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孝贤选演员 一个人没有同类就是他有他的坚持和他的理想

娱乐新闻 2023-12-17123网络

“一个人,没有同类。”这是侯孝贤给聂隐娘的定语。这句话既是说聂隐娘,亦是说电影《刺客聂隐娘》,实则也是在说侯孝贤自己。

“一个人没有同类,就是他有他的坚持和他的理想,很难碰到同类,但他还是坚持的。”侯孝贤说。

“没有同类”的侯孝贤,在2015年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依然是众多记者簇拥的焦点。在《刺客聂隐娘》定档发布会的互动环节,由于媒体太过关注侯孝贤,主办方不得不私底下悄悄地提醒记者们“别冷落了坐在旁边的张震”。

这自然缘于其电影新作《刺客聂隐娘》在本次戛纳电影节上获得了最佳导演奖。

“如诗如画,如梦如幻”是不少看过该片的观众对影片的印象。《刺客聂隐娘》虽为武侠片,却全然没有紧张刺激的打斗,全片风格悠远唯美,仿佛一幅秀丽的山水画卷。远景、长镜头、慢镜头,仍是侯孝贤惯用的手法。

《刺客聂隐娘》筹备7年,2013年自武当山开镜,随后转向海拔近3000米的神农架,后又转场内蒙古。内景则是在台湾宜兰搭设的一座壮观的“聂府”,拍摄历时近4个月,耗资9000万元。

在电影的制、发、放各环节基本都已经数字化的今天,“没有同类”的侯孝贤仍“固执”使用胶片拍摄。也依然在拍摄现场等云、等雨、等蝴蝶,等着舒淇和周韵真正进入“高手对决”的境界。由于对演员的武戏不满意,他甚至剪掉了在神农架拍摄的全部内容。

侯孝贤的“苛刻”甚至让主演舒淇有些崩溃。有一个镜头是舒淇站在12米高的树上望着远方想心事,侯孝贤在树下一直喊:“收一点,收一点!”“导演是从哪儿看到的?”舒淇笑着埋怨,“最难拍的是动作戏,要有力度,有速度,却不能有表情。”

也许这就是侯孝贤。也正是这样的侯孝贤才成就了《刺客聂隐娘》。“我只会拍这样的电影。”侯孝贤认真地说。

《综艺报》:你拍电影似乎太精益求精了。

侯孝贤:没有,一直以来都是这样,我有时也在想要不要妥协?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演好就算了,在别的地方再拍一次,像我们在神农架拍过,在红山军马场拍过,你说好了,这样就过了算了,以后用特效。但我告诉你以后的事太难想象了,所以我一定是在现场拍到OK。

《综艺报》:跟《聂隐娘》小说相比,影片对故事情节改动挺大的,你为什么做这样的改动呢?

侯孝贤:因为唐代传奇小说里,她(聂隐娘)可以躲在别人肚子里面。空空儿——胡子很长的那个,一击不中,人已在千里之外。小说这样写,我却不能这样拍。我这样拍,人家说这是什么片呢,剑仙还是什么,有点离现实太远了。所以我化繁为简,主要以聂隐娘为主。

武侠,我们看了很多,可以飞来飞去,可以跟地心引力没有关系,但我一定是要有地心引力的,飞来飞去看久了,总是很虚幻。所以我基本上拍得都是实的。

我开始设计的是舒淇在很高的树上或者屋檐上,把眼睛闭起来,用耳朵听,听所有声音和动静。万籁俱寂时,她直接从树上下来——那是非常过瘾的。

《综艺报》:你之前说过每一个时代的人的状态都不同,那在唐朝,在《聂隐娘》这个片子中,他们共同呈现的时代状态是怎样的?

侯孝贤:那时候很开放。一夫可以多妾,女子也很开放。长安以前是全世界最大的一个城市,外国人最多的城市。你看那时我们有敲鼓的习俗,“晨鼓三千”把所有人叫醒。暮鼓五百,五百击之后,“里”跟“里”之间就要隔起来了,你在这个“里”里面可以活动,活动多晚没人理你,但是你不能流动,不能到别的“里”。你就知道那时候夜生活到什么程度。所以我感觉那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辉煌的一个朝代,在全世界也是。唐朝不得了,有太多故事,拍不完的。

《综艺报》:你和舒淇有很多次合作,为什么这么认定舒淇?

侯孝贤:我选择演员,基本上不是故意选的,就是碰到了。这种判断很难说是有理论依据,但是会很准。我是在什么状态之下见到舒淇的呢?记不得了,反正从此就认定,结果一拍果然就是,这是一种感觉。

《综艺报》:《刺客聂隐娘》在融资方面遇到什么困难吗?

侯孝贤:这次跟大陆合作,他们出一半资金,因为大陆市场很大。另外一半资金是我跟台湾中影公司两方面合作,他们负责四分之一,我负责四分之一。我那四分之一怎么来的呢?我先卖欧洲、日本、东南亚、香港、韩国、北美的预售版权。预售款就够了。

《综艺报》:你认为什么样的电影是好电影?

侯孝贤:看电影,其实你就专注银幕吧,别想懂不懂,它吸引你,就是好电影。如果看不下去,那就是没有到位。这方面所有讯息接入最完整的就是好莱坞电影。不管是用续集、字幕、银幕,全部交代得清清楚楚。

但真实的人生并非如此,有些看着很动人的画面、一个人物,也不见得要完全彻底明白。但会打动你,这种感受跟你的日常生活,跟你的阅历等等都有关联。你去感受吧,这种感受若能持续下去,看人看事会有不同的角度和态度。

《综艺报》:电影从胶片到数字已经流行几年了,为什么你还一直坚持用胶片来拍电影?

侯孝贤:因为我快10年没拍电影了,所以记忆里电影制作还是胶片的。我不想马上用数字。因为用底片拍摄只需顾及现场,打光等所有的形式我是可以掌握的、熟悉的。我发现数字化的过程很复杂,要花很多时间很多钱,我最恨的就是花很多钱。其实数字的制作过程是底片的后置过程。底片很简单,冲出来印好就完事,光线声带做好印在一起就OK了。数字却有很多形式,你要4K、2K,你要调色,什么东西可以拿掉、什么东西可以加上,都是事后做。其实我事前已经都OK了。目前对我来讲,数字化的过程简直是没效率又花钱,效果也不好。

莺歌燕舞新闻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