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演员陈春简历(老师不厌其烦地把自己的生平所学一一传授给她)

娱乐新闻 2024-01-26163网络

曾经被誉为天津河北梆子五杆大旗之一的王玉磬,为河北梆子人才培养作出了巨大贡献。上世纪80年代以来,她先后收下北京的曹友良、沧州的巴玉岭、石家庄的刘小俊、任丘的陈春以及天津的马惠君、张敏、李淑英、陈秀兰等多名中青年演员为徒,把自己在长期演出实践中的宝贵经验传授给了他们。

王玉磬(1923年-2007年),原名陈国贤,祖籍河北安新的同口镇,也即是现在著名的雄安新区白洋淀。她出身梨园世家,6岁学戏,专攻老生,幼拜王文炳为师,13岁随母来津,艺宗小香水,20世纪40年代末成名,1953年参加天津市河北梆子剧团。

她音质清醇,嗓音刚劲,吐字清晰,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是河北梆子仅有的女老生,世称"王派",代表剧目有《辕门斩子》《赵氏孤儿》《苏武》《太白醉写》《山地交通站》等。

1985年,王玉磬老师到任丘演出,发现了陈春这个在各方面条件上都挺像自己的好苗子。

1986年,22岁的陈春在第二届京津冀鲁河北梆子鸣风奖大赛上获第一名的好成绩。此时她还是任丘戏校的一名学生。

陈春,1964年出生在河北省任丘市,高中毕业后考入任丘戏校,师从贾砚农学习河北梆子老生表演。王玉磬带团到任丘演出,经过任丘市领导的引荐,王玉磬也发现陈春是一位可造之才,于是收陈春为徒,陈春成为了王玉磬的关门弟子。

陈春回忆老师说:“老师对我实在是太好了,就像母亲一样爱护、关心我。当年我在任丘,老师带着琴师高先生去给我说戏,我记得特别清楚,说的第一出戏就是她最拿手的《辕门斩子》。当时老师63岁,身体还算好,逐字逐句为我示范,我的口型打不开,她就用勺子撬开我的口腔。当达不到老师要求的时候,我急得哭了,老师也非常着急,我们师徒抱头痛哭。”

王玉磬老师多次向天津文化局申请把陈春调到天津来,并亲自出面安排陈春做面试表演。1992年陈春来到天津河北梆子剧院,师徒俩的感情与日俱增。经过王玉磬手把手调教,陈春很快就脱颖而出,成为天津梆子界的顶梁柱。

到天津后,陈春几乎一周五天都在老师家里,老师不厌其烦地把自己的生平所学一一传授给她。后来老师身体不好了,住院的时候,老师的气管就已经切开了,她已经不能说话了。但是当陈春问老师是否想她的时候,她还是吃力地张开口,通过口型我知道她在说‘想’。

谈到老师的艺术,陈春心悦诚服地说:“老师是近50年来各地河北梆子舞台上继小香水、云笑天之后最有影响的女性老生演员之一,她演出的《辕门斩子》《太白醉写》《调寇》《杀庙》《苏武》等深受观众喜爱,是当今河北梆子界独树一帜的表演艺术家。

老师虽然体瘦身矮,扮出戏来却格外大气挑台。尤其是她的嗓音异常洪亮,演唱时中气饱满,四五十句的唱段一气呵成;一句拉腔可以延续十几小节,起伏跌宕,荡气回肠。”

莺歌燕舞新闻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