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在了,是春晚最大的遗憾

娱乐新闻 2023-12-27170网络

如果有人仔细回顾赵丽蓉老师带来的经典作品可能会发现。

今天在年轻人圈子里的各种流行。

都是赵丽蓉老师在当年玩儿剩下的。

1995年的春晚,她凭着一口唐山味儿的rap。

至少给全国6亿人科普了什么叫说唱艺术。

在春晚舞台上说唱。

原来赵丽蓉老师才是中国初代女rapper。

皮背心、铆钉扣、金属链、无线麦。

在中国说唱风尚未兴起的时候。

这个67岁的老太太一马当先。

率先走在了90年代的时尚最前端。

直到今天,一提到“宫廷玉液酒”。

就连很多年轻人,都能按照节奏接下去。

如今赵丽蓉老师已经离开我们23年之久了。

不少观众看到如今乏味无趣的春晚舞台。

总会喃喃道“赵丽蓉不在了真是春晚的一大遗憾啊”

01

小品之路的铺垫

赵丽蓉的表演天分很高。

一岁就能登台演出,天生就有观众缘。 

十七岁那年,她第一次独挑大梁出演《杜十娘》。因为其扎实的功底和优美的嗓音,就此一唱成名。

凭借着《杜十娘》,她在剧团里站稳了脚跟。

成为了剧院里的台柱子。

一般成为台柱子的演员是非主角不演。

可赵丽蓉并没有这么想,她一切以角色为重。

无论主角配角只要自己适合她都愿意演。 

所以28岁的她在评剧《刘巧儿》里饰演中年的李大婶。

属于是甘当绿叶配红花了。

不过即使饰演年龄跨度如此之大的角色,她依然能够拿捏。

中年妇女的神态、肢体动作都让她演得惟妙惟肖。

好像她真的是村口坐在小板凳上的热心大妈。

她又在评剧《小二黑结婚》中饰演丑角三仙姑。

三仙姑是一个人老珠黄但渴望青春永驻的中年妇女。

于是赵丽蓉为她设计了很多滑稽的生活化细节。

比如三仙姑会在梳头时揪自己的白头发。

然后坐在桌子上晃着两条腿矫揉造作地说自己已经47岁了。 

当时很多评论家称赞赵丽蓉演戏不死板。

演绎的角色身上都有“人味”。

就是这样自然细腻同时又诙谐幽默的表演。

给她的小品之路做了铺垫。

“文革”十年让中国文艺界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磨难。

中国评剧院也不复往日的盛况,当家花旦一个接着一个凋零。

小白玉霜自杀,新凤霞瘫痪,赵连喜病逝。

最后偌大的剧院竟然只剩赵丽蓉一人能够撑起场面。 

可当时她也遭受了不小的磨难。

新凤霞在自传中提到过赵丽蓉多灾多难的命运:

1966年赵丽蓉怀了孕,生了一个先天残疾的女儿。

医生说,丽蓉怀孕期间受了惊吓,刺激太深了。

本来丽蓉两口子已有三个儿子,夫妻就想要个女儿。

可是想不到孩子十一岁就死去了。

加之“文革”十年,她的演艺事业就这么生生被耽搁了十五年。

但坚强乐观的赵丽蓉没有被苦难打败。

她挑起了重振中国评剧院的担子,力捧新人。 

可是历史的车轮不会因为一个人的阻挠而停止向前。

评剧没落之势赵丽蓉无论如何努力也是无法挽救的。

再找出路成为唯一的解决办法。

02

走向荧幕

那时候彩色电视已经进入了中国。

许多电视连续剧都在立项拍摄。

赵丽蓉是第一次接触电视剧这样新奇的东西。

她发现电视连续剧和评剧没什么不同。

唯一的差别就体现在时长上。 

赵丽蓉觉得这是放在评剧人眼前的一条新出路。

她便选择尝试参演电视剧。

她参演的第一部电视剧便是《西游记》。

虽然是第一次接触电视剧,但她在镜头丝毫不怯场。

看到播出效果不错后,她更坚定了走电视剧表演的这条路。 

之后她参演了电影《红楼梦》、《孝子贤孙伺候着》、《过年》。

无论是没见过世面的刘姥姥,还是慈祥和蔼的老母亲。

赵丽蓉都能完美演绎,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剧抛脸”。 

她的演技更是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

在第四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上。

赵丽蓉凭借《过年》获得了最佳女主角奖。

换作一般人。

在电视剧领域能获得如此之高的荣耀。

必定就会深耕电视剧行业来再创佳绩了。 但是赵丽蓉是一个有艺术追求的人。

她不在乎名或利,只是希望能给观众带去欢乐。

1989年,赵丽蓉出演了春晚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

初涉“小品”这种新生事物,赵丽蓉并没有惶然无措。

在《英雄母亲的一天》中。

赵丽蓉演活了那个朴拙、实在的母亲。

通过这个小品赵丽蓉在当年的春晚上爆火。

每次她出席什么活动,观众都会亲切地喊她“赵妈”。

而小品中诞生的“司马光砸光”、“司马缸砸缸”梗至今还流行在网络上。 

之后,她又陆续上了六次春晚,年年好评如潮。

她成为了春晚的金字招牌。

只要语言类节目有她在,小品的质量一定是非常完美的。 

现在的春晚都是照搬网上的梗,以前的春晚都是造梗给大家玩。

这个个子矮小、中气十足的老太太在舞台上造了不少梗。

像“探戈就是趟啊趟着走,三步一蹿两呀两回头。”

“点头yes摇头no,来是come去是go。”

“我算琢磨透了,就你们这种人,把我们这好玩意儿,都给糟蹋了!” 

大家都已经习惯了每次春晚打开电视。

就有这个老太太准时给观众送上笑声。

但就在2000年这位和蔼幽默的老太太却永远离开了我们。

03

病痛离世

1999年的央视春晚。

不仅是一台迎春的晚会,更是跨世纪的盛会。

到了第6个节目,在一片欢呼声中。

赵丽蓉精神抖擞地如约出场。

携老搭档巩汉林、金珠等人出演小品《老将出马》。 

在舞台上,她依然如此活泼,包袱频出。

最后还用英语声情并茂地演唱了《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曲《我心永恒》。 

台下笑成一片,但守在电视机前观看节目的家人都哭成一团。

因为那时赵丽蓉已经是癌症晚期。

家人们不是没劝过赵丽蓉休息。

但是在她眼里,戏比天大。

她宁愿将苦往自己肚子里咽,也要把欢乐传递给观众。 

这也不是她第一次忍痛上台了。

在1995年排练《如此包装》时。

她因骨质疏松膝关节里掉进了一块“骨碴”。

腿肿得很厉害,需要卧床休息。

当时台里都劝她不要表演了,自己的健康要紧。

但是赵丽蓉只是倔强地咬牙,打了一支封闭针后便上台表演了。 

在节目中,赵丽蓉跟随着音乐又唱又跳。

完全看不出她是一个应该卧床休息的病人。 

在做最后一个单膝跪地的定格Pose时。

她一个趔趄跌倒在地。

但她快速地调整好姿势,随机应变地做了一个炫酷的收束。

避免了一场舞台事故。

观众都以为是剧本,纷纷捧腹大笑。

但这其实是赵丽蓉伤腿不支造成的结果。

“那一次,我们是把赵丽蓉老师架下台的,立即将她送去了医院。”

巩汉林事后回忆道。 赵丽蓉就是这么个敬业的演员。

她曾经对干儿子说过这么一句话:

“儿子,痛苦得留给自己,欢乐才能撒向人间。”

她带来的经典桥段我们张口就能来。

就像那段独属于她的春晚岁月。

一直不曾被我们忘怀。

莺歌燕舞新闻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