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鼎中国影史票房最高女演员!马丽:在角色里面生活着

娱乐新闻 2024-02-2482网络

记者刘宗智

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截至2月16日,马丽主演的电影票房超181亿元,成功问鼎中国影史票房最高女演员。目前,由她主演的电影《第二十条》正在热映,可以预见,马丽的电影票房成绩还将不断被刷新。

既“生活”又“喜剧”

记者:请问您是怎么跟《第二十条》结缘的?

马丽:那要从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说起......实际情况是有一天突然接收到张艺谋导演的“召唤”,说是要拍一部新电影。希望我能够在里面演一个角色,当时就觉得真是“晴天霹雳”,这种好事怎么落我头上了?有点不敢置信。所以接到这个喜讯第一时间很意外,然后第二个反应就是特别激动。

记者:这也是张艺谋导演时隔多年再次着手现实题材,你们在沟通时反复强调说希望角色更鲜活、更生活,在表演上观众也能切身感受到这一点。您在这方面都做了哪些设计或者提前准备?

马丽:是要提前做功课的,这个戏难就难在需要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之上做喜剧,剧本里完全没有呈现喜剧的部分,你该怎么办?它又是一个很严肃的故事,我不能去改其他人的戏。我要在整个故事的脉络前提下去自由发挥,不能够因为你要呈现喜剧的效果而去改变别人的故事,所以这个特别难。

好在有导演指点。只要第二天有我们的戏,头一天晚上导演都会提前把我们叫到一起设计。我们一般晚上九点多开始商讨这个戏,聊到后半夜3点钟。有时候人物的一些调整和改变,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时候就需要一个掌舵人。张艺谋导演会帮我们去梳理、清除一些跑偏的想法,这样我们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了。第二天才能够呈现出来所谓的“一条过”。

记者:您刚才也说了,这一次很多都是现场的即兴,或者是前一天做的准备,您觉得哪部分难度和挑战最大?

马丽:我觉得每一场都挺难的,其实这戏压力还真挺大。它既“生活”又“喜剧”。生活流的戏需要自然,但是你又要负责喜剧的部分,所以这个尺度的拿捏和这两种状态的碰撞是最难的。特别是跟张译老师、雷佳音老师打架那场戏,没有人知道该怎么拍怎么演。包括译哥这个角色其实有调整,我们都蒙了,然后导演帮我们去梳理,梳理完了之后第二天我们就即兴演,但是没想到的是,大家在一块的那种默契和配合,几乎就是一条过了,导演觉得好惊喜,我们自己也很惊喜。

演完了,我手都是抖的,因为有打架的戏。在李茂娟这个角色里面,你要知道我到底今天为什么出手打人,我不是一个无理取闹、没有素质的妈妈,我希望这个女性是有力量的。包括我在现场即兴加的给同学敬酒,因为这位演员其实没有戏,那我们就无视他吗?他的存在一定要有价值和有意义,所以我觉得可以给这个角色增添一些色彩。我敬了他一杯酒,这是表现对他的尊重。

然后我们再去聊比较严肃的一些话题。在我看来,我从第一次知道儿子打了人,心里面就坚信我儿子是个好孩子。所有人都会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好孩子,但我不是偏执,我知道他是因为见义勇为。如果有人做了好事之后还要被抓起来的话,那谁还敢见义勇为?谁还敢做好人?这就是《第二十条》的核心之一。那也是你真的变成李茂娟之后脱口而出的,亲身感受到的。

我觉得这个电影最好的就是让我们所有人看到了生活中的一些常态。首先,我觉得挺普法的。很多法律知识我都不是那么了解,但是《第二十条》普及了一些知识,让所有的观众都能看到,这是特别重要的一点。再一个就是我们不说教,把实实在在的事情拿出来呈现给观众看。

“李茂娟”很像我

记者:您怎么去理解“李茂娟”这个人物?

马丽:我希望观众能够看到一个特别鲜活的“李茂娟”。其实拍第一天、第二天的时候我还有担心,因为现实主义电影还是希望演员的表演偏向生活化,我可以很生活地去演这个角色。但是你一旦生活了,很容易丢掉喜感。喜感的东西需要有一些所谓的表演痕迹在,比如性格的设定、说话的方式、语言的节奏,包括肢体语言等。它有很多的条条框框,在这个框架之下,你才可以呈现喜剧的部分。

我就怕格格不入,我特别怕跟雷佳音包括其他演员搭不上,但是导演给我吃了定心丸,导演说不会。我说会不会过啊,他说不会。我说不夸张吗?他说“不夸张,我这都把控着”。所以我就踏实了,能够放心大胆、自由自在地去演李茂娟。我第一天其实不太能够接受我儿子已经18岁了,开机的时候还有点不敢相信,然后慢慢就完全进入角色了。后来我就真的相信儿子就是这么大。抛开所有的杂念,没有那么多的顾虑,全心全意为了这个家,李茂娟此时此刻会怎么样?当你化身李茂娟的时候,你演什么都是对的。不需要设计,不需要去想我这时候应该说什么,没有那么多表演痕迹的东西。生活,就是在这个角色里面生活着。

记者:“李茂娟”这个角色很义气,她会主动地去帮助相对来说弱势一点的人,比如郝秀萍,包括家里的很多大事,反而是韩明处理不好,“李茂娟”亲自出马,您怎么看待这个部分?

马丽:这个部分其实是跟我个人比较像,因为我生活中也是一个见不得别人受欺负的人,我一定会“出手”的。“李茂娟”融入了我个人的性格,包括家里的大事儿。我和雷佳音想去搭一个喜剧的效果,韩明在外面是检察官,如果我是那种小鸟依人或者唯唯诺诺,这种喜感就没有了。我们北方有很多的家庭都是妈妈成天“叨叨叨”,说话特别快,非常的强势,就掌控着整个家的命脉,不管是孩子还是老公。

记者:您怎么看待这个片子?您觉得它是温暖的底色多一些还是残酷的底色多一些?

马丽:拍之前我觉得残酷。我心存质疑,春节期间观众能够去看一部普法的电影吗?怎么能够让观众看了觉得有趣又真实。我觉得真实太重要了,如果观众吐槽你这设计得太假了,那这戏就失败了。但是拍了以后我一点都不担心了,我觉得导演做到了。《第二十条》是刑法中关于“正当防卫”的条例,我觉得蛮有意义的。

莺歌燕舞新闻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