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里的春节
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女十忙》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博物馆藏
江苏无锡惠山泥塑《新春乐》 龚 琦
中国美术馆藏
花灯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博物馆藏
河北三河剪纸《小鸟莲花》 赵景安
中国美术馆藏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漫长的农耕文明中,中国昔人以谷子一熟为一“年”,谷物的播种与收成周期也成为人们糊口的节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到了岁末,又逢冬去春来,在欢庆丰收年成的同时,也迎来新一轮播种和收成。人们为此敬天祭祖、祈福纳祥、宴饮游娱、辞旧迎新,形成一系列谨慎喜庆的习惯勾当。
中华民族的春节不可是节日的狂欢,还包括祭祖、守岁、祈福、团圆等典礼勾当及其内在,从而不绝建构每一个个别与逝去的祖先、已往的汗青、辽阔的天然、无尽活动的时刻以及亲人、友朋的接洽,不绝神往和充盈实际糊口的愿景和但愿,不绝表达和实现关于善与美的追求。这统统既是精力的、实践的,也每每是有形可感的,通过艺术的情势加以表达,在审美中获得进一步凝结和升华。
正如春节的传统里,从小年起,人们就开始“忙年”的各种筹备,洒打扫尘,采办年货,发面蒸馍,张贴年画、对联、“福”字、窗花等。天津俗话说,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人要顶毡帽。春节是喜庆,是更新,是对美的追求。到夏历新年光降,人们摆“清供”,逛庙会,行花街,耍社火,舞狮舞龙,观灯彩,在活跃光鲜的形态、陶醉式的体验中,表达情绪,请托愿望,感觉喜庆欢愉,抒发对柔美糊口的憧憬。从这个意义上看,春节既是习惯的,也是艺术的、审美的,而且春节之艺术,是民间、公共、民族集团关于美的缔造与体验,它是全部人切身参加的进程。
假如对富厚多彩的春节民艺加以分别,大抵包罗祈福纳祥的艺术、家居装饰的艺术、宴饮交换的艺术和游艺欢娱的艺术,涉及春节文化典礼与意义的艺术化泛起、装饰审美以及游艺体验,也每每彼此交叉,在表达春节辞旧迎新、趋吉迎祥的意义的同时,装饰空间、装点气氛。
起首,传统春节里,家家户户张贴门神、年画、“福”字、窗花、门笺、春联等,正是“千门万户瞳瞳日”,喜庆热烈。陕北信天游唱,春节走门串户,“一看窗子二看帘子”。门上的对联、窗上的窗花透着一户人家的精气神。尚有门神、年画、“福”字、门笺等,色彩基调多半红红火火,配色每每绮丽凶猛,形象图案都是老黎民最认识的,光鲜乃至浮夸,每每有看头、有讲头,笔墨有力,画中有戏,让人百看不腻。吉瑞的笔墨、畅快的书法、威严的神像以及关于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合家欢悦、福寿康宁等抱负糊口的图景,表达了人们柔美的愿望和请托,也成为善与美的社会修养和精力鼓励。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民间画作、剪纸不只在创作中考究“知人、知物、知时”,表达群众的喜爱和追求,还满意了传统家居情形装饰的必要。譬如门神有房宅大门的门神、屋门的门神以及街道街门的门神;年画有派别上的门画、灶台墙壁的灶画、居室墙上的四条屏以及炕围、桌围、窗顶的炕画、桌画、窗画、喜幅等;“福”字也有大门上的“福”字以及水缸、柜子和牛棚马厩门上的“福”字;玲珑剔透的剪纸不只有窗花,尚有顶棚花、灯笼花、供品花等……装饰无所不及,把日子装扮得五彩缤纷。
除了这些用以张贴的艺术与装饰,传统春节里的家居装饰艺术尚有“岁朝清供”,就是在室内案头安排供抚玩的物品放置,包罗时令生果、花草盆景、古玩奇石等。所谓“山家除夕无他事,插了梅花即是年”,或如文学家汪曾祺所述,纵然牡丹梅花不易得,养一盆青蒜取代水仙,也要有一点颜色。岂论华美典雅或朴素清爽,春节的装饰都是喜庆的、好看的、布满但愿的。
在饮食上,祭祖、贺岁、大年夜饭、吃年例等,比通常丰厚的美食,既是对饮食自己的富厚体验,也包括充足柔美的寓意,并且每每由食品的形、味之美上升到精力情绪之美。好比腊八,集五谷杂粮煮粥食粥并向邻人亲朋送粥赠粥于一体,这种惜物爱物并奉送分享的习俗,逾越了一粥一饭的饮食滋味,进入一种文化心灵上的典礼体验。又如山东胶东地域,传统春节自小年起,家家户户开始蒸大枣饽饽、烙喜饼、做寿桃,建造各种寓意吉利、造型活跃的面花,既是节日饮食的一部门,也用作赠礼和供奉,从饮食之美到情绪交换,成为一种精力的共识。艺术家张仃曾回想:“记得儿时在老家过旧积年……其时我最满足的差使,是母亲给调一个胭脂棉花碟,用根筷子,沾着胭脂,向新出笼的馒头上,一个个打红点”,一个个圆圆的红点,点染出新年的空气,假如无它,“就好像秃秃荒荒,穷乏些什么,不像过年的样子”。这“一点之美”即是糊口的一种美的地步。
春节时代,尚有富厚多彩的游艺欢庆勾当。俗话说“老黎民,要快活,赶会、唱戏、弄社火”,高台高跷、舞狮舞龙、鼓乐秧歌等民间艺术在社火、花会中搜集,城乡群众自发的演出惟妙惟肖,寓目互动的人潮如山似海,欢畅的鼓乐激越昂扬,演艺的妆容或面具每每布满浓烈的乡土气味,配合构成热闹的节日庆典。另外,从除夕到正月十五,在宽大城镇和村子,商店与人家每每挂起红红的大灯笼。“灯笼高,灯笼低,灯笼底下秧歌起”,在陕北的村子,正月十五夜转黄河九曲灯阵;在云贵高原,少数民族的篝火歌舞红红火火……灯火与歌舞交叉,表达着中华民族真挚素朴的情绪。
从古到今,中华民族从传统走向当代,从农耕文明成长到家产文明、信息文明,春节典礼产生着差异水平的变革,但仍旧谨慎隆重,春节的艺术与审美在传承中创新,也依然热烈深沉。现在,千里万里回家过年,春节春运成为一种文化物候;新春的文创和衣饰等“国潮”涌动,中国红、吉利纹、生肖像成为潮水的要素;传统的年节礼俗、歌舞游艺也在破圈突围,成为“国风”特色,在新的代际人群中发生新的共识。
山水远阔,人世星河。春节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沉潜的文化矿脉,积淀传承着生命糊口的力气和追求。民间艺术里的春节穿越汗青,逾越物质,在对柔美、善良、幸福的追求中,揭示着糊口的抱负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