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坚:帮助残疾人的同时实现人生价值

情感口述 2024-04-1371网络

深圳是一座始终年轻始终充满活力的城市,只要你有真本事就能闯出一片天。从来到这里的那一刻开始,我就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留在这里追逐自己的梦想。我在深圳市残疾
人联合会已工作超过20年,见证了残疾
人工作不断完善的过程,也在帮助
残疾人的
快乐中实现
了人生价值

王坚
1963年7月出生于黑龙江哈尔滨,博士研究生学历。现任农工党深圳市第六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第六届政协常委、福田区第五届政协常委,深圳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曾荣获全国听力语言康复工作先进个人、广东省特殊教育先进个人、深圳市残疾人康复工作先进个人、深圳市关爱行动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口述时间
2019年6月19日下午
口述地点
深圳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
本期采写
深圳晚报记者 叶洋特
▲2018深圳市第八届残疾人康复知识竞赛活动现场。

完成学业来到深圳就坚定地认为自己一定要留在这里,留在这座靠自己努力能够闯出一片天的城市。
来过一次后对深圳念念不忘
我从小对医学特别是中医方面比较感兴趣,上大学时很自然地选择了这个方向。1982年至1987年,我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系就读。1987年7月,本科毕业后我第一次来到深圳,从此对这座城市念念不忘。

当时交通很不方便,从哈尔滨出发先坐了十几个小时火车到北京,然后赶当晚的火车出发前往广州,经过三十多个小时路程到达后,还要转乘汽车才能到深圳,一路上特别费劲。那时来深圳的原因很简单,就想到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了解情况,为自己未来发展做准备。
深圳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热”,一是7月份深圳的天气特别热,是北方人完全无法想象的热;二是深圳的整体氛围很“热”,随处可见来回奔忙的年轻人,大家交谈的话题总是围绕着工作和发展,各种基础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整个城市充满活力。那时我就坚定地认为深圳是自己以后生活、工作最理想的城市,一定要来深圳打拼。
在深圳待了一段时间后,我回到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继续攻读针灸专业的硕士。三年后硕士毕业,我又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工作了近两年。1992年,我攻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针灸专业博士研究生,直到1995年完成学业。那时我已经成家,但内心一直想到深圳发展,为了这个“深圳梦”,我毅然决定南下深圳迎接未知挑战。
▲2018深圳市第八届残疾人康复知识竞赛,王坚为获奖单位代表颁奖。
无论如何都要留在深圳
我多方打听适合自己发展的机会,恰巧了解到福田中医院(现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正在筹建。这对我来说是个特别好的契机,跟自己的专业很对口,很快我就通过人才引进的方式顺利来到深圳,开始参与这所医院的筹建工作。

我满怀憧憬和激情来到深圳,但万万没想到刚开始的生活会那么艰难。
跟我第一次来深圳一样,1995年第二次来深圳也是在酷热难耐的7月份。因为医院还没建好,我们十几个人就住在附近铁皮房里。白天铁皮房里热得人根本待不住,感觉自己掉进了锅炉,四面的热浪不断朝你涌来。深圳的暴雨说来就来,一下雨整个铁皮房噼里啪啦响个不停,感觉随时会塌下来。还有让我至今记忆犹 新的场景是,经常能看到硕大的老鼠来回穿行,有时候晚上睡觉,老鼠就从脚边走过,我们经常被吓醒。
当时我爱人也暂时放弃老家的工作跟我一起来到深圳,她是先来深圳再物色合适的工作,我们相当于没有给自己留任何后路,无论条件多艰难,都要在深圳生存下来。那时,我内心坚信深圳是一座靠自己能力打拼就能够闯出一片天的城市,来了就从未想过离开。

很多人问我从医学博士到“园长”,会不会觉得可惜?我觉得一点都不可惜,因为这就是我喜欢做的事。
勇于接受全新的挑战
我在福田中医院工作了大概两年半,恰逢深圳市残疾人联合会正在筹建残疾人康复中心,帮助
残疾人康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所学的针灸专业,但也意味着我要从医疗系统转到残联系统,心理斗争很激烈。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后,我认为这份工作既能帮助残疾人,又能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于是决定接受全新的挑战。

刚来时,我主要在单位下设的深圳市聋儿听力语言康复中心工作,为深圳的一些聋儿提供听力康复训练,那时很多针对残疾人的
工作不完善,实际中面临着不少困难。为了更好地帮助这些孩子,同时
推动中心发展,我们决定跟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现为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全面开展业务上的合作。
为此,我们把中心名称改为“深圳市特殊需要儿童早期干预中心”。当时是这样考虑的:首先,他们跟其他孩子没有什么区别,只是身体存在某一部分的缺陷,需要大家的帮助,所以叫特殊需要儿童。其次,为什么要强调早期?因为越早干预效果越好,越有利于他们恢复到正常水平。我们应该是全国较早取这个名称的,后来陆续被很多类似机构引用。
2001年,我真正开始深入接触残疾人工作。在承担行政工作的同时
,积极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从当时来看,全国范围这个领域起步都比较晚,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社会对这些特殊需要儿童的认知还有待提高,一些技术产品和配套设施也跟不上。
这些孩子大部分是有说话能力的,但因为先天或后天因素导致听力有问题,接收不到语言信息,自然就不知道怎么说话。轻微的带上助听器,严重的通过植入人工耳蜗,就能让他们听见声音。然后就像教正常孩子说话一样,逐步恢复他们的语言能力,这样的孩子我们帮助了很多,有些后来都考上了大学。早期干预中心就是一个特别的幼儿园,而我就是“园长”。


随着社会发展和政府的重视,相关救助体系逐渐完善,整个社会关心和帮助这些儿童的氛围越来越浓,让更多有特殊需要的孩子从中获益。很多人问我从医学博士到“园长”,会不会觉得可惜?我觉得一点都不可惜,因为这就是我喜欢做的事。为他们服务的同时,我收获越来越多成就感,有时候帮助一个孩子相当于挽救了一个家庭,感觉自己的工作很有价值和意义。
▲2018年7月27日,2018深圳市辅助器具创意设计竞赛正式启动。
让残疾人融入社会真正“康复”


上一篇:洪旺全:见证深圳卫生事业改革发展 下一篇:没有了

莺歌燕舞新闻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联系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