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乐坛盛赞的音乐怪物,早该火了

娱乐新闻 2023-11-26128网络
提及国内新生唱作人,大家能想到哪些?

朱婧汐、闫泽欢、Ice Paper、宋宇宁、Chance…细思发现,很多新生代都很难被定义。他们的音乐形象不聚焦,创作更是随心所欲、天马行空。创作抽离传统唱片的框架,不以销量为目的,更多追求个性解放。这倒很像00后整改职场,虽然大方向无法改变,让至少有了更多分支。在众多个性唱作人中,我想把太一拿出来讨论。就是两年发表127首歌、截至目前创作一千多首原创、同时还包办词曲、编曲、混音的创作怪才。他创作的《负一万斤长大》在网上非常火,在网易云音乐近15万人评论,更有84%的听众播放了这首歌。

他属于典型沉浸式唱作人,性格内向,说话腼腆,可一旦进入创作总能滔滔不绝。最近刚好听了他的新专辑《云泥之别》,风格依然特立独行,就算把他放在整个乐坛讨论,都是很张扬的。这张专辑共9首作品,按市场角度可以分为大众和小众,就像专辑“云泥之别”那样,同处一世,但天差地别。

大众的作品有《月歌》《敲敲》《云泥之别》。三首都是旋律向的,注重人声表达,简化外部包装,听起来很上头,而且不落俗笔。就拿《月歌》来说,它的节奏舒缓,旋律绵延,没有跳跃性的结构,我听完一遍,就会情不自禁地跟唱。特别是主旋律一出,我也会跟着节奏摇晃身体。“我一直唱呀唱,也唱不成你心上的笨蛋,然而你一直又想呀想,也想不出月色的也永远晚。”这是一首很有韵味的作品,旋律充满中国的古典美学,编曲的氛围给人一种唐朝盛世的感觉,特别是弦乐齐奏时,像是穿越到宫廷看了一场乐舞。人声包裹在配器中,不以强调唱功为目的,而是注重整体听感,他的声音也可以理解为一件乐器,只不过在作品中它起着导向作用。这也是他一直以来的音乐特点,编曲在人声之前,通过乐器音色的巧妙搭配来刺激听众,给予他们新的音乐体验。比如新专辑中的《诛》《摇篮曲》,它们与《月歌》形成了强烈对比,像是太一的另一种面向。他似乎在说:“我已经创作几首具有市场性的作品了,后面的创作我要好好疯一把。”如果有人想听《摇篮曲》入睡,我劝你早点放弃。这歌不是催眠,而是让你彻底失眠。太一的创作完全跳出常人思维,把摇篮曲变成了暗黑风的躁动电子。重音鼓点贯穿始终,还有极具拉扯感的合成器音色,包括他撕裂沙哑的嗓音,整体的感觉很用力,这种迸发的力量感其实是一种反抗,面对命运的挑衅,他毫不留情地给予还击。不管是《月歌》中的柔美浪漫,还是《摇篮曲》中躁动愤懑,都是太一的人格特点,就此也能看出他内心世界到底有多丰富。我第一次看到太一,是在《歌手》舞台上。他非常腼腆,甚至不敢对着镜头说话。

当时的状态和造型,让我瞬间想到日本的米津玄师。

他们真还蛮像的,性格内向,但内心世界又极其丰富。

采访中他也说到,小时候走亲访友,他总是默不作声,因此也被父母、大人们疯狂吐槽。

他内心是渴望与人交流的,只是走进人群他却无法打开自己,所以很多时候都是一个人,群体环境让他很难适应。

只有在音乐的世界里,他才能自如表达。

这种人在我看来,就是天赋异禀,自我封闭的状态也倒符合典型艺术家的对外形象。

就像他自己说的:

“我不做音乐的时候是个废物,做音乐的时候是个怪物。”

这也就是他为何两年内能发表127首歌,至今创作了一千多首歌的原因。

音乐是他最得心应手的表达渠道,在这里他可以传达很多内容给听众。

就拿我最爱的《第一次做人》来说,他把我唱哭了。

说真的,很幸运能听到这歌。

作品的结构很简单,编曲由简入繁,情绪层层递进,听他演唱我差点要哭出来,能感觉到他的痛苦,但又无人可理解和给予他帮助。

多次重复“你在哪,在哪”这句歌词,他把哽咽的演唱状态也收录其中,这种情绪外露的作品就很容易打动人心。

后面钢琴独奏的旋律又是如此的美好,嘴角会不禁上扬的那种,这种如春风拂面般的美好也正是他找回初心的体现。

问到太一创作背景时,他回答道:

“我不太想解释这首歌,太睁不开眼了。”

这是他对过往伤疤的记录,至于背后的故事,就留给他人言说吧。

他的音乐是私密、感性的,所有情绪都会藏匿其中,相比与他对谈,多听听他的音乐表达或许更容易了解这个人。

节目中所表现中的内向,也让很多人产生了兴趣,毕竟综艺舞台上油嘴滑舌的人见太多了,像他这种腼腆害羞、无所适从的嘉宾倒更引人注意。

如果想让更多人听到自己音乐,参加综艺还是很有必要的,但千万不要为了迎合节目效果刻意改变,真实做自己就挺好。

莺歌燕舞新闻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