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原辖区(已撤销))

体育新闻 2019-11-1696未知admin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详情

  南市区,河北省保定市原市辖区。位于保定市市区东南部,西、北分别与保定市新市区、北市区毗邻,东、南与清苑县接壤。京深高速公路和京广铁路纵贯东西两翼。保新、保衡、保沧等省级公路和107国道穿境,与区内主干道路相交,联通外境。南市区辖5个街道、4个乡:联盟街道、红星街道、裕华街道、永华街道、南关街道、杨庄乡、南大园乡、焦庄乡、五尧乡。

  南市区属平原区,地势平坦,总趋向由西北向东南呈平滑倾斜状,海拔最高21.55米,东南海拔最低15米。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一亩泉河、清水河、府河、护城河流经本区。域内土质主要由粘质砂土和砂质粘土构成 , 土壤类型为石灰性潮褐土。南市区是在古城传统商贸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都市型经济 城区。驻区国有大中型商业企业较多,集体和个体商业、饮食、服务业网点星罗棋布 ,为保定市最繁华的商业区。

  1998年12月,保定市部分地区调整行政区划,清苑县部分地区划归南市区,南市区部分地区划归北市区。此后,保定市南市区政区、建制沿袭至2015年4月。

  南市区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区东南部,地跨东经115°21′——115°30′,北纬38°49′——38°56′,西、北分别与保定市新市区北市区毗邻,东、南与清苑区接壤,行政区域总面积72.25平方千米。西南距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124.8千米,北距首都北京市141千米,东偏北距天津市152千米。

  南市区地处大清河系冲积扇中下部,属平原区,地势较为平坦,西北部偏高,东南部偏低。坡降为千分之一,海拔最高点为21.55米(大慈阁),最低点为13.2米。由于受界河漕河影响,形成南市区的洪积冲积扇平原,平原上有指状缓岗和扇间洼池。指状缓岗一条是从大边坨、中鲁岗、高庙、四里营经市区到杨庄、东康庄,总长为15千米,宽0.5—1千米;一条在北章、南章、小车、颉庄、李七店、西马池、西韩蒋一带,总长18千米,宽2—3千米。相对高差为0.5—1.5米,缓岗之间部分有大小不同的扇间洼地。

  南市区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少雨,冬季寒冷少雪。四季分明,大陆性气候特征明显。

  南市区年平均气温为12.3℃,最高为7月份,平均气温26.27℃,日平均气温为26.6℃,1月份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4.1℃。年日照总时数为2610.2小时,年平均日照率为58.6%。初霜始于10月中旬,终霜止于4月中旬,全年无霜期161—214天。年平均降水量653.9毫米,春季、秋季雨水稀少,甚至数月无雨,雨水多集中在6—8月间,占年降水量的75%;冬季降雪多在农历腊月、正月。南市区地面气流明显受太行山脉的影响,主导风向南南西,次主导风向北北东。年平均静风频率17.4%。大风多集中在春季,尤以4月份多风。夏季暴雨时偶伴有大风,达6—7级,瞬时风速可达12级。

  南市区内有一亩泉河、侯河、白草沟河横穿西南区境,特别是一亩泉,水质优良,泉水矿化度低,酸碱适中,是工业、农业和人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

  保定市南市区辖5个街道、4个乡:联盟街道、红星街道、裕华街道、永华街道、南关街道、杨庄乡、南大园乡、焦庄乡、五尧乡。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数据显示:南市区常住人口为287784人,其中男性141420人,女性146364人,男女性别比为96.62:100。户籍人口为269199人,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为3.48%,非农业户口人口比重为57.50%。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269984人,乡村人口17800人。

  2014年末,总人口27.26万人。其中城区人口16.8万人,乡村人口10.46万人,辖区居民汉族占95%以上,其他以回族、满族为主,回族7912人,为市区回族聚集区。

  2010年,南市区在建农业项目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户已占全部农户的62.5%。全区农林牧渔总产值1.9亿元、同比增长11.76%,农民人均纯收入2330元、同比增长6.9%。

  南市区紧紧围绕。建龙头 带基地 兴产业 富农民--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在新农村建设中,坚持三农稳区,致力于打造生态农业新区。面对有限的农业用地,该区围绕一牧二菜三花卉的发展思路,着力开发技术密集、附加值高、产业链长、市场竞争力强的设施农业,打造以特色和品牌为重点的城郊精品农业,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努力实现财富共创、成果共享、和谐共建的良好局面。依托青堡、南沟头两个奶牛养殖专业村,完善托牛所经营模式,万头奶牛富民工程顺利推进,2011年,全区奶牛存栏突破1.4万头。投资6000万元,完成固德生态农业一期、佳康速冻果蔬出口基地一期等6个标志性项目。该区窑上村花卉市场坚持市场+基地的发展模式,成为市区最大的花卉种植基地和销售集散地。

  南市区进一步夯实工业立区、汽车强区的发展主线。抓紧保定汽车零部件基地建设,强力推进一期总投资8亿元的汽车变速器、压铸件及灯具3个项目建设进度。同时,加速推进总投资20亿元的长城6万辆乘用车和研发试制中心筹建工作。推进精灵和嘉誉MPV两款新车上市,抢占国内汽车主流市场。积极协助长城公司回归A股,力争在上交所成功上市。继续秉承产业聚集、项目聚集、品牌聚集、资本聚集、技术聚集、产业链延伸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长城一、二、三期和零部件基地等4个汽车工业园区建设,拉动产业聚焦升级,构建经济发展的主平台。突出抓好长城一、二、三期总投资17亿元的9个项目填充工作。

  南市区第三产业呈现出发展速度逐步加快、总量不断扩大、作用明显增强的良好势头。在1500米的主要商业区裕华路上,聚集着430余家传统商贸餐饮铺面,从业人员万余人。整合裕华路隆起带,必将会使传统商业受到不小的冲击。阵痛过后方能新生,与其担心鹿没了,不如把狼引进来。南市区在整合传统商贸业的进程中主动引进现代业态,让狼、鹿共争短长。我们果断决策,引进超市专营、连锁经营等现代业态,建设高档的商贸流通、餐饮娱乐企业群体,培育商业新亮点。成功引进全国IT连锁第一强,建成保定颐高数码广场,连同明华电脑城形成全市独树一帜的高端IT商贸集中区。建设总投资3.2亿元的裕华金街、光园商厦、裕华路名品城是南市区又一个大手笔。该区正举全区之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精品商业街。

  公里滨湖路人行道改扩建、人工湖景观配套工程,开工建设南湖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破产企业职工安置小区、投资150万元完成龙山连山步道和换土造景工程。完成石化桥项目建设,开工建设天鹅桥。计划建设廉租房100套5000平方米,新建公厕46座,对500户老式住宅逐步实行供热分户改造,在具备条件的小区实行热计量,鼓励建筑节能改造。

  南市区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特岗计划、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

  零就业家庭、破产企业失业职工、城镇拆迁失业人员等困难群体托底安置,城镇登记失业率在4.5%。

  京深高速公路和京广铁路纵贯东西两翼。保新、保衡、保沧等省级公路和107国道穿境,与区内主干道路相交,联通外境。

  大慈阁建于公元1227年,由元代蔡国公张柔创建,为保定八景之首,史称“市阁凌霄”,是近千年的古寺,大慈阁雄伟壮观可称“高可数十丈,数十里外,遥望层阁丹碧若霞”。大慈阁自古为佛教圣地,阁内供奉有释迦牟尼佛和观世音菩萨,阁后有全国罕见坐南朝北的关帝庙。 大慈阁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旅游景点。

  古莲花池初建于770多年前,为张柔所建,原名“香雪园”, 其时,“帘户疏越,澄澜荡漾,鱼泳鸟翔,虽城市嚣嚣而得三湘七泽之乐”(《临漪亭记略》)。元代之后,保定遭遇地震,该园被毁。直到明代嘉靖年间,时任保定知府的张烈出官费加以修复,此园才得以重见天日。

  池中“蓄鳞艺莲,环池植柳如槛”,并修建了亭台和围墙,辟为“水鉴公署”,意即以水为鉴,鉴身、鉴心,成为达官贵人饮宴享乐的场所。明清两代,将元时的保定路改为保定府,清雍正二年,又将元直隶巡抚衙门升级为总督部院,从此保定府成为直隶省会。雍正十一年(1733)直隶总督李卫奉旨在莲池开办书院,增置宾馆,后将宾馆扩建为行宫。清代,莲池曾经过三次大规模的整建和重修,园内 古木森森,奇花争艳,山、水、楼、台、亭、榭参差错落,形成了著名的莲池十二景,博得了“几疑城市若蓬莱”的盛誉

  古城保定直隶总督署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裕华路,是清代直隶总督办公处所,是直隶省的最高军政机关,是我国现存的唯一一座最完整的清代省级衙署。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初为保定府署,永乐年间为大宁都司衙署。自清雍正八年(1730)直隶总督驻此,至清朝灭亡(1911),直到清亡后废止,历经182年,可谓是清王朝历史的缩影,历史内涵十分丰富,曾驻此署的直隶总督共59人66任,如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方观承等。民国年间是直系军阀曹锟的大本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曾是日伪和河北省政府所在地,有“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之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河北省人民政府也曾驻此。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主教传入保定地区的时间始于明末。清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北京法籍孟主教在保定北关桥洞购地16亩,建房40间,称保定北关天主堂,这便是保定天主教堂的前身。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北关天主教法籍神甫杜保禄借口被董福祥部士兵殴打,逼迫直隶总督荣禄立契,将保定城内宾馆(原清河道署旧址)与北关天主教堂互换。1900年义和团运动的时候教堂还没有修建完成,教堂内的神职人员曾分别逃至清苑东闾中华圣母堂和徐水安家庄教堂,筑围墙、 碉堡自守,抵抗义和团。1905年教堂修建完成,命名为“圣伯多禄,圣保禄教堂”,亦即今天裕华路上的天主教堂。

  清真西寺位于保定市清线号。保定市原有清线座。清真西寺是其中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一座。它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修有正殿3间、讲堂及水房,清未民初又以几次扩建修整始具规模。现寺内有房59间,正殿20间,南北讲堂12间,水房18间及工具房、配房等。寺内还有大小碑刻6通。整个寺院保存完好。 该寺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正殿北拱门上方嵌有长方形青石“建修礼拜寺记”碑刻,文为:“直隶保定府,城守营都司官法公,系房山县韩继村人,见城内无寺,每遇节日投乡礼拜。法公定施资助,独自修理,先买魏家菜园十二亩,四面至道,除盖寺以外,地基许众教亲借住,官地私房。大明万历雨辰年立”。清代屡有重修,至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马小眉、马国仁盖起现有沐浴室,民国年间军官马良、马景宜等捐资,由教长吴天元、伊玛目马玉麟主持盖起南北讲堂等。整个寺院坐西朝东,占地面积4.3亩,正门左右各有旁门1座,正门上嵌汉白玉“清真寺”名石匾(下署邑人子贞马良),门内3间对厅,顺旁廊直通大殿,左右各题“忍美”、“学俊”,大殿共21间576平方米,可容6O0余人同时礼拜。

  淮军公所地处保定古城区西南隅的淮军公所全称“淮军昭忠祠暨公所”,是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后,于光绪十四年至光绪十七年(1888年—1891年)经专折奏准,奉诏修建的“淮军昭忠祠”及“公所”(淮军办公驻地)合一的建筑群,占地约30亩。此祠是继苏州、无锡、武汉之后为祭奠在战斗中阵亡的淮军将士修建的第四座“昭忠祠”,也是规模最宏大的一座。淮军公所位于保定市环城西路220号,是李鸿章为纪念淮军在太平天国和捻军阵亡的“将士”而建的昭忠祠,并兼有安徽会馆之功能。李鸿章死后改为李鸿章祠堂。

  淮军公所规模宏大,整体呈不规则矩形,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40米,占地面积约40亩,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分7个区域。一是正门以内的前院,为办公和迎送客人之所。二是戏楼和公祭区,位于前院的后部。三是生活住宅区,有三个院落,位于戏楼的后部。四是神厨库,即伙房,位于前院的东侧。五是死亡将士纪念区,两个院落,位于前院的西侧,两个院落东西廊的墙壁上,刻满阵亡“将士”的生平。六是荷花塘,即花园区,位于该所的西南部。七是停放车马的马厩区,位于该所的西北区。由以上布局可以看出规模之大。

  解放后,在保定市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进行了重建,于1952年6月24日正式开园,定名为“保定市人民公园”。饲养展出野生动物十几种,后逐渐发展成一座以饲养、繁殖、展览、保护野生动物为主的综合性公园。

  在20世纪80年代,保定人民公园得到了迅速发展。1996年至1999年,保定市政府连续三年累计拨款800余万元对公园进行了大面积改造。新建了长颈鹿馆、兽医院,改建了象馆、走禽馆、猩猩馆、珍稀动物馆、鹿苑,引进了长颈鹿非洲象黑猩猩等一批珍贵稀有动物。

  此外南市区还有钟楼(鸣霜楼)、留法勤工俭学纪念馆清河道署光园刘守庙、北岳庙、观音堂等古代建筑。

  国家统计局.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分县资料.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12.

莺歌燕舞新闻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