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一龙属于几线明星 朱一龙每次出现都像诈尸
2022年过半,中国电影好像快完蛋了。还好,朱一龙出现了。他的《人生大事》,今天票房破2亿。
有人说,中国电影市场好像要活了。当然不仅仅因为朱一龙,他只是踩得刚刚准。
但,还好有朱一龙。
《人生大事》里,“君子”般,眼里有星星的朱一龙消失不见了。只有一个剃着寸头,戴着金链子,穿着花衬衫的街溜子,莫三妹,开口闭口老子,抬手就要打人。
他要么无所事事,要么在给人抬棺材。
这部片子目前豆瓣开分7.5,喜欢的给五星,不喜欢的给1星。有人说是给中国电影雪中送炭,有人说是在雪上加霜。
影视作品,各有喜好很正常,不完美也很正常。
能久违地引起大众对中国电影的关注和讨论,就是好事。
为什么又是朱一龙?
朱一龙的野心
朱一龙每次出现,都像诈尸。但次次,都不让人失望。
上一次他出现,是2021年的《叛逆者》。林楠笙至今活在我心里。
片子一播完,朱一龙就消失了,留下的只有林楠笙。
一年之后再次出现,他带回了《人生大事》。我相信,等电影上映完,他会又一次消失,只留下莫三妹。
四年过去,再提起朱一龙,我似乎只记得他是演员,流量明星这件事,好像离他很远了。
当然,他的粉丝依然很多,微博转发也是动辄100万 。可以理解,粉上这样一个流量明星,谁会轻易舍得脱粉?下一个,还不知道在哪。
关于他是演耽美出身这件事,我也觉得很恍惚。被那么多好的角色覆盖以后,谁还会觉得当初的“下海”只是为了快速走红啊。何况,那会儿,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耽美是流量密码。
爆红,对他来说,除了更多的商业价值和被人认可的喜欢,最主要的,就是真正有机会成为一名好的演员。
朱一龙除了作为艺人的必要工作,曝光很少,标签只有角色。他自己说过,“演员还是得躲在角色背后,你只有在角色背后,才有生活的空间,才能存活下来。演员的个人魅力一旦大于角色,那很可怕,很可怕。”
他在这样做,不参加综艺,不因为很小的私事上热搜。他把“演员”两个字刻在心里。这次演《人生大事》也是。
这个角色是一个典型的底层武汉小市民,翻着花样说脏话,整个人透着颓废和不耐烦。对演员来说是一个好角色,对明星来说却不是好形象。
朱一龙在乎的只有角色。
每天在娱乐圈看到一堆的牛鬼蛇神,作为一个纯纯路人,不去刻意搜索他的过往人设,不被那些真真假假的新闻影响,S更加觉得,朱一龙也许还远远达不到完美,演技也有一些缺陷,却足够可贵,给人希望的那种可贵。
娱乐圈这么多明星,到底还剩下几个有欲望的演员?
影视圈大花们纷纷息影或半息影,章子怡做完评委演少女,周迅演演电视上上综艺。影帝们带娃的带娃,沉默的沉默。
可以理解,大环境不好,没有好项目好本子,这些演员要么爱惜羽毛,要么想要寻求突破,否则不如不演。
朱一龙说过,希望在中国电影史、电视剧史上留下名字。这是他毫不掩饰的野心。
能不能留下名字,目前还不好说。但他自己,的确是说到做到,一直没有停过。
从《重启之极海听雷》中的吴邪,到《亲爱的自己》陈一鸣,《叛逆者》林楠笙,再到《人生大事》莫三妹。
朱一龙一直在尝试不同类型的角色,从来没有在舒适区待过。而娱乐圈的靳东刘涛,我们已经见过太多。
刘涛们找到一种性价比很高的模式,就像做一个品牌,给自己打上某种标签,每当有这类型的剧,别人就会毫不犹豫找你。
刘涛和靳东,都把事业型精英演出包浆了,结果当然也很不错,刘涛把她老公欠的5个亿外债短短5年就还完了,也许还剩下不少钱。
把演员当品牌经营,商业性价比很高,可以赚快钱。得到的,也只有名和钱。
很显然,这不是朱一龙要走的路。只有不断拓宽自己的边界,保持作为演员的敏锐嗅觉,他才能一步一步,完成自己的野心。
尽管这很慢。
很庆幸,在人人想一夜爆红的年代,还有人拥有作为演员的野心。即便他已经得到了旁人艳羡的一切。
朱一龙的耐心
在娱乐圈有野心并不稀奇,也许那些在横店跑龙套的演员个个都做着大咖梦,也都声称自己只是单纯热爱演戏。
朱一龙说这个话,能令人信服。
演《镇魂》爆红的时候,所有粉丝松了一口气,我的宝藏演员总算是红了。旁人都替他急得不行。
朱一龙却说,“我没有觉得等待的10年特别难熬,也没觉得时间太漫长,而是太快了,还没有准备好,真的。”
他说这话虽然多少有点成功者的凡尔赛吧,却也有真心的成分。他不止有野心,还有得是耐心。
虽然前面坐了十年冷板凳,红的时候他已经30岁,这个冷板凳,是他自己选的。
之前,朱一龙的经纪公司是北京东方飞云国际影视公司。没听过吧?他们最有名的作品是《王刚讲故事》,压根不是啥主流的影视公司。
朱一龙爆红之前,即便还只是名不见经传的十八线演员,也是这个公司的头牌。
上北影时,很多同学都会去这种小公司拍数字电影,数字电影就是小成本电影,从剧本到制作团队都很一般,大部分学生拿来练手。
毕业时,只有朱一龙签了这个公司。同学们都很惊讶,按照朱一龙的外型和成绩,不应该啊,他以后可是要当明星的。
朱一龙的理由很简单,我相信练习,而不是等待。
北影很多学生都相信自己以后会当明星,但现实是,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与其清高地等着机会降临,朱一龙选择把自己赤裸裸地放在镜头前,先把自己磨炼好。
等机会来的时候,再一鸣惊人。
他演过无数找不到资源的小角色,甚至还有毛猴这种不知所谓的角色。
朱一龙谈起来却很自若,那时候剧本来得快,大部分都差不多。我正好有机会可以不断尝试不同的演法,把这些角色想象成看过的大片。比如演毛猴的时候想的是什么?我想的是金刚!我想的是金刚和泰山!
有人说他十年饮冰,难凉热血。
我看他不是在饮冰,这也不是什么冷板凳,说不定他还挺享受的。
当然,一个有野心的人绝对不会永远沉默等待。
等朱一龙觉得练习得差不多了,没啥意思了,他又主动去试镜争取角色,寻找别的机会。
见组之后如果没有消息,他会主动给别人发一条短信,表示最后的争取。而这条短信,他可能需要从早编辑到晚,想着委婉一点,更诚恳一点,攻击性不能太强,又不要表现得太急切。
红了以后,朱一龙挺惶恐的,他觉得现在的作品还接不住这份红,太焦虑了。
这也不是假话。
他还是对演员之路有足够的耐心。
那会儿正红,主角剧本肯定满天飞,他却跑到《知否》里演男二,不多的戏份,占用了他足足七个月。
结果也没有辜负他,小公爷成为《知否》里无数人的意难平。为朱一龙吸的粉,带来的机会,也许不比一部主角戏少。
我喜欢朱一龙的野心,
更羡慕他的耐心
朱一龙是真正拿人生当马拉松的人,也一直在认真而持久地跑着。
这种身在局中,却清醒得仿佛局外人的天赋,也许和家庭教育有关。
朱一龙小的时候,看到新款跳舞毯,和爸爸说想要。爸爸没有拒绝,要求只有一个,要朱一龙拿任意一个擅长的东西和爸爸比,赢了就去买。
那时候他才上初中,而爸爸曾经是个成绩不错的运动员,体格强壮,不管是玩什么,朱一龙都玩不过。
他没有放弃,认真地找到爸爸的弱点,他台球打得一般。于是朱一龙专门练了一段时间台球,最终赢了爸爸。虽然后来没有买跳舞毯,赢了一双喜欢的篮球鞋。
穿上那双篮球鞋,朱一龙心里一定得意极了。
他愿意遵守规则,也拥有足够的耐心。
朱一龙这样总结自己没红的时候,“说明你演得不够好,没有能够打动观众的作品。”
在弱肉强食的娱乐圈,他依然天真地相信着这样优胜劣汰的法则。
这是一个人人求快的时代,且不说娱乐圈,就普通人,大部分都想着走捷径。
哪个行业挣钱快就往哪跑,不能快速出结果的事情,坚决不去做。
经历了过程,才能通向结果。这样朴素的道理,成为让人嗤之以鼻的谬论。
很庆幸,这种时候还有一个朱一龙。而且他成功了。
这样的微光越来越多,对未来和梦想保持耐心的人,才会越来越坚定。
朱一龙能不能实现他的野心?不知道。他的演技现在怎么样?不完美,但越来越好。
那些隐婚啊三代还宗的爆料,在他作为演员的身份之下,显得微弱而可笑。真假又有什么重要?他是一个真正的演员,而我,只在乎他演得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