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声发大财or武功全废?一文告诉你,“日本制造”如今的真实水准
不久前的日本天皇即位礼上,韩国总理李洛渊的到访引发对日韩贸易争端的新一轮猜测。而在24日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会面中,李洛渊转交了韩国总统文在寅亲笔信。信中提及,韩日应早日缓和紧张关系。
韩国近来为平息贸易摩擦的奔走,唤起了一个老话题:近年来丑闻不断的日本制造业,是不是被低估了?在一些分析人士看来,日本之所以敢于对韩国亮剑,是因为在半导体产业上的雄厚实力。
更深层的问题是:今天,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看待“日本制造”?如果能看到镜子的两面,那就不会只看到优势,或者只看到问题。也许更理性的,是平视——既不高看,也不小觑。
并非“武功全废”
日韩贸易摩擦中日本的“先发制人”让日本媒体一度很“自豪”。而若非日本政府出招“锁喉”韩国,很少有人注意到,在韩国企业称霸半导体市场多年的光鲜背后,日本企业却是韩国最重要的原材料供应商。于是,最近日韩间的交锋,让有一种观点反复被提及:日本一直在“隐藏”经济实力和科技创新力,已在科技产业占据产业链优势……言下之意是,是日本在“下一盘很大的棋”。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日本半导体产业的确不乏闷声发大财的“隐形冠军”企业。1926年创立的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就是其中重要的一家:凭氮肥起家,发家于有机硅,擅长研究和制造基础材料,默默无闻却擅长满足市场的需要,直至在行业内部垄断着至关重要的原材料市场。时至今日,已是全球最大的硅晶圆供应商和有机硅产品制造商。信越化学能够制造出具有99.999999999%的纯度与均匀的结晶构造的单晶硅,在世界处于领先水平。
信越化学不是个例。《日本经济新闻》文章分析认为,虽然在家电、智能手机等 “下游产品”领域,日本制造企业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对提高生产效率或产品性能等起到关键作用,甚至不可或缺的化工及电子材料、零部件、精密设备及仪器等“上游产品”领域,日本企业仍维持着强劲的实力。
2018年的调查显示,日本企业在全部74个对象品类的11个品类上位居市场份额首位。这些品类中有像数码相机、复合机、摩托车等日本制造业的传统强项,还有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图像传感器、偏光板、手机用锂电池等领域。后者很多用于智能手机的零部件。索尼等日本企业向智能手机厂商广泛供应通信、触摸屏和摄像头等关键零部件。日本一家调查公司拆解了苹果iPhone XS Max,结果发现采用的日本零部件(按金额计算)达到13.5%。
此外,根据日媒报道,日本东丽、帝人和三菱化学3家日企掌握着飞机制造材料领域近一半的全球市场份额。
“在很多不起眼,但至关重要的领域也遍布着日本制造的身影。” 《日本经济新闻》指出,这样的例子还包括在精密小型马达方面占全球8成份额的日本电产、在轴承方面合计拥有全球近4成份额的日本精工,还有像生产可以应用于小型人工卫星等的“精密陀螺”的小型企业由纪精密公司。
值得关注的是,日本经济产业省指定了十几项特定制造业基础技术,全部掌握在中小企业手上。日媒对此有一个表述,叫做——小而美。
如果从历史的维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日本制造业发展在先。根据报道,以半导体为例,20世纪90年代前不仅占据产业链的上游,在全产业链上都是执牛耳者。1990年,日本半导体企业在全球前10家中占据了6家,达到鼎盛时期。另一方面,本世纪以来,日本半导体产业在美国打压下和国际竞争中衰落了,世界前十中已难觅日本企业身影,也是事实。
从此次日韩贸易摩擦应该看到,日本制造有着数十年的积淀,并非“武功全废”。日本企业被迫调整了产业发展方向,在原材料、生产装备等产业链的上游和周边发挥比较优势,有的细分领域份额可能不降反升。
但这是产业迁移的正常现象,有分析人士指出,以此简单推论日本经济实力和科技创新力被严重低估,有一叶障目之嫌。
日本式困境真实存在
另一方面,尽管日本制造今天依然在一些细分领域保持着竞争力,但屡屡爆出的质量和管理等问题难以避免地给外界带来一个印象:制造大国的光环正在褪色。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起,按照日本一桥大学学者鹫田祐一的说法,日本制造业在软件、集成电路、互联网和移动网络的国际标准竞争中黯然“四连败”。
“日本制造”曾经是日本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是什么阻碍了这个昔日创新大国在新时代的前进步伐?
技术进步带来的时代因素客观存在。比如,日本原先处于领先地位的数码相机、复印机等很多领域已逐渐走向夕阳产业。
在更大的意义上,日本制造业的困境,在“创新网络”组织专务理事西口尚宏看来,是因为 “单纯埋头苦干这样的时代已经终结”。创新不仅仅是日本人所理解的传统意义上的技术革新,更是全球化竞争中对新市场价值的创造。“日本企业对创新的理解没有与时俱进,仅仅停留在‘技术起点’,而非‘价值起点’。”
具体来说,京都大学教授汤之上隆曾在《失去的制造业:日本制造业的败北》一书中指出一些“原因”:比如,过度依赖匠人精神与手工艺者的技艺、而忽视了产品的标准化与通用化;严重缺乏低成本量产能力;过于苛求于性能与指标的极致,忽视市场实际需求水平。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日本目前仍是智能手机产业链的隐性实力派。比如,苹果、三星等各大手机产商的核心零部件仍依赖日本企业供给。但从大局看,由于缺乏对用户需要的把握,没有从“价值起点”把握创新的方向,日本没能将技术上的优势转化成受消费者和市场欢迎的产品。
这种不接地气的创新也与愈演愈烈的产业空洞化有关。上世纪八十年代后,为降低成本,许多日本企业纷纷将生产基地迁往海外,但设计和研发中心仍留在日本本土,造成技术开发与市场开拓存在错位。因此,业界常用“加拉帕戈斯群岛综合征”来评价“日本式创新”所存在的“孤岛”问题。加拉帕戈斯群岛是太平洋上一个相对孤立的群岛。在那里,生物独自完成进化。鹫田祐一将日式创新称为“用户不在现场的创新”。而一旦远离了市场,企业的经营前景可想而知。
此外,等级森严、效率低下、沟通融合缺乏等日本大企业普遍存在的“大企业病”也是不少日本制造业企业长期受人诟病的问题。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曾涌现出以松下幸之助为代表的杰出日本企业家。今天,日本企业家的国际影响力则大不如前。鹫田祐一认为,创新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调查显示,日本年轻人出国留学、创业的愿望远低于其他国家的同龄人。
松下幸之助是日本著名跨国公司“松下电器”的创始人,被人称为“经营之神”。
不过,近年来,一股创业的潮流也在这个暮气沉沉的国度悄然流行。然而,将创新真正转化为成果,依然征途遥遥。“世界创新实验室”负责人伊佐山元认为, 日本文化对失败者欠缺宽容,使得个体创业者面临更大的沉没成本。
摸索中的转型之路
按照日本媒体的说法,哪怕是拥有“王牌”材料和零部件,日本制造业也不可能永远“稳坐泰山”。在一些新兴领域,日本面临着来自世界其他国家的竞争压力。
日本企业已经在摸索转型道路。
一些日本制造业企业深耕传统优势领域,在看似“不起眼”的领域精益求精。不必全面开花,但求一枝独秀,它们认为,这或许能带来更多机会。
瞄准多元化发展是另一种普遍思路,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比如,日本最大汽车厂商丰田正在从汽车制造商向“移动出行服务”提供商转变。而松下早在2012年就将旗下的白色家电业务抛售。除了一小部分家电业务,松下占主体的业务形态是:环境解决方案、汽车、消费电子等。
还有不少日本制造业巨头选择与特定领域的“领头羊”合作,优势互补,进一步参与全球研发。
比如, 日产汽车公司数月前宣布,将其全球八大设计中心之一的日产中国设计中心迁至上海。据悉,上海聚集了近100家汽车设计企业。日产汽车公司全球设计高级副总裁阿方索·阿尔拜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上海的文化多样性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创新人才。目前日产设计中心大约有30名设计师,到2020年计划增至80名,将参与到英菲尼迪、日产汽车全球品牌车型的设计工作当中。
再如,索尼正在与中国企业合作开发CMOS图像传感器。根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2016年的调查,日资企业在中国已拥有84家研发基地,高于美国和欧洲国家。
根据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副教授伊藤亚圣的观察,中国企业也选择光学等日本技术实力强大的领域,在日本国内设基地开展研发工作,这种跨越国境的研发活动已不再是单向。《日本经济新闻》最新报道指出,采用来自中国等亚洲国家的最新技术正在日本形成一种趋势。
对于日本制造业来说,它们有经验也有教训,转型势在必行。不过,最具挑战的也许是眼光和气魄:当时代大潮涌动的时候,是不是能够看准产业发展的方向,迈出创新步伐。
(图片来自东方IC)
深海区工作室 吴宇桢
编辑:王若弦 唐梦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