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为了神话一个人, 有必要拉低20万人的智商吗?(清朝的雍正王朝)

娱乐新闻 2024-02-08172网络

《雍正王朝》虽然属于国产良心剧,但终究是“故事里的事,说是不是故事也是”,犯了中文化小说的通病:为了迎合人性的胃口,不停给一个人频频加码、神话,目的是为了凸显一个人物对剧情的巨大、乃至唯一的推动作用。《雍正王朝》中被幸运选中且强力打造的神话人物,就是邬思道。

邬思道:一个被《雍正王朝》频频神话的人物

作为一个被四爷雪藏、置身幕后的人物,邬思道无疑是四爷的“制胜法宝”。由于四爷性格冷面的原因,也是投康熙所好,四爷朝着“铁胆孤臣”的方向恣意前行,全然不顾“得民心者的天下”的清规戒律。

如此另辟蹊径、不走寻常路虽然耀眼,容易引人注意,但负面影响就是盟友太少,群众基础差容易被边缘化,很容易与最高皇位无缘;

当然在那个一人就是天下的专制时代,皇帝的决策往往与群众意见毫不相干,四爷这番独树一帜操作反倒容易让“独裁者”康熙青睐,存在扶上位的可能,但一个人毕竟主意少,如果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难免揣错圣意导致一招之失,满盘皆输。

考虑到这个问题的四爷于是想着“拉帮结派”,除了明面上的十三弟,就是置身于幕后的邬思道了。

天底下那么多谋士,为何四爷“独具慧眼”相中了性格怪癖的瘸腿老人邬思道了呢?剧情中有交代,但本人不以为然。四爷不可能因为欣赏邬思道一篇愤青之言,便引邬思道入府,因为从中并没有窥探出邬思道的过人之处。

虽然邬思道为何能入四爷法眼尚且不得而知,但不得不说:四爷的眼光是真的好,这个10年前上书言事的愤青是难得的“通天之人”,他对局势的把控,对康熙老爷子心思的揣摩,是真的准。

为了烘托出邬思道的这方面才能,《雍正王朝》用了很多视角来进行展现,以全方位将其打造成一个神话之人。比如说:

追比户部欠款差事,别人都躲得远远的,四爷一开始也很是犹豫,但邬思道鼓励其勇敢地接下,事实证明邬思道完全正确,四爷成功在康熙那里获得加分项;

刑部冤案事件,意气风发的四爷还想再接再厉,继续帮“皇阿玛分忧”,结果邬思道劝诫不要碰,最终接受此案的八爷果然不容于康熙,被踢出了夺嫡队伍;

西北发生叛乱,坊间均传闻:谁出任大将军王,谁就是未来的皇帝。八爷召开闭门会议,明里暗里想让八爷党共推自己为大将军王。四爷也雾里看花,觉得康熙就是这么个意思,唯有邬思道洞若观火地看出大将军王绝非是皇帝候选人,康熙此举无非是试众皇子的心胸,事实果如邬思道所言。

康熙临终前,突然罢免了一群能臣干吏,只有老十四稳坐钓鱼台,朝野均震动:这明显是给老十四当皇帝铺平道路,连四爷也大为懊恼:康熙糊涂了,邬思道看走了眼,我更糊涂,不该听邬先生的话。

邬思道却分析:这是为了防止八爷党和手握兵权的老十四遥相呼应,趁着自己油尽灯枯之时行逼宫、兵变事实;能臣干吏的暂时罢免是为了保护,待新皇登基之时一纸赦免重新启用,既可以防范他们恃宠而骄,还能让他们对新皇感激涕零,可谓一箭双雕。

事实证明:那么多王公大臣、那么多皇子皇孙,对康熙的心思、对局势的把控全都错了,唯有邬思道洞若观火、看透一切,这未免也太过神话他了。

西北用兵:为了神话邬思道,拉低了20万人的智商,难怪观众不买账

雍正登基之后,知晓四爷过多秘密的邬思道理应“狡兔死、走狗烹”,但邬思道借机打起了感情牌,再加上自己拍着胸脯表示不会玩失踪,这才唤回了雍正的怜悯之心,成功延续生命。

虽然邬思道不在江湖,但是关于他的传说一直没有停。本着“不神则已,一神到底”的原则,《雍正王朝》继续让邬思道的神话进行了下去,而且有一次为了神话他,居然一口气拉低了20万人的智商,堪称厚爱之至。

雍正登基之后,虽然为了行光明大道,甩开了行暗黑之道的邬思道,麻烦立马找上门来:西北战事又起。深感平叛任务艰巨的雍正任命自己的心腹年羹尧为大将军王,亲赴西北平叛。

同时为了让年羹尧没有后顾之忧、安心平叛。极其抠门的雍正大开户部,让年羹尧需要多少钱就拿多少,为此将年羹尧养得极其“肥胖”:猪要吃鞭打过的;白菜要吃鲜嫩的白菜心;睡觉时,年羹尧还学会了翻牌子。当然,跟年羹尧一人的奢侈相比,他的二十万大军的消费才是“大巫”:一天耗费数十万两银子。

有了皇帝的鼎力相助,年羹尧打起仗来也是异常勇猛,只是很快就出现了令他头痛的问题:明明将叛军引入形成关门打狗之势,但是半天都找不到叛军主力。愤怒的年羹尧对着手下就是一顿催逼:谁要是再找不到叛军主力,我不仅杀你,还要杀你全家。

即便将将士们逼到绝境,依然于事无补,叛军就像凭空消失了一般。年羹尧着急,雍正更着急,再不平叛成功,别说雍正颜面无存,就是大清拖也要被拖死。

关键时刻还是得靠邬思道。邬思道虽然没去大西北,但是却有“千里眼”,一眼就发现了叛军的主力所在。故而他自告奋勇去押粮草,面见年羹尧之后对着地图一下子就指出了叛军主力所在——法王寺。还煞有介事地引经据典:灯下黑,所以你们这20万人不是睁眼瞎就是一根筋。

看到这里非常疑惑:纵然20万大军都思维很顽固,集体犯“灯下黑”的毛病,但面对全家老小都要被杀的关键时刻,不会还这么耿吧,近在咫尺的法王寺不会去都不去一下吧。

只能说,编剧为了神话邬思道,强行拉低了20万人的智商。

对此,很多网友不买账,认为这是年羹尧故意使出的计谋:为了跟雍正讨价还价,故意就在这里干耗着,等到雍正掏空了国库、倍感压力之际,才出兵将叛军剿灭,让雍正认清:谁才是大清的栋梁,对我好点儿。

邬思道因为看不惯,故而挺身而出,借着“灯下黑”的古语,劝诫年羹尧意思意思就行了,可千万别把皇帝套进去了,他没了你也一样没好果子吃。一席话点醒梦中人,觉察到利害关系的年羹尧于是立马发兵,将叛军一锅端。

莺歌燕舞新闻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