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哪吒|以此仰望传统文化的星空之大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康宁
《哪吒2》中,历经砭肤刺骨之痛的哪吒终于打破穿心咒的禁锢,实现了英雄式的变身。那一刻,天倾海怒,云飞浪卷。而现实中,本片的票房也跨越百亿,树起了中国电影又一座崭新里程碑。
在爱与被爱中,成为英雄。这是《哪吒2》电影桥段传递出的深刻寓意,也是影片自身不断突破进取的写照。因为《哪吒1》的成功,大家对于这个桀骜不驯、言行出格的新哪吒形象予以了极高关注。而饺子担纲的制作团队,也并未辜负拥趸者的厚望。第二部,从故事情节到人物形象,从语言特色到特效包装,无一不是精工细作,诚意满满。
一直以来,动画片市场常常被认为是一个偏于小众的窄赛道。但《哪吒2》却实现了真正意义的“跨服”作业,成为老幼咸宜的现象级作品和全龄段选择。不磕糖,不炒作,不主打饭圈,仅以诚意执着涵养作品的正大浩然之气。他们并没有借助第一部的反响“趁热打铁”,而是从构架故事开始,让“闹海”不再只是传说中的意气之争,而融汇了更多高维度的戏剧冲突和价值选择。在制作周期和以及细节标准上,更是不惜工本极尽心血,一个特效都要反复加工,导演饺子甚至都亲身参与动作捕捉。
正是这样的“死磕”精神,让团队的一个个灵感最终落实为电影中的一个个光点。除了浓墨重彩的主线情节,“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旧词新用,操着各地方言插科打诨的群妖,也能博得观众一笑。历史与现实,爆梗与金句,不同时间、不同地域的元素浑然一体交织互动,形成了一种别具韵味的幽默感,也让这部电影呈现出独有的中式文化特色。
100多个动画团队的全力应援,近五年的蛰伏奋发,以及无数观众的购票支持,托举起《哪吒2》的票房奇迹,也给我们树立起了更大的信心——传播中国文化,中国电影人是有担当有追求,也有能力的。十几年前,当《功夫熊猫》《花木兰》等展现中国文化的国外动漫作品热播之时,很多人还为中国何时能出现如此水准之作而忧思。而今天,从《大圣归来》到《长安三万里》,再到《哪吒》系列,现实已经做出了最好的回答。
通过《哪吒2》,我们也能明白,助力文化“两创”,应有更清晰的认知和更专业的呈现。饺子认为:“传统IP能传承这么久,一定有存在的理由和价值。我们把它的价值提炼出来,再结合当下的时代精神,重新创作出一个大家真正相信的故事,希望体现一种时代性。”也正是在他以及更多中国动画人的不断求索之下,那个踏着风火轮游弋于古典小说中的少年英雄,又一次获得了新生。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我们的传统文化,是祖先赠与我们的情之所系和魂之所依,拥有着无穷无尽的潜能。只要有更多人用虔诚之心去叩响,便会有更多优质的文化产品涌现诞生,重新进入我们的生活与心灵,“足以极视听之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