峭壁边缘的读书笔记
峭壁边缘的读书笔记 《峭壁边缘》是很独特的一本,因为一它是时事描述,我们需 要关心;二是作者保尔森是刚刚卸任的美国财政部长,而之前被 称为“华尔街权力之王”,引人注目;三是描述的事情本身关乎财 经专业,下面是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峭壁边缘的读书笔记一 说来惭愧,作为主修经济的大 学生,时至今日,若让我谈谈对 08 年经济危机的看法,实在列 不出那么一二三点,此次便选择峭壁边缘一书,也算是倒逼自己 对那次贷危机有一个较深入的了解。 峭壁边缘一书,是美国时任财政部部长保尔森对 08 年前 后的回忆录,以第一人称叙述,分别讲述了其本人如何从高盛入 主财政部,在 08 年次贷危机中,如何在国会、华尔街、白宫之 间斡旋,先后尝试插手管理房利美和房地美,以保住整体经济不 垮,并尝试“拯救”贝尔斯登、雷曼和花旗,其中,各方利益纠缠, 政治斗争也时时阻碍着救 x 的进程,有成功也有失败,有顺利进 行,也有极尽心思,无论如何,从美国财长这一视角来纵览整个 经济危机,无疑能更全面地,多切入点地感受经济危机是如何牵 连着世界上的每一个组织,每一个个人。 本书语言风格整体更 偏向讲述故事,在同类书籍中也算通俗,但苦于翻译的问题,某 些篇章看起来仍略艰涩, 甚至让读者联想到其英文原版的表达方 式,其实在经济金融学科上,西方研究不可否认地走在更前列, 若要及时地跟上他们的步伐,英语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力之一,如 此,阅读相关书籍时能选择原版,或许更能意会作者的思想,能 得到更多。 翻开书本,在正式章节开始之前,是书中涉及的人物一览 表,人物之多,整整占据了 8 个版面,人物之复杂,从国会到华 尔街, 从白宫到财政部, 从美国金融领袖到世界各国主要领导人, 甚至未看正文一字,便已感受到了次贷危机的波及面之广,影响 力之大。从而监管者在其中监管、协调、周旋的难度之大,情况 之复杂。 读了几页,便深深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大而不倒”的主题。 保尔森上任后不久, 发现贝尔斯登已摇摇欲坠, 匆忙帮其找买家, 最终成功撮合摩根大通买下了它。其中,几番波折,而作为财政 部长的保尔森始终坚持并尽力地保住贝尔斯登,主动与各方协 商,让贝尔斯登尽快找到归宿,其中行文之快,让人仿佛身临其 境,切身感受到时间之紧迫,收购前的尽职调查来不及做,甚至 很多法定的程序都用各种渠道加速推进, 一旦消息发布得稍微迟 了一点儿,市场便迅速反应,股价、息差等大幅波动,又可以反 应出人们对贝尔斯登的关注以及恐慌。 在贝尔斯登一事刚刚解决 不久,破产危机便又到了雷曼身上,虽然这两间投行是华尔街五 大投 行里规模最小的两间,但一旦他们破产,其牵连的不是一 两家公司或区区几百人, 这也是现代经济金融里最为棘手而又巧 妙的一点,投行和商业银行,和成千上万的家庭,和保险公司等 等,他们之间的关系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样一个精密 的庞大的机器在运转时,若其中一小个环节出错,或许几十年来 建立的金融大厦也就轰然倒塌,整个国家的经济也将被拖累,甚 至是整个世界的经济都陷入恐慌, 正因后果复杂如此, 严重如此, 往往当局政府都不可能以牺牲大局为代价而坐视不理某金融机 构的问题。大而不倒,已经是当今世界各政府面对的一个非常普 遍而棘手的问题,这样一个愈演愈烈的桥段,却无形中成为了各 大拥有政府撑腰公司的保护伞, 成为他们肆意妄为的最后一道防 线, 甚至他们乐观地坚信这防线坚不可摧, 换句话说, 无论如何, 政府会人为地让它坚不可摧。 然而,虽然“大而不倒”的“大”如此让人生厌,但要因此而 铲除所有的大公司?亦或是控制所有大公司的发展?这都是不 科学且不可能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种琳琅满目的金融产 品应运而生,甚至很多新型的金融衍生品,各种债券,甚至日益 扩大的杠杆,无不是为了适应不断多样化的市场需求。随着金融 市场的日益繁荣复杂,相应的监管机构也应适时成立,包括相关 的法律法规,相关的应当赋予监管者的更为广泛的权力,都应与 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匹配。08 年的次贷危机,大家说政府和美联 储监管不力,然而读了峭壁边缘后,从美国财长的回忆中便能得 知,不是政府监管不力,是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管理措施没有形 成,而作为监管者只能心有余而力不足,在书中,保尔森多次提 及华尔街蓬勃发展,相比之下,财政部官员仍只能在老久的、灯 光昏暗的“现金厅”里开会,“联邦住房金融局是弱势的监管者, 与它们要监管的企业相比,它们在资源和力量上都处于劣势”“监 管主体太过分散,而且缺乏足够的实力和权力”“投资银行和对冲 基金正在扮演越来越关键的角色, 但我们的力量和权力并没有跟 上步伐。”这一点在财政部想要插手“两房”时尤为重要,首先撇 去正是由于政府给 “ 两房 ”的无形担保而导致贷款的质量低下, “两房”的流动性匮乏,需要大量的资金注入,而在危机之时,或 许只有政府有意愿且有能力做成,但在打算执行时,各金融专家 甚至不确定类似的做法是否在历史上出现过, 即使拥有一个完美 的计划,却又苦于在法律上找不到支持的条款,从而再想办法尽 快立法,文中,保尔森拜托国会推进立法,“目的是为了让财政 部长得到这种停业清算的权力”,但立法如 此复杂,短时间内难以实现,直至 “房地美错失了融资机 会,国会仍然未对我们提议的改革做出反应”,在金融危机时, 这种权力的限制仿若给财长束缚上手脚,只能叹息爱莫能助,就 是这样一层一层地往前探索,通过出现问题时,为了解决问题而 形成的需求倒逼制度的改革。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年代,无论是人还是机构,时代 在变,事物之间的关系也在变。“倒逼”是方法之一,但付出的代 价是极大的,总是等到问题出现再想办法解决,本身就面对着失 败的风险。金融市场日新月异,各种新式产品让人眼花缭乱,甚 至金融从业者们自己都难以解释清楚, 而监管者不应脱离最前线 的市场,应紧跟新形势,并以监管者的眼光尽早发现潜在问题, 并制定相关对策。我们一向都强调要把权力关进笼子里,通过各 种形式让权力之间互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