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羽《茶经》与唐代茶文化(2)
详细来说,上卷三节分为“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一之源”,首要阐述茶的发源、名称、品格,先容茶树的形态特性、茶叶品格与泥土的相关,指出茶叶的种植要领、品格辨别、颜色与外形、生态情形以及饮茶的心理保健成果等。好比本日各人看到的“茶”字,现着实陆羽之前多被昔人写作“荼”字,自唐朝开元年间开始,时人逐渐开始行使“茶”字,陆羽在此基本上撰写《茶经》,个中行文所有行使“茶”字,因为《茶经》的影响力普及,以后“茶”字的职位被确定了下来。并且陆羽在这一节中提出“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以为茶可以或许教养人的风致,“精行俭德”以后成为中国茶文化的焦点头脑。“二之具”,首要先容采茶的19种器具,具体声名建造饼茶所需各类器材的名称、材质、规格和行使要领等。“三之造”首要讲茶叶的种类和采制要领,声名白采茶的详细要求,一一说明白茶叶建造蒸、捣、拍、烘、穿、封等6道工序,并提出饼茶按形状和光华等差异品级分类的依据。在陆羽之前,昔人很长时期里品茗采纳的方法是混饮式的羹饮,在茶叶里放入葱、姜、蒜、桂皮之类再煮成羹状。而陆羽在《茶经》里提出要把茶叶自己看成单独的品饮工具来饮用,不要混饮。虽然他这一时期的饮茶法跟此刻我们的冲泡法尚有很大差异。
中卷一节,为“四之器”。该节首要阐述风炉(灰承)、筥、炭挝、火筴、鍑、交床、夹、纸囊、碾拂末、罗合、则、水方、漉水囊、瓢、竹筴、鹾簋、碗、熟盂、畚、札、涤方、滓方、巾、具列、都篮等煮茶和饮茶器皿的材质、尺寸、成果及行使要领等。
下卷六节,别离为“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五之煮”,首要先容煮茶的要领,谈论各地水质宜茶环境的是非,论述茶汤调制,报告烤茶的要领和烤炙、煮茶的燃料,分解沏茶用水和煮茶火候,调查煮沸之法对茶汤色香味的影响,提出茶汤的精华和神味。“六之饮”,论述饮茶民风的发源、撒播和饮茶习俗,提出饮茶的留意事项和各类禁忌。“七之事”,论述茶的故事、产地和功能,体系地汇集清算了唐代早年与茶有关的汗青资料、传说、掌故、诗词、杂文、药方等。“八之出”,评价各地所产茶之是非,将唐代世界茶叶出产地区分别为八大茶区,又对每一茶区茶叶的品级做了具体区分。“九之略”,是对之前煮茶饮茶器皿的一个增补,之前所列是正常环境下应行使的器皿,而在一些非凡环境下,哪些煮茶、饮茶器皿是可以省略的。
第十节“十之图”浮现的是陆羽的自信,陆羽以为本身所撰《茶经》肯定在后裔不朽,以是他提出人们应该把《茶经》所述内容以白绢绘成图,悬挂于墙上便于寓目,这说的是《茶经》的撒播方法和途径。
关于《茶经》的成书时刻,学界素有争论,大抵有四种说法。第一说公元761年,这一年陆羽上元辛丑作《陆文学自传》,个中提到“茶经三卷”。第二说是公元764年,由于《茶经》中提到陆羽廉价风炉,其足铭文有“圣唐灭胡来岁铸”,这里说起的汗青变乱是公元763年唐军讨灭了“安史之乱”的最后一股权势史朝义。按照铭文判定,此风炉铸于“安史之乱”平叛的次年,即公元764年,因此有人以为《茶经》最早成书于同年,不外我展望这也也许声名《茶经》成书之后在公元764年经验过一次修订。第三说是公元775年。年月揣度依据源自唐代条记《封氏闻见记》中御史医生李季卿“宣慰江南”,遇陆羽著《茶经》一事之记实。第四说是公元780年,以为《茶经》最终刊刻付梓成书应是在公元780年前后。我们该怎样领略《茶经》成书时刻的“四说”呢?唐代书本印刷方面虽有了雕版印刷,不外在陆羽糊口的年月,《茶经》成书后的撒播仍以抄书为主,无论是公元761年、764年照旧775年,都也许确实存在过陆羽自撰版本、修订版本,以及差异人对《茶经》的手抄版本,而在公元780年前后,《茶经》的最终印刷版本终于确定下来。按照中国社科院沈冬梅研究员对《茶经》的考据,《茶经》在中国古代先后刊刻出书过60多个版本。
《茶经》在外洋的撒播也异常普及。在日本,据京都大学森鹿三传授《中国茶书的日本传入》一文称,公元1191年7月荣西从宋国携带其手写的《茶经》入日本,是为《茶经》引入日本之初步。大阪大学布目潮沨传授以为明代万积年间日本开始出书《茶经》的单行本,公元1692年的《广益书本目次》录有春秋馆刊行的《茶经》两册,这是最早的日语版本《茶经》。制止今朝,日本《茶经》版本已达20多种。日本之外,《茶经》传播最广的国度是韩国。韩国有茶文化本、崔凡述韩国之茶道本、韩雄斌茶文化之研究资料本、徐延柱茶经本、金荣学韩国茶文化本、李圭正茶经刊本、金明培茶经刊本等。其它,美国有威廉·乌克斯《茶叶全书》本、弗朗西斯·卡朋特(Francis Carpenter)的《茶经》本(Little & Brown Company,1974年),英国有大百科全册本,意大利有马克的《陆羽茶经》本,其它法国和德国也有《茶经》译本。由此可见,《茶经》在国际上也很受接待。
4月21日,旅客在湖北宣恩县伍家台村茶园游览。新华社发
/“茶神”“茶仙”/
陆羽及所著《茶经》在唐代就已经有很大影响,唐人条记中也记实了一些相干的故事。中唐张又新著《煎茶水记》中有一段记实:
代宗朝李季卿刺湖州,至维扬,逢陆处士鸿渐。李素熟陆名,有倾盖之欢,因之赴郡,至扬子驿。将食,李曰:“陆君擅长茶,盖全国有名矣。况扬子南零水又殊绝,今天二妙千载一遇,何旷之乎!”命军士谨信者,挈瓶操舟,深诣南零,陆利器以俟之。俄水至,陆以杓扬其水曰:“江则江矣,非南零者,似临岸之水。”使曰:“某棹舟深入,见者累百,敢虚绐乎?”陆不言,既而倾诸盆,至半,陆遽止之,又以杓扬之曰:“自此南零者矣。”使蹶然大骇,驰下曰:“某自南零赍至岸,舟荡覆半,惧其尠,挹岸水增之。处士之鉴,神鉴也,其敢隐焉!”李与宾从数十人皆大骇愕。
此故事说的是其时的官员李季卿在江南碰着陆羽,两人磋商着要喝好茶,又久闻内地扬子江南零水煮茶最好,于是李季卿派一名军士前往吊水。军士乘舟到南零处吊水,返程时舟近岸处碰着波澜波动,南零水洒了近半,军士既恐使命有失,又惫懒不肯返回补水,于是就在近岸处舀水凑数。军士携水返回后陆羽以勺扬水观之,嗣魅这是扬子江水,却不是扬子江南零水,军士天然强辩,不愿认可。陆羽直接把水盆倾倒一半,然后又以勺观之,嗣魅这些才是南零之水。陆羽所断,与军士所为严丝合缝,军士大惊之下只好率直了本身的过失。假如从史实来判定,我以为这个故事有80%以上概率是假的,这是唐代传播的相同我们本日所说的陆羽“段子”。这个故事是为了表现陆羽的“鉴水”神通。可是这个故事的传播,也声名白唐人对陆羽茶之孝顺的承认水平。
唐人对陆羽的推许,还表此刻唐代传播的陆羽成神传说。唐人李肇《唐国史补》记实了一则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