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沌之死 不要追求外在的现象跟着心走。听金阳娓娓“道”来。
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这里“视而不见,名曰夷”的“夷”的解释有很多版本,我的理解“夷”是很远、宽广,够不着的意思,与“蛮夷之地”中的“夷”相似。这句的意思是,你用眼睛去看 “遥远、宽广”是根本看不清的,也就是说当用眼睛看到 “五色”这么多时,是会令人“盲”。所以,用眼睛去看“道”是看不见的,根本无法找到属于你的“道”。那当我们用眼睛去寻找真理,肯定是找不到的。
所以这一节跟十二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说用眼睛看到的只是现象,而并不是“道”。当你要找那个“无”时,浑沌之死就一定要启动“心”。当“心”不能觉悟,就感受不到你真正“道”。古人说的“眼见为实”的“实”是现象。这就是老子说的“视而不见,名曰夷”。
“听之不闻,名曰希”,当用耳朵去听的时候,你已经“聋”了,“闻”到的并不是真实的。你借助外在的器官,无论是看到或者听到的,也只是欲望的外在表现,很有可能我们已经被欺骗了。老子在后面章节里有一句叫“大音希声”,这里的“希”是声音大到你根本听不见,而它却存在着,你已经与它相融。所以,我们生在红尘中,往往会被看到或者听到的所迷惑,那就是欲望在作祟。
“搏之不得,名曰微”,博是一个提手旁,用眼睛看到的、听得到的,我们都可以“博”到,就是有办法获取、抓住。而“微”是你看不到的,比如原子、离子你看不到,但是却存在着,因为它小到你用手根本触及不到,这就叫“名曰微”。这三种现象:看不清、听不到、抓不着,说的是,当这种“存在”是你不能用外在器官去判断时,就是下面这句“此三者不可致诘”。就是当你要问我它们是怎么回事时,我只能对你说“我也跟你说不清楚”。就如你问“佛”是什么时?佛只能对你说:“不可说、不可说、不可说!”
也就是说,假如你不启动你的“心”时,你对“道”,是无法感知和触及,更别谈去驾驭和启动。
“故混而为一”,就是说这三个状态,最后形成了一个东西,也就是用这三种方式,都只为了触及一种状态,混而为一。
庄子有一个关于“混沌”的故事,说混沌形成的时候,是没有眼、耳、口、鼻的,但是这个“混沌”什么都能感知到,有一天他遇到南海的帝王叫“倏”,北海的帝王叫“忽”, 倏和忽在浑沌的地方相会,浑沌对待他们很好。倏和忽想报答浑沌,见大家都有眼耳口鼻,用来看听吃闻,浑沌没有七窍,就为他凿七窍。浑沌之死每天凿一窍,七天后,七窍出,而浑沌则死了。
混沌之前是不需要五官,用心去感受万物与他的联系,当打开七窍后,他的“心”却死了。
其实混沌是一种原始状态,近乎于“道”的状态,当我们用眼耳口鼻这五官去感受的时候,忽然发现,灵性的东西就没有了,这是庄子的智慧。
“老庄”并称为道家智慧的两个代表,庄子的书为《南华经》、老子的书为《道德经》是道家的经典。庄子是一个擅于讲故事的人,所以他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我们以为可以用五官去捕捉这个世界时,浑沌之死心就死了。所以混沌这个状态,是最好的状态。在中国文化里,浑然一体,是最好的状态,比如一个好厨师,他在做菜时,那些佐料,是没有斤两的,全凭感觉,凭心去判断。中国的饮食最能体现“道”,每个厨师,有自己的感觉,做出来的菜都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