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回答1997 永远的王小波
大家好,我是杨早,是一名文史学者,我的研究领域主要是晚清以来的中国文学,今天我要带大家重返1997年。
1997年,国家、家族、我自己都发生了不少大事。国家层面,比如2月份去世,7月份香港回归,都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终结,一个新时代的开端。个人生活方面,1997年我外公去世,妈妈哭得很伤心,我自己从单位辞了职,成了一个无业游民。但在精神生活层面,对我、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事件还不是上述这些。1997年,我后来把它称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终结点。
因为这一年发生了三件事情,一个人走了,两个人去世了,走的那个人叫王朔。1997年1月,王朔离开中国大陆去了美国。去世的两个人,一个是4月份去世的王小波,一个是5月份去世的汪曾祺。这三个人离开了大陆文坛,就象征着20世纪中国文学在1997年画上了句号。
王朔的离场象征着这位大众文化的先驱与中国文学现实从此隔离,中国的大众文化和影视娱乐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汪曾祺的去世是一个传统的终结,从民国文学继承下来的那样一种写作传统,在汪曾祺之后再无传人。
王小波跟他们两位不太一样。虽然1994年华夏出版社就已经出版了王小波的小说集《黄金时代》,虽然王小波生前曾经两度获得台湾联合报的小说大奖,但是对王小波真正普遍的阅读是在他去世之后。就在1997年,花城出版社推出了王小波的时代三部曲,《青铜时代》《黄金时代》和《白银时代》。这三部曲一本写历史,一本写未来,一本写的是现在。在此之前,可能有人零星地在三联生活周刊或者是南方周末上读到过王小波的杂文,或许也惊叹于有这么一个睿智幽默的专栏作家。
但是对王小波小说的完整阅读,改变了我们对王小波的总体印象。我们惊奇地发现,身边有了一个传奇,我们生活的时代里终于又有了一个可以称为大师的人物。王小波的杂文,从社会意义上来说,代表了某种理性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复苏。这一点在当时充斥着抒情和感慨的文学世界里,当然是一股清流。但是我觉得王小波的小说更重要,因为他建立了中国小说里面从前几乎没有出现过的一个新的传统,那就是狂欢传统。
狂欢传统对于我们后来的写作有什么帮助?王小波的作品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影响?完整音频,敬请收听蜻蜓FM
这是以“文革”时期为背景的系列作品构成的长篇。那时,知识分子群体无能为力而极“左”政治泛滥横行。作为备受歧视的知识分子,往往丧失了自我意志和个人尊严。
在这组系列作品里面,名叫“王二”的男主人公处于恐怖和荒谬的环境,遭到各种不公正待遇,但他却摆脱了传统文化人的悲愤心态,创造出一种反抗和超越的方式:既然不能证明自己无辜,便倾向于证明自己不无辜。于是他以性爱作为对抗外部世界的最后据点,将性爱表现得既放浪形骸又纯净无邪,不但不觉羞耻,还轰轰烈烈地进行到底,对陈规陋习和政治偏见展开了极其尖锐而又饱含幽默的挑战。
一次次被斗、挨整,他都处之坦然,乐观为本,获得了价值境界上的胜利。作者用一种机智的光辉烛照当年那种无处不在的压抑,使人的精神世界从悲惨暗淡的阴影中超拔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