛在公开场这么放松,还是第一次见到,足可见曹可凡魅力不浅。
不管外面有怎样的绯闻,结婚多年,曹可凡与妻子的感情一直很稳定。
他与妻子殷文献是大学校友,当曹可凡一边教书一边主持时,已经与妻子确定恋爱关系了。
1997年,两人走进了婚姻。
曹可凡和儿子曹天维
当时曹可凡的事业正处在上升期,为了不让他分心,殷文献一直没有要孩子,
直到2005年,曹可凡事业日趋稳定,年近40岁的殷文献才生下儿子曹天维。
为了照顾好家庭,曹天维出生后没多久,殷文献向单位递交了辞职信,做起了一名家庭主妇。
牺牲前途成全小家,殷文献的付出,曹可凡都看在眼里。
这些年,曹可凡不管是父母生病住院,还是小孩考学,他几乎都没有操心过。
殷文献操持着大家小家的一切,稳定大后方,全力支持曹可凡。
正是有了妻子的倾情支持,曹可凡才可以在主持这个岗位上“呼风唤雨”,
也让他有更多的时间“不务正业”,写书,唱京剧,听越剧,拍电影。
他活得恣意自在,形成了与众不同的风格。
2011年,在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中,观众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孟先生。
在这个亦正亦邪的角色身上,我们看到了大屠杀时期,一个小人物的无奈和悲剧。
“我既不能救国,也不能救民,我只能救我自己。”
这句台词,最好地诠释了这个小人物的所作所为。
为了演好孟先生这个角色,曹可凡一口气减重30斤,尽管呈现在屏幕上的依然是一张大饼脸,但孟先生这个角色,被他演活了。
几年后,他又参演了《上海王》,并凭借“洪门师爷”一角,获得了中美电影节最佳男配角奖。
曹可凡凭借自己的表演实力,得到了观众的认同。
2023年,60岁的曹可凡即将退休。
开播20年的《可凡倾听》是否会继续播下去,是一个未知数。
他以往采访的人物中,启功、吴冠中、程十发、孙道临、谢晋等大师都已经故去,
而曹可凡往日的那些采访,成了我们怀念大师们的最好方式。
如今,围绕在曹可凡身上的争议依然不断,但他却从不去理会,只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
2022年5月25日,是曹可凡结婚25周年纪念日。
这一天,他发文“整整25年,感恩”,并晒出了一家三口的全家福,
照片中的一家三口笑意盎然,十分幸福。
17岁曹天维的身高,大有赶超父亲的势头,体型已经是一家人中最大的了。
家庭幸福,事业有成,是一个男人最大的幸福,也不怪曹可凡忍不住想秀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