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相声演员杨振华(杨振华对这场活动的定性更高看似普通寻常但是意义重大)

娱乐新闻 2024-02-02131网络

没有鲜花条幅,不需要寒暄,甚至想站着讲课、直言“说相声的没有坐着的”,10月17日上午在嘻哈包袱铺北市店内,相声表演艺术家杨振华用一个半小时,给沈阳、北京两地年轻相声演员上了一堂课。

杨振华说,相较于授课,他更愿意称之为“一次散步式的聊天”,是老一辈相声人与青年一代之间的经验交流。

而对于现场听课的高晓攀等年轻相声演员来说,这应该是一门关于相声艺术“传承与热爱”的理论与实操课。

是前辈和晚辈间的传承

作为相声界的晚辈,嘻哈包袱铺班主高晓攀一直仰慕杨振华。适逢嘻哈包袱铺北市店“十一”期间开张,高晓攀到杨振华家中拜访,并邀请他为嘻哈包袱铺的年轻演员们授课,杨振华欣然应允。

10月17日,虽然天气寒冷,嘻哈包袱铺北市店内的“观众”们热情似火,今年85周岁高龄的杨振华在台上精神抖擞、声如洪钟,毫不吝啬地将自己毕生对相声创作和舞台表演方面的经验分享给现场的年轻相声演员。

“上厕所都得背词,这就是相声”“相声的‘相’不是相貌品格的‘相’,而是宰相、丞相、相爷的‘相’”“相声语言就是平中有奇,一般人发觉不了意识不到的奇闻轶事、奇谈怪论”……一个半小时里,杨振华从相声的历史、传统相声的语言风格、相声表演的注意事项、相声演员应该具备的专业素养等等方面,侃侃而谈。

现场包袱、现挂不断,说、学、逗、唱一一示范,其中更不乏时事内容。杨振华浑身散发出的相声艺术素养及对相声艺术的极致热爱,引得台下数十位年轻相声演员不时叫好。

还是全国相声界的团结

杨振华是东北相声界的一杆大旗,而嘻哈包袱铺是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全国知名相声团体。对于组织这样一场授课活动,嘻哈包袱铺班主高晓攀说,“名和利只是对暂时取得成绩的鼓励,不是成功的终点,只是开始,我们希望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上下求索。我对杨先生仰慕已久,不管表演还是创作上甚至做人上,他对我们年轻演员来说永远都是学习的榜样。”

“看似信马由缰,却思路清晰、字字珠玑。”从北京赶过来听课的相声演员刘钊说,他仰慕杨振华先生已久,一直没有机会见面。当天不仅见到了杨振华,而且听了一个半小时的亲身传授,机会实在难得。

而杨振华对这场活动的定性更高,“看似普通寻常,但是意义重大。”

多年来,相声界流派间各自为战,有的还“互撕谩骂”,并不利于相声界的团结,更不利于相声的传承和发展。杨振华希望打破相声界的“堰塞湖”,提倡相声界多进行交流、互通和抱团取暖,“不仅演员们能得到业务上的启发,也将促进北京和沈阳两地之间相声团体的交流和进步。”

更是沈阳相声产业的发展

当天听课的观众,不仅有嘻哈包袱铺的年轻相声演员,还有受高晓攀邀请而来的沈阳鼎泰乐和艺术团的演员们。鼎泰乐和艺术团年轻演员张学京说,他很珍惜这次嘻哈包袱铺给提供的学习机会。

“我们都是相声的子孙,大家都是为了相声这门艺术更好的发展,我相信对于大家来说,来聆听老艺术家、老前辈对我们的教诲,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儿。”高晓攀说。刚刚加入嘻哈包袱铺的沈阳演员孙同福告诉记者,“老先生85岁高龄了,讲一个半小时之后的气息仍然非常均匀,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值得学习的。他把一辈子积攒的对于相声的理解,以及创作的技巧传授给了我们,真的是受益匪浅。”孙同福希望把在沈阳本土汲取的相声经验与北京同行交流,同时也希望北京相声界的经验也能拿到沈阳本地来分享,做到交流融合,在为沈阳本土相声爱好者提供丰富内通的同时,活跃本地相声市场。

“现在的观众很喜欢相声,黄金时代来了。未来的相声,在良性的行业竞争之下,方可最大程度提速年轻演员的能力、水平,于观众最为有利,也唯有如此,相声的繁荣发展才是可持续性的。沈阳的相声演出市场,也将迎来百花齐放的多赢局面。”对于嘻哈包袱铺来到沈阳之后对本土相声产生带来的前景,杨振华肯定有加。


莺歌燕舞新闻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