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经济下行不能强扭牛头《财经》社评
目前面对经济下行的长期化,不少人似乎患上了下行恐惧症,高呼警惕者有之,高呼大力扭转者有之。我们当然要高度重视经济下行长期化趋势,并采取必要的对冲措施,以免下行曲线过于陡峭、下行速度过快,引发系统性风险。但与此同时,人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到,在经过这么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无论是国际国内市场的变化、经济和金融周期,还是人口红利、需求结构、经济规模等等老生常谈的原因,经济下行有其必然性。
适度地对冲,避免经济硬着陆是对的,但在经济由于结构性和趋势性因素时难以进入上行周期时不宜强扭牛头。强扭牛头,只能会扭曲市场自身演进规律,一方面令落后产能继续积累,杠杆和库存不能有效去化;另一方面拔苗助长,造成新的低效甚至无效投资。而更低下的投资回报率只会进一步浪费宝贵的存量红利,不仅延后必要的出清,还占用了那些能够引领新一轮产业革命和增长周期的部门的可获得资本与资源。
此外,还应进一步提高对经济下行的容忍度和正面意义,充分认知经济下行的益处。日本貌似失去了二十年,却收获了十九个诺贝尔奖。相对于增长的盛宴,经济下行更像一服难以下咽的苦药。但良药苦口利于病,警醒人们不可持续的终究不可持续,而且提醒人们新动能新动力依然不足。俗话说,出来混早晚是要还的,是泡沫早晚会破灭,与其在强扭牛头未遂下一泻千里,不如在可控的下行走势中,循序渐进去杠杠去泡沫,为未来多留几分元气与生机。
转型升级精益发展说了这么多年而成效始终不如预期,原因很简单,只要日子有得过,投资就能赚钱,什么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都没有真正的动力。只有在经济下行期人们才会真正沉下心来平心静气考虑这个问题。经济下行,钱不好挣,企业才会真正苦练内功,才会真正从速度效益型扩张,真正转为靠质量和创新求发展,真正优秀的企业才能脱颖而出,而不像过去顺风顺水时泥沙俱下鸡犬升天。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长期化,一定要有静气和耐心。我们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深深卷入全球市场,自身又有巨大的体量,优势虽不复如初,但基本面依然在这里。只要我们自己不关上门,不发生颠覆性的失误,牢牢抓住技术进步和成本优化,真正实现靠创新驱动,必然能成功应对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考验。
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我们积攒了那么多的发展红利,比如强大的工业基础,完备的产业体系,上下游联系密切的产业集群,以及超大型市场红利和工程师红利,这些都正在发挥作用,对经济下行形成有效的对冲。
我们还有发展空间。比如相较于发达国家,我们的城市化率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之所以此前一段时间出现城市化动力不足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城市化发展的重点与人群和产业集聚的趋势不匹配,没有形成良性互动。接下来随着城市群战略的渐次铺开和与之相辅相成的精细化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人群及产业的进一步聚合,更多的城市化红利前景可期。
我们还有制度改进的空间。是时候下决心花大力气去除投融资领域的玻璃门和梗阻点了。在城乡土地制度变革和要素对流等方面还有很多文章可做。大健康、大文旅以及科教文卫等各方面的需求还有待相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来加以满足。在鼓励对这些领域的投资,以及配套的投融资便利化和税收优惠等方面还有不少可加以改进的空间。
我们还有政策空间。积极的财政政策还有较大的发挥余地,还可以在债务偿还期限和结构上多想些办法,而尽量不要占用太多银行资金,以便后者能够在更关键时刻释放出宝贵的流动性,从而实现珍惜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的目标。
总之,经过多年的逆周期调节之后,种种强扭牛头式操作的空间也日渐逼仄,是时候在守住底线和增长波动合理区间的基础上,更多从顺势而为的角度来考虑政策工具的组合了。
(本文将刊于2019年10月28日出版的《财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