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焕英买电视演员(都具有表演天赋贾晓玲数次临场发挥)

娱乐新闻 2024-01-26139网络

一、1981年胜利厂第一个买电视的到底是谁?

穿越前的时间线上,是王琴第一个买了电视机,并在升学宴上炫耀,成为贾晓玲“让妈妈再高兴一点”的计划目标;

穿越后时间线上,是贾晓玲一顿骚操作帮妈妈赢得了电视机购买资格;

最后字幕出现,实际“李焕英”是第一个买了电视;

在电影中,回到穿越前的时间线上,妈妈还是去世了,所以实际李焕英并没有第一个买电视机,贾晓玲做的一切什么都没有改变。

二、沈广林当年暗恋过李焕英,所以王琴更加要跟李焕英比

沈广林一开始对贾晓玲说是父母安排,“骑”自行车追上贾晓玲后又说其实“是自己的选择”,是他早就注意到了李焕英,也可能是在排球比赛上注意到了李,进而要求父亲安排相亲机会,李可以说是沈的白月光了。

三、李焕英真正错过的“天大的好事”不是沈广林,而是新厂主任

从贾晓玲的成长时间线里,可以看到他们家过得并不是特别好,想吃烤串妈妈就说吃小龙虾,因为小龙虾可以自己抓不用花钱,送女儿坐车读书去,也是骗她自己上车了,转头就退票走回去,所以无论是贾晓玲和李焕英,都希望自己能带给家人更好的生活。

在升学宴上,玉梅说李焕英当年错过了一个“天大的好事”,穿越后,表面上李焕英输了比赛,转头就被介绍给沈广林,一下让观众以为和沈广林的相亲,是这件“天大的好事”。

但在比赛时,厂长——沈父欣赏的是李焕英不服输的精神头,这看起来不像是一个选“媳妇”的评价,而在沈广林去深圳时,表示有一个新厂的主任职位空缺。

这里回顾下1981年的经济背景,深圳经济特区在1980年成立,当时的深圳是前景光明,但现实实际是一切都还在建设中,需要一个极具“拓荒者”精神的人,而沈父对自己的儿子是了解的,在厂里也只安排了一个广播员的闲职给他,所以沈父会把这样一个重要的职位给沈广林吗?我觉得是存疑的。

再看李焕英,虽然电影中对李焕英实际工作能力的表现很少(只有一次在工厂上工的镜头),但是她的组织号召力还是有明显表现的,而一个“主任”的主要职责是安排生产计划、工作和确保完成任务的中层领导,所以在实践管理能力上,李焕英已具备,同时面对艰难的任务,李也表现出了极强的“奋斗精神”,总体符合当时深圳新厂主任一职的要求。

那么可以推论,如果不是李焕英已经在本地结婚,深圳新厂主任的空缺,是极有可能给到李(也许和沈广林相亲才是附带的不必要条件),以深圳当时的机遇环境,李也很有可能完美胜任,也许不会“一夜暴富”,但绝对能带给家人更好的生活。

四、沈广林,还是会和王琴在深圳相遇并在一起

李焕英和王琴其实某些程度上很像(是说优秀的人都很像的意思),组织能力、不服输的精神、外貌条件等,都很优秀,沈广林毅然去了深圳从头打拼,并把新厂主任职位“让”给了王琴,那么在异乡,两个人互相扶持,也很有可能走在一起,而他们的女儿还是会在UCLA学导演,还是会月薪八万,还是会在贾晓玲的升学宴上“气”到李焕英。

所以贾晓玲的穿越是场幻想吧,因为最后其实什么都没改变。

五、如果李焕英选择沈广林,也可能生出贾晓玲的3个证据

1、脸型身材就不说了,要不是后面贾文田出现,说2人是父女也没人怀疑,可以说很有父女相了;

2、都不爱学习,贾晓玲一开始场就把“酉”念成了“西”,沈广林后面把“纨绔”,直接念成了“执夸”,两个人还能无障碍交流,这一看就是亲传啊!

3、都具有表演天赋,贾晓玲数次临场发挥,而沈广林对文艺事业的热爱从他明知自己唱得不行,坚持当广播员、坚持自己具有优越的嗓音条件就可以说明了!

最后,贾玲哭得几次都好真实啊,真是一部让人开心的时候笑死,难过的时候哭死的“半个喜剧”,贾玲导演可以的!

莺歌燕舞新闻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