峭壁边缘:拯救世界金融之路读书笔记
峭壁边缘:拯救世界金融之路读书笔记_管理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拯救世界金融之路读书笔记
峭壁边缘:拯救世界金融之路读书笔记 《峭壁边缘》 是保尔森自美国财长位置上退下来后写的一本回忆录,也可以 称为金融海啸制造者的自白书, 这本书回忆了历史上那段 “非同寻常的动荡时期” 。 2007 年 10 月 11 日,道琼斯指数创下历史新高 14198 点,但是在保尔森的 眼中,金融危机已于当年 8 月 9 日开始发生,道指在当年 7 月就突破 14000 点, 这一次,只是一个反弹。本次金融危机的根源是当时大家都忽略的一个领域,房 市。早在 70 年代,人们发明了一种新的金融技术,允许贷款人将一笔笔个别的 零散贷款打包组合为一整个贷款篮子,形成一种证券并对外出售。到 06 年末, 这种形式的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已经上升到了 6.6 万亿美元。理论上 这是一件好事, 增加了房贷这种长期资产的流动性,但问题是这些证券中包含了 很多房市的次级贷款(质量不高的贷款),而这些证券及其后来被日益创造出来 的衍生品种的质量很难被正确评估, 存在太多不透明的因素, 从而产生了劣质 “杠 杆”,在经济向好的时光,杠杆有很大的积极作用,但是形势变坏时,杠杆就变 成了落井下实的推手。 危机爆发之初,一些金融机构先是纷纷展开自救,如贝尔斯登、大摩、美林。 但危机不断蔓延,2008 年 3 月,持有大量住宅低押贷款的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 贝尔斯登倒下,2008 年 9 月,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倒闭,震惊世界;(雷 曼的问题在于底子太差,虽然成立于 1850 年,但是内讧曾经让他四分五裂,直 到 1984 年出售给美国运通,并于 10 年后上市,雷曼实际上是个只有 14 年历史 的公司,巴菲特宁可买高盛的优先股也不愿意碰它。保尔森愤怒地说道:“我们 被欧洲人耍了。 ” 实际上应该看出来, 没有买主会对这家公司感兴趣, 个人认为, 不救雷曼并不是阴谋,而是救助成本太高)至此金融危机大规模爆发,美林证券 被美国银行收购、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转为银行控股、美国国际集团(AIG)被美 联储接管、 华盛顿互助银行倒闭并由摩根大通接管(美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银行 倒闭) 、美联银行被富国银行收购,最后连花旗集团和美国银行也不得不寻求政 府的帮助, 数家金融机构的股价由曾经的几十上百美元跌到个位数。 更严重的是, 危机由次贷问题蔓延到货币市场基金,又扩散到商业票据(影响到通用电气等公 司) ,进而威胁到整个实体经济,金融危机演变成了经济危机。最终,保尔森提 出了 7000 亿美元问题资产购买计划,以阻止危机继续发展。适逢美国大选,经 济又与政治扯上非常关系,保尔森在与国会几经周旋后,最终拿到了 3500 亿美 元的实权,对花旗、富国、大摩、美国银行、高盛、摩根、美林、纽约梅隆、道 富等 9 家金融机构注资 1250 亿美元,此后又对 AIG、花旗集团、美国银行进行 注资救助,危机才停止在峭壁边缘。虽然如此,经济危机却没有这么快结束,实 体经济的复苏之路更加漫长。 金融危机的根因 本书后记中列出了四条金融危机的原因,加上我自己的理解总结如下: 1、杠杆劣质且不透明:金融业存在杠杆是所有金融问题的自然根因。金融 杠杆涉及到资本金充足率的问题。在市场兴旺的时候,金融杠杆可以把资产规模 放大, 导致经济规模成倍增长,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房贷。 如果购房不能贷款, 只能以自有资金交易,则购房需要的资本金就非常大,然而在次贷危机之前,有 银行甚至推出了零首付,这样,只要房价涨就能空手套白狼,但问题是房价不可 能永无止境地涨下去,有朝一日房价拐头向下,那么这些零首付、低首付的贷款 资本就会陷入窘境, 一旦那些无力偿还或者根本不想偿还的借贷人违约,贷款机 构就会尝到苦果。另一方面,既然金融杠杆是天然存在的,那么一个应对杠杆产 生反向作用的方法就是让金融杠杆透明化, 并且放入到可控的监管机制中供投资 者监督,防止劣质杠杆(如次级贷款)危害整个系统,然而在现实情况中,不但 杠杆本身不透明, 而且衍生金融产品把这些金融杠杆搞得错综复杂,各类衍生品 之间相互渗透,评级机构往往力不从心,一旦个别有毒资产毒性发作,将是连锁 反应,毒物会从一家蔓延到另一家,最后导致大崩溃。 保尔森的观点, 是认为危机的产生不仅是由于缺乏充足的资本导致,更是由 于缺乏流动资产。 信贷危机的扩展源于资金周转不开,最明显的是问题是金融稳 定不能依赖于极不稳定的短期资金。 用短期借款来投资于像房地产这样的低流动 性资产的做法向来就是灾难的导火索, 短期借款可能一夜消失, 即使它们有担保, 但是在大灾难面前,这些担保不足以保持人们的信心。保尔森坚持认为,流动资 金不足比资本不足更可怕。 2、规模庞大:危机发生前,美国前十大金融机构拥有全美近 60%的资产, 而在 1990 年这一比率仅为 10%。这种高度集中,加之更为密切的相互关联,意 味着其中任何一家大机构倒闭, 都有可能导致很大一部分体系瘫痪,伴随着多米 诺骨牌一般效应,其余的也跟着倒下。“大到不能死”这个概念已经从学术文献 转移到了现实世界中。 保尔森一直反对金融业的高度集中,他认为这个问题必须 解决。 3、结构失衡:在美国,消费远大于储蓄,而在亚洲国家如中国和日本,恰 恰相反,储蓄远大于消费,从而导致大规模跨国资本流动,迫使美国从石油出口 国或中日等国借入大量资金,从而导致美国金融体系过度扩张。保尔森认为,即 使现在危机缓和,但是这些结构失衡问题仍然继续,需要得到解决。 4、 监管不到位: 保尔森认为美国的金融监管制度太过落后, 已经无可救药, 不适合当今时代和形势。事实上,在保尔森刚入主财政部的时候,他就主张要建 立一个完善的监管机制,但是当时一直没有受到重视。 政府的作用 在整个金融危机持续的过程中,保尔森领导的财政部始终和美联储、纽约联 储通力合作(美国财政部的账户开在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它们之间合作紧密,书 中最重要的三个人,保尔森、伯南克、盖特纳分别是财政部、美联储、纽约联储 这三个机构的领导者),从微观的金融机构层面和宏观的经济政策层面上,实施 了一系列的救援方案, 最终把美国从金融危机的峭壁边缘中拉了回来,政府在这 次的金融危机中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讽刺的是,保尔森虽然自诩为自由市场的 坚决拥护者,但是他在位的头等大事,却是通过政府干预拯救金融系统,与国会 的保守人士进行抗争。 但另一方面,政府也不是万能的。保尔森于 06 年就预料到金融危机将会来 监,但是他也犯了一个错误,就是始终没有认识到金融危机的来源会是房市。本 书中,有多处地方可以见到布什问,未来会怎样,保尔森或是盖特纳总是答到, 我不知道,但是必须要这样做。布什么说,相信你们。08 年 9 月,在没有为雷 曼找到买家后, 保尔森打电话给他妻子温迪, 表达了他的恐惧。 08 年 10 月, 7000 亿美元救市资金启动前后, 市场波动非常剧烈,作为参与此项计划最前沿的领导 者,保尔森和诸多政府官员也焦急不安。,政府领导人在特定时候也会犯错,也 会悲观甚至恐惧,但是,政府终究是领导者,领导的作用就是在漆黑的夜晚点燃 火光并指引方向,公民们还是应该相信政府,特别是中美等大国政府。 金融和政治 美国政府不同于中国政府, 美国国会代表着纳税人的权利,财政部要用纳税 人的钱必需要得到国会的批准,比如救助两房时成立的《2008 年房市与经济复 苏法案》。保尔森的最后一道防线 亿美元救市计划也是通过他和布什政府 的共同努力向国会争取来的, 但国会的目的显然不仅是经济,更多是为了得到选 民的支持。经济终究不免和政治挂钩。 读《峭壁边缘》 ,仿佛置身金融危机之中,虽然紧张刺激,却也带来不少思 考。中国在这场金融海啸中未能独善其身,上证指数由创纪录的 6124 点如坐过 山车似的跌落到 1665 点,广大投资者如坠入万丈深渊,骂声一片。回头一看, 恍若隔世。 但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那场灾难性的金融海啸留给世人的伤疤已然 愈合。中国经济继续高速前行,续写着“中国神话” ;GDP 仍然以 2 位数的速度 增长,轻松超越日本,直指美国;基础设施建设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中 国人民快速跨入高铁时代(但带来 1.8 万亿的债务) 。 上证指数虽然仍在半山腰徘徊,但越调越高的房价、4 万亿的财政扩张政策 带来的后续影响、信贷的猛烈扩张、CPI 的高企,没有理由不让我们担心。 《峭 壁边缘》 中造成全球金融海啸的幽灵也在中国游荡着么?我们不得不思考这些问 题: 这些可能发生在中国吗?中国将来要为自己的金融变局支付什么样的代价呢? 中国应该如何应对?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要为之思考并付诸行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