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淅川:守一方水土 美一方家园
近日,水利部公布了2023年度认定的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名单,河南省淅川县榜上有名。
滔滔丹江水,在时间的长河里奔流不息。在位于淅川县九重镇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内,县水利局工作人员介绍,这里曾是荒山秃岭,每逢雨天泥水横流,是淅川县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如今,只见绿树如黛、碧波万顷,生态美景扑面而来。
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和渠首所在地,全县荒山石漠化面积曾高达125万亩,其中55万亩是重度石漠化,且多集中在丹江口水库周围,严重威胁着水库水质。为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近年来,淅川县把水土保持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积极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坡耕地综合治理等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强化水土保持监督执法,探索出了县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多渠道投入、规模化治理、企业化经营、系统化管护的“四参与、四保障”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新模式。截至目前,全县水土流失面积由原来的1440平方公里下降到560.8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达80.11%。
近年来,为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淅川县将水土保持、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环境建设等项目,按照各自要求和特点,以小流域为单元,统筹安排、分工协作。同时,出台优惠政策,按照“民建、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积极探索“民办水保”的资金投入管理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水土流失治理,形成了治理主体多样化、投入来源多元化、全社会办水保的新格局。“十三五”以来,先后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15.15平方公里,完成坡改梯3万亩,栽植各类林木14万亩,实施封禁治理18万亩,连续多年实现水土流失面积与土壤侵蚀强度“双下降”、治理面积和水保效益“双上升”。
“沟渠干净整洁,河道通畅宽敞,岸上还有集体产业,得劲!”在荆紫关镇药王庙村小流域治理现场,打通水面、清理淤泥、种植药材……一个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带动乡村产业发展的融合治理模式,引得周边居民连连点赞。
为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和高质量发展,淅川县除了采用“封育治理 坡面治理 沟道防护”的措施构建体系,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之外,还将小流域治理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种植经济林、中药材等富民产业,围绕村庄美化、乡村亮化、水体净化修建景观步道等,实现水土流失治理、富民产业发展、和美乡村建设同步推进。近年来,已先后对淅川县金石项目区和王沟、石板河、磨沟、樵峪河等小流域进行了综合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3.73平方公里,栽植水保林26.74公顷,经果林151.96公顷。
“小流域治理、耕地整治、造林绿化等只完成了水土保持的基础建设,要彻底啃下这块‘硬骨头’,全覆盖的水土保持监管体系则必不可少。”淅川县水利局负责人介绍。
为加强动态监管,确保治理工程正常发挥作用,淅川县不仅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节点,开展水土保持宣传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活动,营造浓厚的水土保持氛围,还打造了一套“水陆空天”立体监测预警体系:在高空,有卫星遥感监测;在低空,有无人机巡飞;在湖面上,执法队员随时巡逻,对“未批先建、未验先投”和不履行水土流失防治责任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现在是荒山绿、河流清、家园美,一到假期我们这里都‘一房难求’,每年单靠经营农家乐,轻松收入十几万元。”在马蹬镇水土流失整治点,村民周春荣高兴地说。
守一方水土,美一方家园。近年来,淅川县先后被授予“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等多项荣誉称号,毛堂乡龙泉村成功创成“省级水土保持生态示范村”,渠首汤山公园成功创成“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治山治水换新颜,增绿增收富百姓。2023年,淅川县累计接待游客80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24亿元;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3个、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12个、打造精品民宿16家、农家乐700余家,3万名群众端起“生态碗”,吃上“旅游饭”,绿水青山已然变现为老百姓的“金山银山”。(申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