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娱评|《我的后半生》中的老年群像
文|张莹
《我的后半生》以高收视迎来大结局。收视率高,却评分低,这部以“黄昏恋”为主线的电视剧,出现两极分化的口碑。
很少有一部热播电视剧如此口碑两极分化。爱的爱死:这部剧轻松有趣,好看;不爱的使劲吐槽:这部剧就是老教授“选妃”记,没有正能量。
聚焦老年群体,《我的后半生》在题材上一枝独秀。张国立、杨童舒、严晓频、丁嘉丽、邬君梅、张丰毅、梅婷等一众实力派中老年演员的加盟,又让这部剧看起来流畅自然。
张国立饰演的沈卓然是文学系退休教授,古稀之年失去老伴,这样一个单身老头,竟然上演了令人始料未及的桥段:
意外入院,认识了护士长连亦怜,她温柔贤惠,把老教授照顾得无微不至,就在沈教授以为可以共度余生时,护士长要求结婚的前提是要把房子给她的儿子,于是不欢而散;
沈教授遇到的第二位是科学家聂娟娟,两个人对戏曲和诗词的探讨相见恨晚,两个人浪漫地登山赏月吟诗,这段感情戛然而止于聂娟娟的病重;
第三段感情是被热情勤快的大妈吕原疯狂倒追,她体力充沛,像一个能打硬仗的指挥者,只要她在,一家老小的事情都不用操心,最后两个人因一文一武的巨大差异而分开;
第四段是沈教授在演出时邂逅的化妆师乐水珊,她和沈教授亡妻的相似度95%,这不禁让沈教授怦然心动,他的子女们对这个阿姨也格外喜欢。这时候乐水珊还有个追求者——退役运动员前男友李黑豹,和沈教授知识分子手无缚鸡之力相比,李黑豹健壮,能一把扛起爬山受伤的沈教授。70岁的“霸道总裁”李黑豹在乐水珊和沈教授的婚礼上抢亲,两人终成眷属。
沈教授婚礼被破坏后,选择入住养老院。
我想,之所以观众即使不满也要追剧,很重要的原因是“黄昏恋”“夕阳红”这个话题越来越被关注。
记得前些年很火的一档老年相亲节目,也遇到了这种情况:观众一边追这个节目,一边吐槽节目中的嘉宾。
老年人相亲,和年轻人不一样,他们追求的不仅是“有情饮水饱”,更注重生活品质和陪伴,所以节目中的嘉宾,会在第一面就询问收入和住房,问能为自己花多少钱。
在相亲市场,如果说年轻人还遮遮掩掩地“看条件”,老年人则都直入主题。
他们的这种坦率极其吸睛,导致这个节目一时火遍大江南北。
《我的后半生》给观众刻画了一组老年人生活群像。
剧中的“奇葩老人”老苟是最让人羡慕和欢乐的,他带着小20岁的小甜甜,唱歌跳舞吹萨克斯,活在当下,快乐地享受当下,他催促老沈去追爱,他是整部剧欢乐气氛不可或缺的人物;
文学院长老丁是退休干部的代表,他放下身架,和其他老年人一起参加合唱团,但不幸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越来越严重,甚至有暴力倾向,最后被送进了一个月收费七八千的养老院;
还有沈教授的亲家公,爱钓鱼,被老婆管得死死的,看似不自由,却充满关心,可以说,他是这些老年人中最健康的,就是得益于正常的生活和老伴的精心照顾……
电视剧中这些老人似乎就生活在我们周围。
这些年,社会对老年人的生活越来越关注。
像老苟这样快乐养老的越来越多。
我经常在千佛山公园里看到几位古稀老人,在寒冬腊月光着膀子抡着很重的石锤飞舞,旁观的年轻人都连连叫好;
在山的另一边,一位红衣老人,在盛开的春花下翩翩起舞。说实话算不上舞姿优美,但他舞得很认真很惬意……
他们到了这个年纪,完全不用在意世人的眼光。
这让我想起不久前余华和董宇辉对话中所说的“人生终将走向陶渊明、欧阳修”。
《我的后半生》结尾,沈教授被李黑豹横刀夺爱,悟出“人生得意须尽欢”。
什么是尽欢?
也许你以为的退休后的后半生是穿着美美的衣服旅游拍照,但后来发现每天躺在沙发上嗑着瓜子追剧更愉悦,觉得买菜做饭含饴弄孙也是幸福。
不哼哼唧唧,取一个最舒服的姿势过好后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