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12月25日 朱健)

财经新闻 2024-03-21191网络

  2023年12月25日在衡阳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衡阳市人民政府市长 朱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面落实“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全力打好“发展六仗”,大力实施“制造立市、文旅兴城”发展战略,持续推进“聚力中心化攻坚年”行动,较好完成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呈现更强更好更美态势。

  ——这一年,我们紧扣高质量发展,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展示更强实力。坚持政策上精准发力、措施上持续用力,相继出台“稳增长22条”“园区18条”“原地倍增13条”“文旅兴城9条”,稳住经济增长基本盘。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3%,排全省第2;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2%,排全省第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95.61亿元,同口径增长6.15%,税占比达68.79%,主要经济指标稳居全省前列,体现了关键时期衡阳勇挑大梁、多作贡献的责任与担当。连续三年上榜先进制造业百强城市。连续两年入选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榜、全国数字百强市。连续多年上榜“中国外贸百强城市”。

  ——这一年,我们抢抓历史性机遇,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彰显更好前景。全力申办第三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通过多轮角逐获得承办权,衡阳发展进入“文旅兴城”“办会兴城”双重历史机遇叠加期。积极争创各类国省示范试点。获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全国生活必需品流通保供体系建设重点城市”。成功获得11项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高新区(综保区)、常宁水口山经开区获批“中国(湖南)自贸区协同联动区”。衡阳的发展机遇越来越多、前景越来越好。

  ——这一年,我们聚力中心化攻坚,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呈现更美形象。强化“中心”意识、彰显“中心”作为,以“追求卓越、团结拼搏”的精神状态真抓实干。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效显著。国家卫生城市复审顺利通过。成功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新设衡阳科技职业学院。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26天,优良率89.3%。完成人工造林11.7万亩,通道绿化6474.6公里。成功承办核技术应用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湖南输变电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等重要会议活动,衡阳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全力以赴锻长板、补短板,“制造立市”夯实根基。突出两大抓手。一是聚焦“五好”园区建设。推动县(市)党委常委担任省级园区党工委书记全覆盖,抓实月度联席调度,推进有条件的园区扩区调区。园区上缴税金增长26.5%、亩均税收增长28.91%。“五好”园区平均得分居全省前列,六个园区位列全省前40。高新区跻身全国先进制造业园区百强。衡阳综保区在全国综合排名较上年提升28位。衡南产业开发区、祁东经开区转型为省级高新区。衡东经开区扩区获批。衡南电力装备配套产业园入选省级首批重点先进制造业配套产业园。二是聚焦产业项目建设。持续用好“五制一平台”、重大项目联合保障等机制,54个省重点项目、432个市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特变电工云集5G产业园、瑞启储能固态铅电池、衡阳西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重大项目达产,“宁电入湘”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夯实两大基础。一是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坚持量质并重,打好“育苗、入规、升高、上市”组合拳,全市经营主体总量突破60万户。新增“四上”单位856个。高新技术企业净增217家,总数突破1000家。58家企业进入省上市后备资源库名单,“金则利”在北交所上市顺利过会。二是大力推进精准招商。举办“招商主题月”、衡商大会等系列活动,新引进百亿项目3个、“三类500强”项目40个。组织年轻骨干赴深圳进行招商引资沉浸式培训。“港洽周”签约重大招商引资项目31个。新增湘商回归企业111家。强化两大支撑。一是着力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深入研究并降低企业用地、用电、用气、用水、用工及物流、融资成本。二是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四上”企业联点帮扶实现全覆盖。深入开展“三送三解三优”、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等行动,累计帮助企业解决各类问题1055个。成功举办全省企业民主管理现场会。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获国家工信部肯定。2023年度全国工商联“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排全国地级市第29名,较上年再前进26位。凸显两大特色。一是深耕原地倍增。全力扶持骨干企业扩能升级,全面提升产业集聚度和竞争力,78家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税收大幅度增长。输变电装备产业集群入围全省“4 6”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名录,高新区下一代信息网络创新型产业集群获批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盐卤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入选全省先进制造业集群。二是发力数字经济。深入实施“智赋万企”行动,中国电信衡阳算力中心开工建设,6254家企业上云、1314家企业上平台,数量分别居全省第2、第1。持续推进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建设,新入选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2家、制造业质量管理数字化典型场景3个。数字经济产值达1600亿元,增长15%。

  (二)多措并举兴文旅、促消费,“文旅兴城”蓄势发力。一是坚持以文旅融合助推消费升级。成功举办第二届衡阳旅游发展大会、“味道湖南·去湘当有味的地方”、首届文化艺术节、祁东黄花菜节、衡东土菜文化旅游节、中国·南岳衡山诗歌节。全年累计接待游客6212.52万人次,增长42.12%;实现旅游总收入646.16亿元,增长48.58%。南岳区入选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衡阳县入选首批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名单。古汉中药工业旅游区获评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古汉”品牌、“芙蓉”品牌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二是积极探索“演艺 旅游”“赛事 旅游”“夜经济 旅游”新业态。“天外来物”巡回演唱会引流超10万人,“QQ音乐·巅峰之夜”演唱会彰显雁城温暖。首届职工龙舟竞渡赛观赛群众超20万人。第五届湖南中学生运动会、2023衡阳马拉松成功举办。获评“中国夜间经济繁荣度TOP100城市”。南岳古镇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厢遇耒阳·码头烟火”夜市、市府路商圈、南岳古镇、雁鸣溪夜市入围首批省级夜间消费聚集区。三是统筹推进以文化人、以旅惠民。系统梳理衡阳文化图谱,加强文化载体建设。市文化艺术中心建成开放,点亮城市文化新地标。歌剧《八百矿工上井冈》获第五届中国歌剧节“优秀剧目奖”。湘南学联旧址初心文化园入选全国文化遗产旅游百强案例。常宁版画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典型案例。牢牢把握承办第三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的历史契机,铺排重点文旅项目86个。廻雁峰景区提质、衡阳“1944”、金月湖等项目开工建设,安发御温泉酒店、同祺生物等项目即将投运,船山时间谷、建湘工业文化街区等工业旅游项目加速推进。

  (三)持之以恒强创新、扩开放,新旧动能加快转换。一是坚持创新首位战略。成功研制海上风电充气柜和平台用变压器,填补国内空白。衡钢第三代特殊扣套管创下同规格套管下井最深纪录。高蛋白大豆衡春豆10号项目被推荐参加国家生产实验。南华大学设立芙蓉实验室衡阳基地,获批“先进核能设计与安全”等两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增省级以上各类创新平台84家。新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7家。入围全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4家。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92亿元,增长12.8%。专利转让许可1321次。成功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祁东县、耒阳市获批省级创新型县(市)。衡阳高新区在全省科技考核中排名第3。连续三年举办衡阳“博士行动”,累计引进博士857名。二是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组建市城发集团、市国投集团,市属国企战略重组和优化成效显现。园区赋权改革持续完善、管理体制和薪酬制度改革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湘易办”衡阳旗舰店上线事项数量排全省第1。“一件事一次办”高频事项网上、掌上可办率达95%。“12345”热线获评全国“品质争先典范”称号。城乡治理标准化建设、耒阳“湾村明白人”乡村社会治理入选“中国改革2023年度典型案例”名单。三是坚持扩大对外开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稳步推进,实现“9810”模式出口零的突破。组团出访莫桑比克、刚果(金),举办中国(衡阳)—非洲国家绿色发展合作洽谈会。特变电工、国能机电等企业加快“衡品出境”。中欧(中亚)班列、湘粤非铁海联运分别开行62列、79列,货值分别增长50%、33%。

  (四)统筹兼顾抓城乡、促振兴,区域发展更趋协调。一是着力提升城市品质。高质量完成市、县两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成为全省首个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批城市。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完成既有住宅加装电梯527台,老旧燃气管道改造135公里。中心城区雨污分流改造道路67条,新建、改造排水管网108公里,滨江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即将完工。新增公共停车位1217个。中心城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2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28㎡。湘江永州至衡阳三级航道工程项目近尾洲二线船闸通过验收。松木港港口资源整合任务顺利完成。衡永高速路面工程完工,白南、茶常高速进入路面施工阶段。东洲湘江大桥获国家优质工程奖。二是着力推动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扎实推进“田长制”,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粮食总产量达315万吨,生猪、油菜等重要农产品供给稳定。完成农村公路提质改造568.6公里。农村小微河道清淤疏浚1303公里,改善灌溉面积18万亩。全市“两品一标”产品认证275个。43家企业获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认证。油茶新造13.81万亩、低改27.91万亩。衡南第三代杂交水稻试验示范基地双季稻亩产连续四年稳定在1500公斤以上。衡阳县成功申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祁东县获全国油菜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三是着力发展县域经济。成功争取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国土绿化、油茶产业发展三个中央财政试点示范项目,所有县市区都受益。耒阳市、常宁市、衡阳县、衡南县入选中部百强县。七个县(市)全部创成省级文明城市。常宁市被评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典型单位。南岳区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衡阳县获评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衡南县贺江公路获评湖南省“最美农村路”。衡山县获评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省级试点县、省级“万企兴万村”行动典型县。衡东县被授予“中国厨师之乡”。

  (五)从严从实防风险、守底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一是守牢安全底线。以底线工作“五全一常态”机制为抓手,扎实抓好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没有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连续六年实现地质灾害防治“零伤亡”。省区域应急救援衡阳中心建成投用,县乡村三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全覆盖。完成144.2万栋自建房安全专项排查整治。酃湖村民集中区消防隐患完成整改销案。二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9大类489项任务均按时完成。297个湘江干流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44个国省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100%,13个在用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南岳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入选全国自然教育基地。衡南县镇村污水垃圾处理经验获住建部推介。衡东县获评“湖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荣誉称号。三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妥善化解隐性债务存量,严控债务新增,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深入开展信访问题源头治理攻坚行动,2388件省委巡视信访件办结率达99.9%。石鼓区“情理法融合”化解信访工作法获评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刑事、治安警情分别下降35.68%、37.39%。扫黑除恶战果居全省第2。全市现有吸毒人员连续七年下降。反诈打跨守住不被挂牌的底线。筑牢食品安全防线,保障群众“舌尖安全”。成功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建设获中央网信办肯定。“屋场恳谈会”“湾村明白人”“衡阳义警”等基层治理品牌在国省推介。衡南县公安局云集派出所获全国第三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六)凝心聚力办实事、解难题,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坚持节用裕民,民生支出占比达75%。一是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省定重点民生实事提前或超额完成。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38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28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新增托位1.1万个、义务教育学位1.6万个。高考质量、录取人数再创新高。耒阳市、祁东县推进义务教育“双减”工作经验在全国推介。房地产办证遗留问题累计化解525个项目共12.3万户。“保交楼”完成交房2.75万余套。城区拆迁遗留安置房分配完成16334套,石鼓区开创“房票”安置新路径。693户棚户区改造、2401套保障性住房、290个老旧小区改造全部开工。实现二环路全线通车。打通城区“断头路”6条。二是兜准兜牢社会民生保障。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扩面、待遇水平“双提升”。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建设试点经验在全国推介。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验收获评全国优秀。城乡低保、残疾人“两补”、社会散居孤儿、集中供养孤儿基本生活费保障全面提标。连续19年提高部分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抚恤生活补助标准。行政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实现全覆盖,启动DRG支付方式改革,医疗机构住院均次费用、参保人员自付比例实现“双下降”。市医保中心获“全国医疗保障系统先进集体”。衡东县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

  (七)锲而不舍转作风、提效能,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持续深化“走找想促”活动,落实“四下基层”制度,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认真研究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46件、政协提案359件。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衡阳市平安村社区建设条例(草案)》《衡阳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草案)》《衡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修订草案)》等3部地方性法规。市政府、南岳区政府获评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区。深化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全力推动省委巡视整改、审计整改、生态环保督察整改,持续加强关键领域监管。坚持“九树九戒”,深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提振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全市获省政府真抓实干表扬激励52项。建设节约型机关,持续压减机关运行成本,市本级“三公”经费预算下降12.3%。

  一年来,我们统筹推动各项事业发展。档案史志、外事侨务、港澳台事务、民族宗教、机关事务、参事文史、贸促、地震气象等工作取得新进步,老龄、慈善、工会、青少年、妇女儿童、残疾人、红十字等事业取得新成效,扎实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

  一年来,我们扎实推进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率先完成深化国防动员体制改革。国防动员、兵役征集、民兵建设、人民防空、双拥共建等工作成效突出。驻衡部队主动参与应急抢险、维稳处突和社会治理,为全市改革发展稳定作出积极贡献。承办“需求牵引、军地融合”衡阳行活动。落实军人军属、退役军人优抚优待,高质量完成退役军人安置,军政军民团结局面更加巩固。

  各位代表!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上述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衡阳的生动实践,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共同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共同奋斗、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离退休老同志,向驻衡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消防救援人员,向中央、省在衡单位和各类驻衡机构,向在衡高校,向所有关心支持衡阳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实践永无止境,经验弥足珍贵。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衡阳建设历史进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一是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国省决策部署转化为衡阳生动实践。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胸怀“国之大者”、心系“省之大计”、落实“市之大事”,聚焦实施“制造立市、文旅兴城”发展战略,不折不扣推动国省部署要求在衡阳落地见效。二是必须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一棒接着一棒跑。既“新官”理“旧账”,破解历史遗留问题;更注重打基础、利长远,推动产业项目、城市建设、社会治理在一棒接一棒奔跑中接续奋斗。三是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实现发展和安全动态平衡、相得益彰,防止各类“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发生,确保衡阳发展质量和成色不受影响。四是必须坚持在发展中唱响团结奋斗主旋律。推动党政干部、企业家、全体市民及关心衡阳的乡贤和各界人士凝心聚力,弘扬“敢为人先、追求卓越、团结拼搏、永不言弃”的衡阳精神品格,汇聚发展的强大动能。

  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当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经济发展的质量仍待提升。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困难较多,产业结构不优、县域经济不强、财政收入质量还不高、收支矛盾突出等问题仍然存在。二是风险隐患仍然不少。债务化解、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压力较大,网络安全、信访维稳、禁毒、反诈打跨和未成年人保护等领域还存在较多风险。三是民生社会事业仍有欠账。民生改善和公共服务还有差距,就业、教育、医疗、文化、托幼、城乡基础设施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四是政府系统干部作风建设仍待加强。一些干部改革创新力度不大、服务意识不强、担当精神不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还不同程度存在。对此,我们一定强化问题导向,努力加以解决。

  二、2024年工作安排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衡阳加快区域中心化进程的关键一年。做好新一年的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2024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大力实施“制造立市、文旅兴城”发展战略,加快衡阳区域中心化进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衡阳。

  2024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7%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完成省下达的能耗“双控”目标任务,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稳定。

  围绕以上目标,必须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聚焦发展实体经济,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展现更大作为。

  明确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主攻方向。持续擦亮核技术应用、先进制造、有色金属、文化旅游、现代农业“五张产业名片”。在全省“4×4”现代化产业体系中明确主攻方向,在全省“4 6”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中挑大梁。要在全省输变电装备、现代石化、绿色矿业、文化旅游等产业中勇当“主力军”。做大做强输变电产业,力促输变电产业集群纳入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盐卤化工规模发展,推动在全省形成“北石化、南盐化”发展格局。延伸有色金属全产业链,推动钢管及深加工等产业集群创建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全力推动文化旅游产业扩量提质,加快培育千亿产业。要在全省食品加工、轻工纺织、现代农业、生物医药、大健康等产业中当好“生力军”。统筹推进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围绕品牌提升和市场拓展齐头并进。发展智能家居等产业,加快陶瓷、纺织服饰、钟表等产业提质升级。积极发展中医药产业,打造以南岳为核心的大健康产业基地。要在全省人工智能、新能源、前沿材料等产业中占有“一席之地”。推动雁城区块链研究院、蘑菇车联、酷哇机器人等平台和企业做大做强。加快新能源汽车及储能产业发展。扶持前沿材料相关企业继续加大技术攻关,稳步拓展市场份额。

  启动实施“双百”工程。扶持和培育百亿企业。聚焦支持衡钢、特变电工扩能升级,向更高目标迈进,扶持富士康稳定在百亿企业,推动五矿铜业、株冶有色、水口山有色金属等企业在近三年跻身百亿企业。大力扶持金杯电缆、高诺铜业、建滔化工、二七二铀业、金凯循环朝五十亿目标努力,并稳步做大做强。市县协同、梯队培育一大批十亿企业。聚焦和推进百亿项目。推动“宁夏—湖南输电工程”“衡阳陆港枢纽”“建滔化工产业升级”“衡钢扩能升级”“绿色低碳盐碱产业园”“耒阳先导二期”“水口山铜铅锌二期”“雨母山文旅新城”等百亿项目加快建设,形成“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局面,夯实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

  持续创建“五好”园区。纵深推进“五好”园区建设。持续深化园区管理体制和薪酬制度改革,推进市场化运作、企业化运营。加大闲置标准厂房处置力度,探索建立“土地超市”,盘活园区闲置低效用地,实现“地等项目”。严格园区投资履约监管,加强招商落地成效评估。加快推进高新区、松木经开区、水口山经开区等园区调区扩区。支持有条件的园区创建国家级园区。理顺白沙绿岛园区管理体制。布局推动特色园区建设。抓好衡南绿色食品产业园、衡阳县船山时间谷、界牌陶瓷工业园和小家电产业园、衡山智能制造产业园、衡东泵业产业园和印章产业园、祁东储能新材料产业园、常宁湘南纺织服饰基地、耒阳童车产业园、珠晖眼镜小镇、石鼓新型装备产业园及高新区智能视听产业园等建设,拓展承接产业转移载体,打造经济新增长极。

  纵深推进原地倍增和精准招商。持续开展“原地倍增”行动。从规划引领、要素保障、市场开拓等方面推动企业扩能升级。落实市级领导联点帮扶倍增培育企业制度,定期梳理企业“原地倍增”计划和需求,逐项研究解决,全力推动企业投资、产值、税收倍增。进一步落实“精准招商”。深入挖掘14条产业链及省级以上工业园区、特色园区招商需求,推进产业集群招商、产业链招商、产业生态招商、基金招商、走出去“敲门”招商。争取央企、省企更多项目和资金落地衡阳,有针对性加大全球招商引资力度。推动“湘商回归”、返乡创业,办好衡商大会,持续推进产业回归、资本回流、项目回投、人才回聚、总部回建。进一步建强招商引资队伍,健全重大招商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强化全要素保障服务。

  我们要高举“制造立市”大旗,在深层次参与全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重现“衡阳制造”的历史荣光!

  (二)全力办好旅发大会,在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中展现更大作为。

  以文化塑造“文旅兴城”之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努力把第三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办成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深入挖掘船山文化、名山文化、书院文化、抗战文化、工业文化等文化的深刻内涵,持续擦亮以南岳衡山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名片。以文化提升旅游品位。讲好蔡伦造纸、船山著书等衡阳人文故事,着力打造青草桥历史风貌区等旅游精品,让自然景观的美和厚重文化的韵交相辉映。把文化融入旅游产品。将衡阳雁、祝融火、万寿鼎等丰富的文化符号融入旅游产品,塑造一批特色景区、精品线路、网红打卡地,开发一批文创产品,丰富衡阳文旅IP库。用文化丰富旅游体验。以名山文化增强南岳衡山对全球游客的吸引力和粘性。以电影《援军明日到达》努力实现“一部电影带火一座城”。以船山时间谷、白沙大道、建湘工业文化街区等展现工业魅力。强化文物资源保护利用。策划戏曲非遗嘉年华等活动,探索“非遗 美食”“非遗 旅游”,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火起来”。

  以项目夯实“办会兴城”之基。加快旅发大会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湘江北路、湘江南路及10个进城口埠等提质改造,精心打造一批彰显衡阳特色的优质旅游项目,确保32个观摩项目2024年7月底前建成运营。抓好衡阳“1944”、石鼓书院提质改造,让“古色”更加厚重。加快雨母山景区、金月湖景区、东洲岛整体提升,让“绿色”更加盎然。推进罗荣桓故居、岳北农工会红色文化景区提质改造和水口山红色工矿旅游区等建设,让“红色”更加鲜艳。抓紧实施夜游湘江等特色旅游项目,持续打造市府路、中山南北路、南华里、保卫里、“厢遇耒阳·码头烟火”、南岳庙东街国潮夜市等夜经济集聚区和示范街区,让“夜色”更加璀璨。实施“景区焕新”工程,加快高等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支持蔡伦故里—蔡伦文化园联合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推进双水湾、雨母山、廻雁峰等争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20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切实将文旅资源优势全面转化为发展胜势。

  以服务点亮“旅游强市”之光。扎实开展服务质量提升工程,打造“和谐、友善、诚信、好客”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在全市评选一批“最美旅游人”,开展旅游环境专项整治,推行全域旅游诚信经营“红黑榜”。加快推动“畅游湖南”交旅融合示范工程建设,切实改善景区内外交通,抓好南岳高速、衡西快线景观提质等项目建设,建成通景、链景、融景的旅游交通网。采用“项链模式”将衡阳景区景点串点成线,针对不同游客群体个性化推出一日游、一周游及深度游菜单,切实让“客到衡阳不思归”名至实归。

  我们要全力抢抓历史机遇,以文化塑造旅游发展新高度,让衡阳借湖南旅发大会而乘势腾飞!

  (三)持续推进创新发展,在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展现更大作为。

  注重高能级平台。实施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工程,力争新增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10家。积极融入省“4 4科创工程”,加快建设芙蓉实验室衡阳基地。抓好国家油茶产品检验检测中心、中科院衡阳地理研究所建设,筹建辐射—线粒体与人类重大疾病重点实验室。鼓励与“大院大所”“名校名企”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支持骨干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同组建创新联合体和中试平台。持续抓实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建设,打造数字引领示范区。

  注重高水平攻关。持续加大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力争强度达到2.2%。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参与国省“揭榜挂帅”,聚焦行业发展瓶颈,解决一批“卡脖子”难题。力争规模工业企业创新研发全覆盖。加强与“双一流”院校及在衡高校产学研合作,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在衡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注重高质量科企。总结高企培育“衡阳模式”,净增高新技术企业200家以上。新培育国省“专精特新”企业50家以上。促进科技与金融融合,扩大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覆盖面。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科技创新宣传及科普工作,争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坚持以“新要素”撑起“新引擎”,深入实施“智赋万企”行动,完成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500家以上。

  注重高层次人才。持续实施“人才雁阵”计划,健全完善落实人才引育留用“1 N”政策体系。综合运用“UP模式”(高校 园区)、柔性引才等招才引智模式,优化市校企合作引才机制,推动高层次科创团队及相关专家团队“雁”栖衡阳、“雁”系衡阳。推进技能培训增效工程,着力打造“中部匠都”。发挥衡阳人才集团、衡阳人力资源现代产业园等作用,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留衡来衡就业创业。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发展“校友经济”,让衡阳成为近悦远来的热土。

  我们要坚持创新首位战略,不断提高产业“含新量”,建设更高水平的国家创新型城市!

  (四)纵深推进改革开放,在建设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中展现更大作为。

  抓改革增动力。用好改革“关键一招”,全力承接好省级下放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确保接得住、用得好;巩固拓展市、区两级放权赋能改革实效。稳妥有序推进全市党政机构改革,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稳步推进财税金融等领域改革。深入推进市属国有“三资”清查处置,推动国省在衡单位“三资”盘活专项行动。巩固和提升社会信用建设成果,创建全国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建好用好“湘易办”衡阳旗舰店。统筹市、县、乡三级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落实统计现代化改革,抓实抓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

  促开放添活力。走好开放“必由之路”,巩固对非经贸合作,拓展与欧美国家经贸往来,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持续实施外贸“破零倍增”工程,依托链博会、进博会、广交会、中非经贸博览会等平台拓展市场,推动企业走出去、产能走出去,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用好用活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自贸区协同联动区、综保区等平台优势,高效运营中欧(中亚)班列、湘粤非铁海联运通道,把通道优势更好转化为开放发展优势。坚持外事为外经服务,统筹整合外事工作资源,深化国际友城合作。

  扩内需挖潜力。统筹供给和需求、消费和投资,形成扩大投资与促进消费有效结合、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带动效应,动态更新重大工程、产业链供应和特许经营三张清单,编制扶持民营企业投资清单目录。以“投资促进周”加强项目系统谋划和前期准备,力争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50个以上,实施市重点建设项目400个以上,完成年度计划投资1100亿元以上。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费能力。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稳定和扩大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做大做强杨柳汽车销售街区、中亿汽贸城。培育壮大文化、体育、旅游、休闲等新型消费,促进发展“演唱会经济”“赛事经济”。积极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推进“全国生活必需品流通保供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建设。

  我们要主动挺在改革开放一线,用好制度集成创新这把“万能钥匙”,以上率下推动形成抓改革、促开放的强大合力!

  (五)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在扛牢省域副中心担当中展现更大作为。

  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统领,践行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用绣花功夫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高质量完成危旧房屋、老旧小区改造及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抓实安置房攻坚扫尾。继续抓好“断头路”三年清零计划。加快城区智慧停车系统和停车场(位)建设。以更大力度部署和推进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推动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有效提高城市污水集中收集率。推进市政基础设施运行、交通、环境、应急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和功能整合。推进城区小区物业全覆盖和规范化。合力推动城区典型烂尾项目盘活重启。

  增强区域协调联动力。落实衡阳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加快建立“一圈一带、一核多轴”城镇空间格局。着力强化物流枢纽功能,打造双循环发展格局中极具活力的重要支点。以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为牵引,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加速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聚集。持续巩固交通枢纽地位,推进南岳机场改扩建,加快茶常高速和京港澳高速耒宜段提质扩容工程等建设,力争衡永、白南高速建成通车。全力推进能源枢纽建设,抓好“宁电入湘”、抽水蓄能、盐穴压缩空气储能、衡东燃气电站等建设,着力构建“大物流 大通道 大储能”格局。同步做好衔接粤港澳、对接长三角“两篇文章”。

  增强县域经济支撑力。坚持因地制宜、一县一策,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探索经济强镇扩权改革。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对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秉持“亲清”政商关系,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及“事业合伙人”。实施“乡贤回归”行动,吸引人才回衡助力县域经济发展。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科学编制县域规划,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支持耒阳市、常宁市进军全省县域经济十强县。做大富民强县产业,进一步盘活县城土地和房地产资源,加强县域财源建设。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推动城品下乡、电商进村、快递入户。特别重视在发展县域经济中推进共同富裕。

  我们要坚持区域中心化,进一步找准服务和融入重大国省战略切入点,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闯出新路!

  (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展现更大作为。

  持续夯实粮食根基。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牢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市。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基本农田“非粮化”。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抓好粮食生产示范片创建,完成年度粮食、油菜生产任务,稳定生猪、蔬菜等重要农产品产能。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30.14万亩,有效推动良田、良种、良技、良机、良制协同发力。建设“菜篮子”产品衡阳配送中心,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

  持续发力现代农业。围绕“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形成种加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化格局。深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农产品和农业综合效益。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积极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着力建好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力争新认证“两品一标”农产品20个以上,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持续推进“一县一业、一镇一特、一村一品”建设,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加快发展。做大做强“三黄两茶”产业,擦亮“中国油茶第一强市”品牌,推动祁东黄花菜“涨身价”、衡东土菜“走出去”。

  持续推进乡村振兴。聚焦美丽乡村建设,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启动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深入推进农村“四治”(治房、治水、治厕、治垃圾),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创建一批省级以上文明村镇。强化古村名居保护利用,让老村落焕发新生机。鼓励支持村集体盘活闲置资产,发展乡村车间和高质量庭院经济,力争50%的行政村村集体经济收入提升30%以上。强化农民增收举措,严格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我们要更深刻理解“三农”工作要义,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本领,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

  (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中展现更大作为。

  深化污染防治攻坚。坚持重点攻坚、系统治理,扎实推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整治。继续落实“生态环保周例会”“周末生态环境会诊日”制度,持续抓好国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长江经济带警示片披露问题及省委巡视交办问题整改。全力做好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迎检和反馈问题整改。深入推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和“六大专项行动”,抓好移动源、工业源、扬尘源污染防治,确保空气质量达到省定目标。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持续推进“一江四水”生态环境治理,完成163个入河排污口整治任务,确保国省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100%。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和污染土壤治理修复,强化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及重金属污染治理。

  加快绿色低碳转型。优化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加快钢铁、有色、化工等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加快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积极培育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设计产品及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抓好“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试点城市”建设。加大装配式建筑推广力度,打造一批第四代建筑示范项目。扎实推进衡山高新区、衡东经开区、祁东经开区等6个园区循环化改造。推进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创建。

  提升生态系统质量。深入落实“河长制”“林长制”“田长制”,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健全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强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巩固长江“十年禁渔”成效。扎实推进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保护,确保湿地保护率稳定在70%以上。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巩固拓展流域退耕还林成果。争取国省更多支持推动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巩固绿色矿山建设“三年行动”成果。持续实施国土绿化行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我们要树牢生态文明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让衡阳的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八)持续保障改善民生,在用心用情增进民生福祉中展现更大作为。

  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新增城镇就业5.7万人以上,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5万人以上。促进创业带动就业,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支持大学生创业。用好乡情纽带,大力推进返乡创业。

  加快建设教育强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顺应学龄人口变化,调整优化中小学幼儿园布局和教师配备。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衡钢中学初中部、市实验中学和市成章实验中学改扩建。推进县域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抓好“徐特立项目”建设。推动市八中、市一中按照“一套领导班子、统一教学资源”模式建设分校。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楚怡”行动计划,加快标准化中职建设,鼓励有条件的高职院校申办本科院校。支持南华大学创建“双一流”、衡阳师范学院更名、湖南工学院申报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帮助高职院校有针对性解决办学困难,支持高铁职院申报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

  深化健康衡阳建设。推进爱国卫生运动从环境卫生治理向全面社会健康管理转变。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抓好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先导区和区域中医诊疗中心建设。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县域综合医改,加强“医联体”“医共体”“专科联盟”建设,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强化职业病防治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推动市中心医院搬迁新院、市妇幼保健院异地启用。落实三孩配套支持政策,完善托育服务体系。深化“体教融合”“体医融合”,加强体育、体医事业和产业发展。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健全社保基金监管,完善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推动社会保障从制度全覆盖迈向人员全覆盖,实现社会保障更加公平可及、均等普惠。大力发展银发经济,积极推进适老化社会建设,促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

  我们要厚植为民情怀,继续扎实办好“十大重点民生实事”,让幸福在群众家门口升级!

  (九)统筹推进社会治理,在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中展现更大作为。

  着力防范化解风险。扎实推进“三高四新”财源建设工程,兜牢“三保”底线。打好债务化解攻坚战,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加大存量债务化解力度,切实降低债务风险水平。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维护健康金融生态。持续做好“保交楼、稳民生”工作,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探索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聚焦城市运行安全的整体性提升和结构性优化,以精准思维来防范安全隐患,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牢牢守住安全底线。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落细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持续激活底线工作“五全一常态”机制,压紧压实61条安全责任链。按照“三坚决两确保”要求,聚焦煤矿、非煤矿山、化工园区企业、道路交通、消防安全、燃气安全、建筑施工、医疗医养等重点领域,加强“三查一曝光”,推动生产安全事故总量持续下降、防灾减灾形势持续向好。深入抓好乡镇应急能力“六有四延”建设,强化基层防灾减灾救灾保障。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纵深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加强公共安全治理,严厉打击涉毒、电诈、性侵未成年人等突出违法犯罪行为。持续巩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建设成效,深入开展“三联三促”专项行动,推进综治中心示范带动建设。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拓展“屋场恳谈会”“湾村明白人”“衡阳义警”等基层治理经验。以信访工作示范县、示范乡镇(街道)创建为抓手,深入推进信访问题源头治理、化解信访积案常态化,加大领导干部领办包案、下沉接访力度。

  我们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着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衡阳!

  推进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推动军民融合创新发展,统筹经济发展与国防建设,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强化军地协作机制,加强军人军属荣誉激励和权益保护,落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各项待遇。全方位解决部队官兵“三后”问题,支持军队全身心备战打仗。深入开展“双拥”共建,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使衡阳这座英雄之城成为新时代军民鱼水情深的标杆。

  三、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政府工作,第一位的是讲政治。要持续强化理论武装,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维护风清气正、风正劲足的政治生态。政府工作,重在一个“实”字,要唯实、求实、从实、务实,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

  (一)把忠诚铸入灵魂里。“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抓落实、控风险。坚持一手抓“制造立市”,一手抓“文旅兴城”,眼睛盯牢“民生实事”,脚底板踩牢“十条底线”,在加快衡阳区域中心化进程中竭忠尽智、殚诚毕虑。

  (二)把担当刻进骨子里。始终做到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扎根经济建设主战场、为民服务第一线、攻坚克难最前沿,抓实“最先一公里”,打通“中梗阻”,抓牢“最后一公里”,强化务期必成的担当作风,让担当和效率成为政府的鲜明标签。

  (三)把人民装进心窝里。“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做到民有所呼、政有所应。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与群众培养真感情、为群众下足真功夫,把心系群众、情系百姓体现到履职尽责全过程各方面。

  (四)把廉洁融入血液里。要正风肃纪永葆清廉本色,保持“两个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定力,持之以恒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加强对权力聚集、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监管,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要习惯过紧日子,精打细算、厉行节约,把资金用在刀刃上。

  (五)把法治嵌入脑海里。牢固树立法治观念,自觉学法守法用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优化治理,全力争创第三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加强审计监督、统计监督、司法监督,切实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凡心所向,素履以往。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待扬鞭自奋蹄,守正创新,勇毅前行,为加快推进区域中心化进程,奋力谱写“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的衡阳篇章而接续奋斗!

莺歌燕舞新闻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