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殿前的七夕(2)

文化新闻 2024-08-1273网络整理知心

  《长恨歌》中写到这段七夕密誓的非凡之处就在于,它没有相沿帝王之家的节物表达模式,反而小心了民间的七夕风尚。《风土记》中记实民间七夕祈愿的流程为:“见天汉中有弈弈白气,有灿烂五色,以此为征应。见者便拜而愿,乞富、乞寿,无子乞子,唯得乞一,不得兼求。三年乃得言之,颇有受其祚者。”在七夕节向织女祷告,有着严酷的要求,不只一次只能许下一个愿望,并且三年之内都不能将心愿奉告他人。

  《长恨歌》中夸大“夜半无人密语时”,正是来历于民间的七夕祈愿习俗。在这项习惯中,只要誓言不被旁人听去即可,而作为同时缔结心愿的参加者,是可以获知互相心愿的。好比敦煌歌辞中有一套《五更转·七夕相望》的联章体曲辞,其五云:“五个姮娥结彩楼,谁人见牵牛。”声名这套曲子是五个女子配合祈愿的发愿词。在《长恨歌》的七夕故事中,“世世为佳偶”的心愿仅限于玄宗与贵妃之间,熟稔七夕乞巧风尚的墨客,天然要为他们营造一个无人打搅的情形。

  《长恨歌》脱胎于坊间逸事。我们应该追问,白居易为何将这段故事的产生地配置在斋殿之前?这涉及唐人对七夕节以及李杨故事性子的熟悉。

  若将李杨二人的七夕盟誓领略为寝殿之中的艳史,就曲解了唐代以来七夕祭奠的内在。墨客将七夕祈愿增加进李杨的恋爱故事,正如白居易《七夕》诗所云:“若干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七夕节牛女相聚,自己就带有聚少离多的悲剧色彩,顺着这样的语境,《长恨歌》在最后以“海枯石烂偶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收结全篇,个中的叹惜之意也就不言自明白。

  《光亮日报》(2024年08月09日 16版)

莺歌燕舞新闻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