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康课 | 眨眼、摇头、耸肩……被抽动症困扰,孩子我们慢慢来(2)
小卫提问
抽动障碍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危害?
医生开讲
抽动障碍会给孩子带来功能损害,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等。对于学龄期抽动障碍患者,如果在学校里频繁发生抽动,甚至在上课的时候发出一些怪异的声音,不仅会影响自己和其他同学听课,而且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心理负担。
同时,抽动障碍的孩子往往注意力不够集中,上课无法认真听讲,这样会影响他的学习成绩,导致学习困难。另外,抽动障碍的孩子会担心在同学或者老师面前出现抽动表现,这会让他产生自卑感、病耻感,不愿意和同学交往,引发社交障碍。
小卫提问
抽动障碍的一些表现与多动症比较像,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
医生开讲
抽动和多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抽动障碍和多动症是两种不同疾病。刚才我们已经介绍了典型的抽动症状,如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对于多动症,通常表现为行为异常,孩子往往特别好动、坐不住,上蹿下跳、注意力不集中,不能专心地做某一件事情。另外,这种孩子往往比较任性、爱发脾气、不守规矩、自控能力比较差。
虽然说抽动障碍和多动症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但是两者可以在同一个患者身上存在,临床上抽动障碍患者中一半以上患有多动症,这种情况需要引起临床医生的关注。
小卫提问
什么才是治疗抽动障碍的良方?
医生开讲
对于抽动症状比较轻、病程比较短的孩子,往往需要进行心理疏导和家庭指导,不需要进行药物治疗,这时可以等待观察。
如果抽动症状比较重,病情表现比较明显,已经影响到孩子的学习、生活甚至社会交往,此时就需要在做好心理疏导、家庭指导的基础上进行药物治疗。
医生会根据抽动障碍患者的不同病情,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在抽动障碍的治疗过程中需要家庭的配合,只有医务人员和家长一起努力,才能给予孩子全方位地治疗和照料。
小卫提问
如果孩子出现抽动障碍,家长该如何处理呢?
医生开讲
对于病情比较轻、病程比较短的抽动障碍患者,家长可以对其进行观察,主要是看抽动障碍是否影响孩子的学习、生活以及社交行为。作为家长,首先要对抽动障碍建立正确的认识,能够正确面对抽动障碍。抽动是疾病的症状而不是孩子调皮捣蛋,疾病本身是可以治疗的。在此基础上,家长要有放松的心态,很多家长会非常焦虑,这会给孩子的后续治疗带来不利影响。抽动障碍既不是遗传性疾病,也不是传染性疾病,对智力没有特殊影响,只要配合医生进行规范治疗,孩子的病情就能得到控制。
在此特别提醒家长,不要过度提醒孩子他的抽动症状,无论是运动抽动还是发声抽动,家长说得越多,孩子压力越大,症状反而可能变得越严重。对于孩子的抽动症状,有时候家长甚至可以视而不见,应该给孩子多一些陪伴,多一些关爱,进行正向引导,而非打骂体罚,有时候严厉管教往往适得其反。当然,引导需要适当,也不要过于娇惯。
抽动障碍患者需要接受教育,如果孩子病情比较重,家长需要和学校的老师做好沟通,让老师清楚了解孩子的一系列行为是由于疾病导致的,并非调皮捣蛋。对于学龄期的抽动障碍患者,如果能够获得老师的理解,将会有助于孩子的后续治疗。除了老师,同学的理解也很重要,老师和家长应该共同努力,消除同学对于孩子的歧视。
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抽动障碍患者,家长要避免他接触一些不良刺激。如电子游戏、血腥的枪战片以及紧张的恐怖片,这些都是不良刺激。在饮食上,要让孩子少吃刺激性食物,饮食要清淡一些,不要吃太咸,也不要吃太甜;少吃巧克力等零食,避免饮用含有咖啡因的饮料,上述建议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还要注意一点,要让孩子做一些放松训练,这很重要。在学校,要让孩子多参与体育活动、文艺活动,抽动障碍患者往往精力特别旺盛,需要通过运动释放精力,这样也有助于病情缓解。一些运动,如打球、跑步、骑车,对于孩子是非常有帮助的。
此外,家长还要注意抽动障碍患者的日常生活管理,这是非常必要的。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要求比较严,孩子的学习负担相对比较重,家长要适当地为孩子减轻学习负担,保证孩子的睡眠。睡眠不足同样会对病情产生不利影响。
小卫提问
抽动障碍的预后如何呢?
医生开讲
在临床上,抽动障碍与神经发育相关,预后相对良好,一半以上的孩子在青春期或者在成年以后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症状得到控制,可以正常地学习、生活和工作。还有30%~40%的孩子到成年以后依然存在抽动症状,甚至还有一些其他疾病的表现,但是程度比较轻,对学习和工作影响不大,可以不进行治疗。以上是我们通过长期临床观察得出的结论。
抽动障碍是一种可以治疗的疾病,只要家长能够积极配合医务人员,让孩子接受规范的诊断和治疗,绝大多数孩子可以达到临床治愈,享受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成年以后的工作和婚姻也不会受到影响。
希望家庭、学校和社会都能够正确看待抽动障碍,给这些孩子多一些关爱,多一些帮助,让他们能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