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1月10日 孔凡萍)

财经新闻 2024-03-21180网络

  ——2024年1月10日在威海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威海市市长 孔凡萍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威海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政府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政府和全市人民一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威海要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的殷切嘱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锚定威海发展的主攻方向,砥砺前行、迎难而上,不断开创“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新局面。

  ——经济增长量质齐升。预计全年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4%。预计“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32.5%,提高0.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收利润率6.7%,工业用电量增长25.4%,工业投资增长29.3%,排名全省首位;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用水量远低于全省平均值。经济运行持续向好,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74.2%,居全省首位,有研发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占比57.2%,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全省第3,入选全国创新型城市百强。外贸进出口2000亿元左右,出口贡献度42.3%,位居全省第1。全年实际使用外资8亿美元左右,实有外商投资企业1776家,数量全省第3,获评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

  ——城市品质稳步提升。成功举办精致城市论坛,正式发布精致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数,联合国人居署在2023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中向全球推介我市经验,城市影响力、美誉度进一步扩大。去年暑期旅游火爆出圈,单日客流量最高突破85万人次,冬季旅游热度不减,“邂逅雪与海的浪漫”登上热搜,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位列全国首批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十佳案例榜首,游客的大流量、好口碑,成为城市品质和魅力的最优诠释。

  ——幸福指数持续走高。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80%左右;城镇和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分别增长4%、6%左右;人均期望寿命81.5岁,获评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连续四年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过去的一年,我们树牢大抓经济工作的鲜明导向,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坚决扛牢稳增长政治责任,出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1 N”政策体系,在全社会营造凝心聚力谋发展、真抓实干求突破的浓厚氛围。大抓产业扬优势,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入选中国百强产业集群,文登区商用车关键零部件产业集群获评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核能产业集群入选全省首批未来产业集群,新增2个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2个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2个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环翠区北海文化旅游集聚区入选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大抓企业固根基,威高集团等7家企业入选首批省制造业领航培育企业,亘元新材料被认定为省独角兽企业,3家企业被认定为省“十强”产业集群领军企业;泓淋电力、天罡股份成功上市;高新技术企业预计达到17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预计达到2680家,新培育省级以上单项冠军、专精特新、瞪羚企业266家;迪尚集团获评国家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华夏文旅获评全省首批领航型文旅企业;天力电源、海马地毯入选省级“两业”融合试点,6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软件工程技术中心,新增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12家,获评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大抓项目增后劲,794个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扎实推进,预计全年完成投资额突破千亿;新引进优质项目254个,总投资1278.9亿元,其中20亿元以上大项目26个;新争取政府专项债券122.95亿元,创历史新高。大抓园区强载体,深化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高区入选全国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榜,经区智慧谷获评省级特色服务出口基地,4个园区获评省级数字经济园区。大抓科技赋动能,工信部威海电子信息技术综合研究中心获批国家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光威复材获批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达因制药获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环翠区“双创人”孵化器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新引育国家级重点人才计划专家17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56人、省级海外工程师16人,引进青年人才2.3万人,获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站4家;新增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0家,获批医疗器械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成功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环翠区获评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文登区、高区获评首批全省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大抓服务优环境,深入开展企业大走访活动,3797家“四上”企业实现全覆盖,累计办理企业问题建议1616个;实施企业家“青蓝偕行”工程,10名企业家入选首批省级“挂帅出征”百强榜;开展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推出275项改革事项,获评全国区域最佳投资营商价值城市,高区获评全国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园区。

  过去的一年,我们全域推进精致城市建设,城市品质内涵实现新跃升。开展新一轮精致城市建设三年行动,坚持精当规划、精美设计、精心建设、精细管理、精准服务、精明增长,加快城乡一体融合发展。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批实施,完成中心城区重点片区城市更新导引、全域精致小城镇建设规划导引编制和华夏山海生态廊道规划设计。城市体检延伸扩面,全市1004个住宅区实现专业体检全覆盖。韩乐坊、火炬八街等6个项目入选省级城市更新示范项目,5个镇入选全省小城镇创新提升行动试点。完成61个老旧小区改造,开放25处公园绿地,新增公园便民服务设施793套,获批全省首批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新增66辆纯电空调公交车,获评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开展8个重点区域停车整治攻坚行动,中心城区新增停车位2500个。智慧城市建设提档升级,率先全域建成省级四星级智慧城市。扎实推进“七网”基础设施建设,莱荣高铁正式通车,在省内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铁;昆嵛山机场前期工作顺利推进;烟威高速改扩建工程主线贯通;石家河拦蓄、冶口水库增容等工程主体完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个片区入选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荣成市获批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新改建高标准农田12.1万亩,粮食播种面积、单产、总产实现“三增”;4个粮油作物入选国家、省良种登记,获批苹果领域国家农业技术集成创新中心示范基地,文登区获批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省级清洁村庄覆盖率40.6%,获评“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市,文登区、乳山市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新增国家级水产良种场3个,获评中国海洋种业之都、中国海洋预制菜之都。统筹抓好文明城市创建和卫生城市复审,所辖区市全部入选统筹推进美德山东和信用山东建设试点。

  过去的一年,我们主动融入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绿色转型发展取得新突破。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明阳高端海洋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园正式投产,文登抽水蓄能电站6台机组全部并网发电,华能高温气冷堆核电示范工程投入商运,半岛南海上风电项目并网发电,华能石岛湾核电扩建一期工程获国务院核准,乳山市获批创建省级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试点,威海成为“核风光储”绿色能源最齐全的城市。大力发展绿色制造,11家企业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企业名单,荣成市、临港区、南海新区等7个单位获批开展省级近零碳试点创建。滚动推进“千项技改、千企转型”,实施技术改造项目717个,康派斯房车工业互联网平台获评国家试点示范项目,海洋食品加工、创意服饰入选省级产业大脑试点,26家企业获评省级以上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培育省级“晨星工厂”86家,环翠区、荣成市、高区等入选全省首批数字经济“晨星工厂”试点。全力创建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全省首笔碳普惠海洋碳汇交易落地,绿色贷款余额增长46.6%。污染防治持续攻坚,环境空气质量连续八年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保持全省最优。市政雨污合流管网实现全域整县制清零,新增省级以上美丽幸福示范河湖6个。湾长制实施效果评估成绩全省第一,桑沟湾美丽海湾建设做法入选全国优秀案例,2个湾区入选首批省级美丽海湾。持续开展“绿满威海·四季多彩”国土绿化行动,完成修复造林4.5万亩。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城市,荣成市获评“中华环境奖”城镇环境类优秀奖,经区崮山镇入选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过去的一年,我们加快打造共同富裕先行区,社会民生事业迈上新台阶。开展六大民生领域百日攻坚行动,20项重点民生实事、18个补短板事项年度任务高质量完成,贴近群众需求办理民生“微实事”525项,12345热线有效解决企业群众各类诉求145.6万件,以“小切口”改善“大民生”。稳岗就业成效突出,新增城镇就业3.9万人,解决重点企业用工需求3.8万人,“精致就业360服务”品牌入选国家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社会保障扩面提标,优化生育保险等医保制度,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新参保4.6万人,提高城乡低保、困境儿童、残疾人等9类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环翠区、文登区获批全省社会救助综合改革实验区。优质教育供给持续扩大,新建投用公办幼儿园、中小学10所,新增学位3780个,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95.7%,连续5年在省对市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中获评优秀等次,环翠区获评国家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实验区。健康威海建设扎实推进,市立医院临港院区正式启用,7项基层医疗机构核心评价指标全省第1,城市健康指数排名全国中小城市首位。群众文体生活不断丰富,举办艺术普及公益培训、送戏下乡、全民健身等文体惠民活动1.4万余场,新青年音乐节、千里山海沙滩音乐节热度高涨,铁人三项世界杯赛、霍比帆船公开赛获评中国体育旅游精品赛事。全龄友好型城市创建深入开展,打造110处儿童友好空间,布局24处“青年驿站”,新增41处农村老年餐桌,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示范建设“一片红”。高标准通过全国双拥模范城考评验收,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海防工作进一步加强。成功争创全省首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首批全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新增4个国际友好合作关系城市。外事侨务、台港澳、档案史志、地震气象、慈善、仲裁等事业全面进步。

  过去的一年,我们强化先行先试、争先创优,深化改革开放激发新活力。各级各部门大力发扬“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精神,营造起争创试点、争当先进、争做示范的浓厚氛围。一批改革试点见行见效,新争取国家级、省级试点55个,7项国家级试点通过评估验收,8个典型案例被评为全国优秀改革案例,中医药医疗改革经验被中央改革办全国推广,23家单位入选首批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试点名单;中韩多式联运整车运输试运行,全国率先恢复中韩国际班轮客运业务,全省率先实现渔港码头正式对外开放,华坦东非商贸物流产业园列入全国“一带一路”合作项目,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经验入选商务部“外贸新业态优秀实践案例”,对外开放试点政策效应加速转化。一批典型经验全面推广,工业互联网建设、水利建设投资、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财政资金使用监管、体育消费等24项工作获得省级督查激励;健康城市、养老服务、打击走私、节约用水、专家服务等105个国家、省重点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零新增”治水模式、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慢性病综合防控等207项经验做法在省级以上会议交流。一批示范荣誉花落区市,文登区、荣成市入选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区;在全省十强县评定中,我市获评工业强县、现代流通强县、文旅康养强县、生态文明强县;环翠区获评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全省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县、全省首批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县;文登区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国家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全省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创新引领县;荣成市获评全国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全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先进县;乳山市获评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

  过去的一年,我们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风险防范能力得到新加强。强化“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从严从细抓好保安全、防风险、护稳定工作,切实守牢“一排底线”。压茬推进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扎实推动化工行业安全生产整治提升专项行动,深入开展违规电气焊、有限空间作业、高处坠落等专项整治行动,加强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大幅下降。创新海上气象分区预警预报、联动应急救援等机制,完善渔船管控“五双”工作体系,筑牢海上安全防线。“一山一策”制定森林防灭火应急预案,新建森林防火通道206公里。推进食安威海建设,省级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工作评议持续保持A级。开展金融风险排查处置专项行动,创新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经验全国推广。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深化电信网络诈骗整治,刑事、治安警情实现“双下降”。实施新一轮信访问题“治重化积”攻坚行动,获评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环翠区孙家疃街道入选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

  过去的一年,我们加强政治引领,政府自身建设展现新成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一体推进,聚焦发展“献良策”2.1万条,深入基层“解难题”5532个,“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取得新成效。坚持依法行政,出台规范政府系统议事决策程序18条规定,全国首创行政允诺统一管理制度,全省率先全域推进府院联动、开展涉企执法阳光监督改革试点,精致城市立法经验全国推广,被评为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社会舆论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18件、政协提案211件。坚持效能优先,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抓手,实行政府工作清单化闭环管理,年初确定的193项政府重点工作全部达到计划目标。坚持数智引领,开展数字政府建设提速提效行动,上线156项便企利民“一件事一次办”服务,在省内率先打造16个“无证明镇街”试点,政府门户网站位列全国地级市第4名。坚持从严治政,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推动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向纵深发展,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持续向好。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在发展环境深刻变化,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的情况下,我们顶住了压力、经受住了考验,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同心协力、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向驻威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向公安干警、应急救援队伍指战员,向中央、省驻威单位,向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威海发展的各界人士和海内外朋友,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前进道路上还存在不少困难,政府工作还面临不少挑战。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稳固,内需拉动力不足,重点行业增长面不高,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引领型项目、链主型企业不多,产业链创新链有待深度融合,经济转型升级的引擎还不强;城市规划管理水平还需提升,乡村振兴仍有一些短板需要补齐;财政增收节支压力加大,教育、医疗、养老等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依然不足;安全生产、社会治理等领域仍有不少风险隐患,城市本质安全水平还有待提升;政府自身建设还需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任重道远,等等。我们一定增强忧患意识,直面矛盾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4年政府工作目标任务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做好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把“威海要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作为总目标总方向总遵循,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大抓经济工作的鲜明导向,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积极融入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全力打造共同富裕先行区,不断开创“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新局面,争当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排头兵。

  主要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左右,外贸进出口促稳提质,实际使用外资量稳质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左右,城镇新增就业3.3万人,居民消费价格保持在合理区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70万吨以上,全面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目标和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实现上述目标要求,我们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以过硬的政治能力抓落实,把主题教育激发的奋斗精神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必须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切实改善社会预期,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必须牢牢把握争先创优的目标定位,先行先试、敢闯敢为,在更大发展格局中争上游、当标杆,奋力争当强省建设排头兵;必须牢牢把握共富共美的价值追求,坚持以人为本、全域统筹、绿色低碳、共建共享,全域推进精致城市建设,全面融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全力打造共同富裕先行区,全方位彰显“精致城市·幸福威海”的品质魅力。

  各位代表,为全面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我们将聚焦聚力做好十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聚力扩内需稳外需,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坚持把稳增长放在突出位置,打出强信心、稳预期、促发展组合拳,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消费的基础作用、进出口的支撑作用,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全力为高质量发展蓄动能、增后劲。

  实施项目建设提速行动。按照“1 6”项目推进体系,稳步推动896项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建设,全年完成投资超过1000亿元。实施一批示范性、引领性项目,加快推进58个投资1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年内新投产制造业项目177个,新增产值260亿元左右。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创新,推行工程审批“多证合一”和“集成办”,高效办理项目落地手续,确保项目滚动实施、接续有力。持续掀起招大引强热潮,坚持市区联动,完善“驻点招商 专班推进 合伙人推介”机制,用好第三届威海国际周、第七届市长国际经济咨询委员会年会等载体平台,力争全年实际使用外资8亿美元左右。加强主导产业招商研究,建立产业招商图谱,大力推进精准招商、以商招商、专业化招商、产业链招商。持续拓展利用外资渠道,鼓励外资企业增资扩产。

  实施消费需求提振行动。优化消费环境和场景,改造提升城市商圈,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补齐农村商业设施短板,新改建2处城市邻里中心、5处县域配送中心、30处城乡便利店和生鲜超市,让城乡烟火气更旺、生活味更浓。持续开展惠民消费季活动,培育体育、文旅等新的消费增长点,进一步激发消费潜能。统筹房地产开发和销售,培育高品质住宅试点项目,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深化放心消费提质扩面行动,争创首批国家放心消费示范城市。

  实施对外贸易提质行动。坚持深耕日韩,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对接RCEP国家,全面拓展非洲、中东、拉美等新兴市场。持续强化外贸百亿级骨干载体培育,支持外贸重点企业巩固外贸市场份额。优化出口产品结构,积极扩大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培育新的外贸增长点。着力推动以展促贸,支持企业参加境内外展会100场以上。扎实推进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推动综保区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跨境电商 新零售”等新模式。培育服务贸易特色园区,引导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融合发展。设立中非合作示范区(威海),支持华坦东非商贸物流产业园等境外经贸合作园区建设,加快打造对非合作示范城市。

  实施政策集成提效行动。优化稳增长政策措施,完善多层次涉企激励政策体系,安排各类涉企奖补资金7.5亿元,支持企业规模扩张、技术研发、升级改造,进一步提高政策供给精准度和实效性。优化多元融资支持政策,实施普惠金融提升行动,推动金融伙伴机制扩面提质,新培植首贷企业2500户以上,有效满足企业融资需求。完善企业降本增效支持政策,从物流、用工、能源、税费等方面进一步挖潜,助力企业降成本、减负担。用好特别国债、专项债券等政策工具,滚动做好项目谋划储备,争取更多项目获得政策资金支持。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强化资金、土地、能耗等要素保障,把更多资源和资本配置到重大项目主战场。

  (二)聚焦聚力新型工业化,加力提速先进制造业发展。突出先进制造业地位,沿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的方向,全力抓好园区“主阵地”,壮大企业“主力军”,创优市场“大环境”,以工业经济加力提速支撑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力提速重点链群培植。实施产业集群能级提升行动,统筹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等资源开展补链强链,加快引进建设一批高端产业项目,做优做强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10个“雁阵形”集群,新增1个省“雁阵形”集群、1个省级以上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打造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的产业基地。实施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行动,瞄准集群产业发展瓶颈制约,支持集群内骨干企业发挥引领作用,带动创新链前后端和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攻关,“串珠成链”加速产品开发和迭代升级。实施产业集群融链固链行动,精准梳理产业链短板、弱项和缺失环节,开展产业链、供应链对接活动10场以上,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加力提速园区载体建设。高水平打造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产业园、碳纤维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区,引导优势产业集聚集约发展。发挥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产业园、中日产业合作园区、中欧先进智造产业园等载体功能,承接更多优质外资制造业项目。推进化工园区扩容升级,进一步提高园区专业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持续深化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放权赋能,集聚要素、整合资源,更好发挥主战场、主引擎、主阵地作用。

  加力提速企业梯度培育。持续实施“百亿企业”培育工程、企业冲击新目标行动,加快培育具备较强产业链整合和引领带动能力的领航型企业。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0家以上,新增省级以上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和瞪羚企业200家以上。实施企业上市突破行动,新增上市挂牌企业3家。引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现代管理人才,运用先进管理模式,提升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实施质量品牌提升工程,引导支持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争创首批质量强国标杆城市。

  加力提速营商环境优化。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深入开展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六大专项行动,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扎实推进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对标国内最优标准,擦亮“威海营商行”品牌,争创省级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区,让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成为威海的金字招牌。推动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创新,开展企业生产经营高频事项集成化、场景化服务。深度拓展“威企通”综合服务平台功能,实现涉企服务减流程、减材料、减打扰,打造“一键办事”新模式。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深入推进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监管,让“有需必应、无事不扰”成为常态。构建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推动企业大走访活动常态化长效化,量身定制“政策明白纸”和“专属服务包”,摸实情、送政策、解难题,让企业更加顺心、更感舒心、更有信心。

  (三)聚焦聚力服务业补短提升,构建优质高效产业新体系。坚持扩量与升级并重、传统与新兴协同,放大发展优势,加快补齐短板,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转变,持续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

  培育生产性服务业生态圈。加快“两业”融合发展,持续推进12家省级以上“两业”融合试点建设。实施服务型制造突破行动,发挥标杆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加快总集成总承包、个性化定制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组织开展工业设计供需对接等活动,新增10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提升现代物流通畅度,推进21个现代物流重点项目建设,健全“国家骨干冷链基地 冷链集配中心 两端网点”三级节点网络,稳定运营国际班列,打造“中韩日联程快线”,推广陆海联动海铁直运模式,构建面向日韩、连接“一带一路”的国际物流大通道。大力发展“会展 ”经济,打响韩国(山东)进口商品博览会、国际渔具博览会、国际户外休闲产业博览会等展会品牌,举办规模会展活动110场次以上。

  擦亮文旅产业融合新名片。顺应文旅产业发展规律和消费升级趋势,坚持整合资源、提升品质,丰富旅游业态和产品供给,构建全域、全季、全龄文旅产业发展格局,打造国际滨海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提升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带动效应,打造“一路十八湾”滨海休闲度假产品体系,串联全市旅游资源,丰富游客旅游体验。突破发展海上旅游,拓展“海上看威海”旅游线路,打造海岛深度游精品,探索发展邮轮旅游。完善“爱在威海”四季文旅产品体系,打响“赏雪景、观天鹅、泡温泉”冬季旅游品牌,推动“旺季游”向“四季游”转变。加速旅游跨界融合,大力发展“康养 旅游”“研学 旅游”“体育 旅游”“音乐 旅游”等新业态,培育“本草拾趣园”“岐黄养生谷”等康养文旅打卡地,高标准办好铁人三项赛、沙滩音乐节等品牌赛事节庆活动,满足各类群体多元化旅游消费需求。大力引进高端品牌酒店,加快评定高品质星级民宿,推进旅游住宿业提档升级。实施金线顶文旅综合体、栖霞街特色街区、威海湾城市客厅等十大改造升级工程,推动重点涉旅片区上档次、提品质、焕新颜。

  打造现代服务业升级版。实施集群集聚发展行动,发挥6个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示范效应,增强区域服务业特色优势和产业竞争力。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强电商产业带、电商直播基地、电商供应链基地建设,建立电商生态链企业“白名单”,推动电商产业集约化、品牌化发展。提升商务服务专业化、规模化水平,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提高城市新兴业态承载力和集聚度。整合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行业协会,持续扩大市场化就业和人才服务供给。实施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开展“诚信家政进社区促消费”活动,推动家政服务优化升级。实施善养养老服务中心等21个重点项目,培育银发经济新增长点。

  (四)聚焦聚力数实融合,加快重塑产业形态和发展模式。坚持把数字经济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崭新赛道、关键增量和战略支撑,主动抢抓产业风口,统筹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治理服务数字化,加快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面塑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推动数字产业培强做大。开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突破行动,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超过7%。培育壮大电子信息产业,以发展计算机外围设备为主攻方向,进一步整合惠普打印机全球产能,推进华为打印机、京东方精电等重点项目,巩固打印设备、智能服务终端等产业国内领先地位。抢抓集成电路发展机遇,加快发展半导体封测,推动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项目建设,扩大半导体产业规模。大力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提升嵌入式软件、行业应用软件等关键产品供给能力和发展水平,创建一批软件工程技术中心。加快培育人工智能产业,面向智能制造、无人驾驶、智慧医疗等垂直细分行业,形成一批发明专利,研发一批人工智能技术装备和关键核心零部件。分梯次培育发展虚拟现实、卫星遥感等未来产业,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蓝海,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推动数字赋能提质增效。深化“智改数转”三年行动,着力推进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新认定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20个以上。加快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健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市场化运营机制,争取接入企业突破350家;用好蓝海工业互联网国家级“双跨”平台,建设医疗器械、钓具等领域行业级平台,充分发挥产业大脑作用,打造15个国家级、省级工业互联网示范标杆。推动大数据产业提质升级,加速公共数据与社会数据融合,探索开展数据要素市场化运营,赋能工业、农业、海洋、文旅等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推动智慧城市拓面强能。完善“城市大脑”功能,深化医疗、教育、交通等领域数字化创新应用,拓展智能感知应用深度和广度。加强智慧安防体系建设,开发推广燃气安全、防汛抗旱、森林防火、渔船管控、特种设备等安全监管智能场景应用。推动智慧社区提质扩面,新增智慧社区60个。新建5G基站1500座,总数超过8000座,实现市县镇村基本全覆盖。全面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密码应用等制度,守牢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底线。

  (五)聚焦聚力改革创新,激活高质量发展动力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以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打开新局面,以科技创新、企业创新抢占新赛道。

  打造全链条创新生态体系。推动创新平台融链赋能,拓展“1 4 N”创新平台体系,加快建设威海先进医用材料与高端医疗器械山东省实验室,统筹创新资源向产业需求精准匹配。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支持企业开展新产品研发,全市有研发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占比达到60%以上。发挥驻威高校院所创新引擎作用,常态化开展“揭榜挂帅”,推动企业创新需求与高校科研成果有效对接,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100项以上。用好拨投贷保、成果贷、科技股权投资等科技金融政策,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向科技创新。办好中韩创新大赛等品牌活动,引进集聚高端创新资源。

  打造高水平创新人才高地。升级“新时代英才工程”,加快“人才集聚节点”试点建设,推动重点人才引育取得更大突破。举办系列特色人才交流活动,持续打造威海“英创会”引才品牌。实施博士后集聚赋能行动,加快博士后科研平台扩容提质。实施柔性引才模式,发挥“人才飞地”作用,鼓励企业在省外、海外设立研发机构,推动科技成果回归转化。健全外国专家驿站工作体系,实施“海外工程师”支持计划,争取获批省级以上外国专家项目15项。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培育更多适应产业需求的高技能、创新型“威海工匠”。

  打造重点领域改革标志性成果。持续加大改革试点先行政策争取力度,聚焦优势领域,开展差异化探索实践,打造一批具有威海特色的改革亮点。稳步推动市县机构改革,优化调整重点领域机构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实现事前事中事后绩效管理全覆盖,切实做到“花钱必问效”。深入开展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改善经营质量,增强“造血能力”。加快创建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强化金融资源绿色化配置,绿色贷款余额增长35%以上,占新增贷款比重超过12%。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建立以需求和效益定供给的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供应机制。推动集体林权制度和镇办“特色林场”改革,扎实开展省级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村承包地细碎化整理改革试点,持续开展农村集体“三资”专项整治,拓展农村集体产权公开交易范围,守好农村集体“钱袋子”。

  (六)聚焦聚力城乡陆海统筹,构筑协调均衡的城市发展新格局。精致城市是习近平总书记为威海量身定制的城市发展蓝图,坚持把精致的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全领域、全要素、全环节推进精致城市建设,推动城乡均衡、陆海一体发展,不断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和承载力。

  深入推动城市有机更新。以更高水平的规划引领城市品质升级,开展市辖区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编修,提升城市设计标准,保持“大气山海、精致栖居”城市特色风貌。扎实推动城市更新“八大特色行动”,高标准推进10大重点片区更新。深化重点区域停车治理,规划建设11个公共停车场,新增停车位4421个。改造老旧小区40个,改善1.9万户群众居住环境。持续推进“设计营城”行动,推行首席街长制,新增3处设计师驿站,打造5处“幸福海”便民驿站,从细微之处体现城市的精致和温情。

  全力打造乡村振兴样板。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赋能乡村“五个振兴”提档升级,统筹推进87个样板片区建设,打造精致化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扛牢保障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落实稳粮扶持政策,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5万亩,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稳定增长。严守耕地保护红线,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大力发展精致农业,加大“威字号”系列良种引育力度,完善20个优势特色产业链条,持续扩大“威海苹果”“乳山牡蛎”“荣成海带”“文登西洋参”等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影响力。实施新一轮乡村建设行动,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成效,省级清洁村庄覆盖率达到45%,争创省级和美乡村20个以上。强化防止返贫动态监测,落实开发式帮扶措施,兜牢脱贫群众基本生活底线。

  全面推进海洋强市战略。坚持科学用海、科技兴海、产业强海、生态护海、开放活海、安全靖海,建设创新型国际海洋强市。完善海域使用权审批流程,严格规范海域海岛和岸线开发秩序。加快远遥浅海科技湾区建设,完善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配套设施,加速海洋电子信息与智能装备等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推动海洋渔业转型升级,推进远洋渔业“走出去”合作,深化海洋牧场与海上旅游、海上风电融合发展,新建重力式深水抗风浪网箱300个,争创国家级渔港经济区。完善海洋食品加工链条,提高特色海洋预制菜产业发展质效,提升“威海海鲜”品牌价值。规划建设海工装备产业园,推动造船业高端化发展。加速市域内港口资源整合,推动港产城一体化发展。加强美丽海湾建设,实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保持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全省最优。科学开展浒苔、互花米草等生态灾害防治,增强海洋灾害抵御能力。强化海上安全综合治理,分批推动各类船舶加装定位设备,加强海上休闲船舶规范管理,维护海上安全形势稳定。

  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基础设施“七网”建设工程,夯实城市发展“硬支撑”。加快推进15项交通重点项目,荣乌高速文登至双岛湾科技城段全面开工,环山快速路二期加速推进前期工作,启动昆嵛山机场配套设施建设,完成威海站、威海北站设施改造提升。加快推进长会口水库工程前期工作,推进米山净水厂、环翠区和初村污水处理厂建设。开展“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行动,新改建农村公路31公里、改善360公里农村公路通行条件、改造危桥9座,打造“美丽农村路”威海样板。

  (七)聚焦聚力放大生态优势,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让绿色低碳成为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

  全面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大力增加绿色能源供给,打造荣成核能、乳山海上风电装备等新能源产业基地,加速推动临港区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工程等33个新能源项目,开工建设华能石岛湾核电扩建一期工程,保障“国和一号”示范工程1号机组并网发电。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推动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新增绿色制造示范单位20家。实施能效、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开展能效提升诊断服务,推广应用高效节能技术,培育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标杆企业。深化“亩产效益”改革评价,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力发展绿色建筑,推动建筑节能迈向更高标准。推进新能源汽车下乡,新购置新能源公交车40辆,加快出行方式绿色转型。

  切实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健全河湖湾长制、林长制、田长制,统筹推动河湖湾林田生态综合治理,争创国家和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加快推进矿山修复治理,打造绿色矿山。扎实开展国土绿化专项行动,加强自然保护地和湿地资源管理,深化重点区域松材线虫病防治,完成修复造林4.4万亩。积极创建国家级气候适应型城市,全力保障城市生态安全。

  持续巩固提升环境质量。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狠抓挥发性有机物、扬尘、移动源等专项治理,强化重污染天气应对,确保环境空气质量保持全省领先。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分级分批推进美丽河湖建设,持续抓好“两个清零、一个提标”,规范入河排污口治理,稳步推进河流水质改善提升。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加强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推进地下水和土壤污染协同防治。高质量开展“无废细胞”创建提升行动,争当“无废城市”引领标杆。抓好历次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以最严格的环境监管、最积极的生态建设、最集约的资源利用、最严厉的责任考核,让威海的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八)聚焦聚力增进民生福祉,全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在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上持续用力,努力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全力保障高质量充分就业,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人员就业创业,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扎实开展社区就业服务提升行动、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集成改革,有力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质效。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和创业补贴政策,支持创业带动就业。深化跨区域劳务合作,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300场次以上,及时缓解企业规模性、应急性用工需求。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施社会保障扩面提质攻坚行动,推动新就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规范参保。稳妥推进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和门诊共济保障制度改革,拓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深化药品及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改革,推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多措并举减轻群众就医购药负担。建设447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向599户家庭发放住房租赁补贴。健全分层分类救助体系,积极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让兜底保障更有温度。

  办好群众满意教育。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67%以上。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与学龄人口变化相适应。推动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发展,深入开展强科培优行动,启动威海市第二实验高中建设。推动职业教育优质高效发展,建立8个产教融合共同体。实施新一轮办学质量达标工程,年内50%以上普通高中通过市级达标验收,50%以上特教学校、90%以上中职学校通过省级达标验收。加强学校思政课建设,小学专职思政课教师配备比例达到50%。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共同助力学生成长。

  深化健康威海建设。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等重点项目,持续开展临床专科能力攀登计划,积极争创省级、国家级重点专科,带动区域诊疗能力整体提升。实施新一轮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加快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利的医疗卫生服务。加快基层中医阁建设,促进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应用。优化紧急医学救援基础设施建设布局,推进传染病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信息平台建设,提高疫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水平。实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行动,开展各类体育赛事和健身活动1000场次以上。

  全面推动文化振兴。建设千里海疆爱国主义展示带,融通推进爱国主义教育、红色基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实施公益创投、全民阅读等文化惠民项目,新增10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倡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实施美德信用“五进”工程,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功能,打造千里山海文化体验廊道文明实践展示带。常态化开展文明城市“九大提升行动”,深化“精致城市·文明市民”培育工程,持续开展公共文明引导志愿服务,不断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养。搭建数字方志信息一体化平台。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进手造文创产品集聚区建设,保护“老建筑”、保留“老记忆”、传承“老文脉”。

  加快全龄友好型城市建设。深入推进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启动成长引航家庭教育计划,加大公共空间适儿化改造力度,打造“精致城市·童享威海”特色品牌。深入推进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开展“青创威海”“菁才强威”行动,实施“青年优居计划”,建设一批青年发展友好型街区、园区,打造更有吸引力、更具竞争力的创新创业环境。深入推进全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建设,打造“一区一品”养老服务品牌,新增认知障碍照护床位410张,新建农村老年餐桌27处,让老年人生活更便利、更幸福、更安康。

  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深化双拥共建,强化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巩固军政军民团结。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更好发挥作用。做好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档案史志、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台港澳、对口支援和东西部协作等工作。

  民生无小事,我们将扎扎实实办好20项市级重点民生实事、15项补短板事项和民生微实事,从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抓起,设身处地为群众排忧解难,在件件实事中惠民生,在点点滴滴中暖民心。

  (九)聚焦聚力风险防范化解,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威海。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做好各方面各环节安全工作,推进安全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

  筑牢公共安全底板。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深化化工行业安全生产整治提升专项行动,强化工贸、消防、建筑施工、道路交通、海上安全、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实施分类分级精准治理,推动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持续开展食品安全八大攻坚行动、药品安全整治提升行动,让群众吃得放心、用药安心。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有效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强化政府债务风险防控,统筹利用各种资源,积极化解存量债务。加大非法金融活动整治力度,持续压降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加强基层反走私综合治理,争创全国打击走私示范点。

  深化韧性城市建设。加强海绵城市建设,提高城市渗透蓄滞和行洪排涝能力。强化森林火灾预防,新建维修森林防火通道946公里。实施灾害性天气精准化预报、递进式预警,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完善应急物资储备调用机制,进一步增强极端天气、地质灾害等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改造供热管网129公里、换热站40座,更新燃气老旧管网10.5公里,改造供水老旧管网8.5公里、二次供水设施8处,让“城市血管”更年轻、保障更有力。

  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坚持全域统筹、全面融合、全员参与、全民共享,深化市域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狠抓信访积案攻坚化解,把矛盾隐患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推进“信用威海”建设,创建国家社会信用服务标准化试点城市。切实加强阵地建设,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稳定。健全海陆空一体化共治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打造全域低空安全与产业发展示范城市,深化“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争创首批全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市。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扎实开展五类突出违法犯罪专项整治,严打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坚决维护政治安全、社会安定和人民安宁。

  (十)聚焦聚力转作风提效能,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打铁必须自身硬。面对发展新形势、工作新要求、群众新期待,我们将以政治建设引领前进航向,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忠诚行动彰显忠诚本色,以过硬举措展现过硬担当,努力交出人民满意的合格答卷。

  全力打造法治政府。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不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改进政府立法工作,开展提升行政执法质量行动,完善府院联动机制,确保政府工作在法治轨道上高效运行。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舆论监督,切实加强政务公开,让依法依规、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在政府系统蔚然成风。

  全力打造效能政府。坚持把提高执行力作为政府工作的主基调,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强化全局观念,主动跨前一步,打破思维定势,更好履职尽责,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当好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倡树“四下基层”优良作风,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坚持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时效化,狠抓工作闭环落实,确保说了算、定了干、干必成。健全企业诉求“2112”解决机制,完善12345热线“一单双转”、区市和部门负责人上线接听等制度,联动高效为群众办实事、为企业解难题、为基层减负担。

  全力打造数字政府。坚持以数字技术赋能政府管理服务,完善数据资源汇、治、用体系,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的政府运行新形态。完善“山东通”功能,打造15个跨部门跨层级“一件事”应用,推动政府机关业务事项全面数字化。提速“无证明城市”建设,推行“减证办、免证办、一码办”,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和群众少跑腿。

  全力打造廉洁政府。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坚持过“紧日子”,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倡树勤俭办事风气。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约束与激励并重,抓好政府系统干部队伍建设,激发干事创业积极性。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筑牢公共资金、公共资源、公共资产等重点领域制度防线,坚决整治一切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确保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

  各位代表!舵稳当奋楫、逐梦惟笃行。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与全市人民一道,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创新突破、实干争先,以更加饱满的激情、更加务实的作风,积极融入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为全力打造共同富裕先行区、不断开创“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新局面、争当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排头兵而团结奋斗!

莺歌燕舞新闻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