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和李政道,65年前一起拿诺奖,妻子去世后的选择却截然相反(3)

情感口述 2023-01-18186未知admin

李政道心里觉得杨振宁太过计较,但是并没有说什么。


没想到这两篇论文直接惊动了爱因斯坦,

当时75岁的爱因斯坦主动邀请两人到他的办公室去面谈。

这次会见,让李政道和杨振宁终身难忘。

当他们走进爱因斯坦的办公室时,一本《物理评论》杂志,摊开在爱因斯坦的办公桌上,旁边是写满了各类算式的稿纸。

原来他正在核对李政道和杨振宁论文中的计算。


那年爱因斯坦75岁,已是垂暮,但他在这两个年轻人的身上看到了星星之火,对他们寄予厚望,鼓励他们继续走下去。

但是李政道的心里却早已经有了分道扬镳的想法,因为杨振宁在署名上的斤斤计较,让他觉得十分不舒服,

为了避免以后再合作,他直接带着全家离开了普伦斯顿研究所,去了哥伦比亚大学任教。

没想到2年后,杨振宁到纽约访问,两人再次见面了。


此时的李政道正在撰写一篇论文,杨振宁看到后,就他所写的课题又跟他争辩起来,

这一场争辩,又激发了两人的头脑风暴,愤怒之下他们决定再次合作,共同证明自己的想法。

就是这次完美的合作,他们将对方送达了物理学界的最高巅峰。

04

1957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因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一起登上了诺贝尔的领奖台。

但是对于诺贝尔奖的座次,杨振宁却极为不满,也引发了“晚宴之争”。


在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把诺贝尔物理奖授予李政道和杨振宁后,

在诺贝尔奖委员会的通知以及所有媒体的报道中,两人的名字都按国际惯例以字母排序,

李政道在先,杨振宁在后。

但后来杨振宁提出,授奖时他希望能按年龄顺序排名,也就是把自己的名字排在李政道之前,

而他夫人杜致礼则想在出席晚宴时让国王作陪,那也就意味着,进入晚宴会场时她要走在最前面,

杨振宁排在第二名,由皇后作陪。


李政道不同意,觉得他这样看中名利太丢科学家的脸,两个人撕破了脸不欢而散。

没办法,杨振宁又去求李政道夫人秦惠箬,希望她说服李政道。

秦惠箬是个大度宽容的女人,她对李政道说,假如为这件事闹出笑话,让外国人看不起,太丢脸,李政道才勉强同意了。


得奖后为了方便合作,李政道搬到普林斯顿镇,与杨振宁一家比邻而居。

李政道和秦惠箬有两个儿子,杨振宁和杜致礼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儿女年龄相仿一同上学一同游戏,相处融洽,但是杜致礼和秦惠箬的关系却十分微妙。


杜致礼出身名门,是高级将领杜聿明的长女,从年轻时身后就有众多追求者,虽然后来家里衰败了,她也不放弃对自己气质的严格要求,

总是以名门贵女的身份来要求自己,就算在家里也会把头发梳得一丝不乱,在外面更是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一定要做人群中最尊贵的一个。

而秦惠箬则柔和得多,婚后就放弃了考研,专心做起了李政道的贤内助。


而李政道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先跟她商量,因为李政道认为秦惠箬的格局比他要大得多,

夫妻俩相敬如宾而且十分低调,他们的儿子李中清回忆,爸爸在自己5岁时获得了诺贝尔奖,可是自己10岁时,才有机会第一次见到奖杯,

足见李政道夫妻并不喜欢炫耀,连诺奖奖杯也不爱摆出来。


但是和秦惠箬的低调不同,杜致礼则坚决支持杨振宁争取自己应得的利益,比如署名先后这些,更是不能相让的。

也是因为妻子在身后的怂恿,李政道和杨振宁之间渐渐产生了嫌隙。

05

自古以来,科学家的成就大小自有公论,论文署名次序并不重要。

但是李政道和杨振宁却是个意外。

在诺奖之后,两人又联合署名共计发表了25篇论文,

按照惯例,署名应当都是是李在前,杨在后,

因而,除去第一篇署名排序是杨在前,余下24篇都是李在前面,

莺歌燕舞新闻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