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40小时静置只为一片清新 解读CCRT空气质量实验
微信扫码,直接一次看完附近所有城市低价
(附近城市均有经销商可售卖至本市)
看过之前几期《探·秘》的朋友们,或许对CCRT的实验项目多少建立起了一些认知,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空气质量实验。在CCRT的众多实验项目中,唯有它,需要建立一个可精确控制温度、湿度、风速等,满足诸多外在条件的实验室,并且还需让车辆在该实验室中静置40个小时以上。为何空气质量实验需要如此“漫长”的时间?这项实验到底为消费者带来哪些具有参考价值的数据?让我们一探究竟。
往期实验解读回顾:
1、重压之下方能突出重围 解读CCRT顶压实验
2、点亮安全前行之路 解读CCRT灯光实验
3、用精准数据代替“拳脚相加” 解读CCRT空间实验
·为什么要做空气质量实验?
对于刚下生产线的车辆来说,造成车内气味的主要原因在于内饰材料。我们知道,一辆汽车是由一万多个零部件组成,在汽车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使用的材料包括:塑料、皮革、胶黏剂等,这些材料难以避免的会散发出含有甲醛、苯系物、丙酮等有毒有害异味气体。另外,有些汽车为了加强隔音、消除行驶时车内的多余振动,会在车内布置一些隔音、吸振的材料,会用到一些有毒的沥青或者劣质的棉料。车辆零部件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越高,车内的异味也就越大,尤其是新车没有足够时间挥发有害物质,就会产生浓厚的“新车味”。车辆里的座椅、门板、地毯、顶棚、仪表盘总成等部分体现得尤为明显。
而长期处在“新车味”之下,会对驾驶员及乘客带来身体上的不适,甚至影响身体健康。具体表现在,当车内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达到一定浓度时,人在短时间内就会感到头疼、恶心,严重时会出现抽搐,并会伤害到人的肝脏、肾脏、大脑和神经系统。
一般来说,车企在生产的过程中,会严格把控车内有挥发性物质的材料用量,但仍然避免不了一部分厂商质量把关不严格,或者为降低成本而放松质量标准的情况出现。所以CCRT希望通过严密的空气质量实验及评价体系,帮助用户甄别车辆车内气味是否达标。同时,也助力企业重视车内空气质量这一问题,努力提高生产标准,改良生产工艺,改善车内空气质量。
·如何做空气质量实验?
CCRT车内空气质量试验根据我国《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选出最主要的八种有机物污染,并对测试车辆内以规定方法进行采样、分析,得到各项污染物的测量值,通过与基准值进行比较,计算出各项有机污染物的得分。
8种对人体有害的有机污染物
为减少外部污染物、遮挡物等对车辆的影响,最大程度的真实反映车内空气质量,CCRT空气质量实验需在特定的VOC舱完成。该试验室精确控制舱内温度、湿度、风速,以达到最客观真实的检测效果。
空气质量实验室--VOC舱
在正式实验前,需进行以下一系列的准备工作:评价车辆将在25±2℃的环境温度下进行24h的静置预处理。预处理期间,车辆的所有门窗都需处于打开状态,发动机和车上所有电气设备都需处于关闭状态,所有用于运输保护目的的内饰保护膜都已被移除。车辆燃油箱中的燃料种类和燃料量按制造厂的规定添加等等。
完成恒温恒湿等条件的控制
车窗全部打开且车辆需静置24小时
静置预处理后,开始正式实验。实验过程中,严格按HJ/T 400-2007标准进行,首先在车内布置采样点,之后车辆在密闭状态下停放16小时,再进行气体采集并对采样样品进行分析,得到八项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在标准状态下的质量体积浓度。随后根据GB/T 27630-2011中4规定的浓度要求作为基准值,计算各项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得分,从而得出一款车型车内空气质量评价的最终得分。
得出结论并分析
在空气质量实验中,除了实验数据外,还有一部分得分是来自于多名专业气味评价员对测试车辆车内气味进行评价,并给出评价等级。一般而言,研发一辆新车的过程中,从零件到成品车,气味评价员就需要嗅辨400多次。在CCRT气味等级评价试验里,气味评价员将根据气味轻度大小,将气味强度等级分为6等。其中,1级代表无气味,不易感觉到,而等级最高的6级则表明车内有着不可忍受的气味,从而为消费者选车购车带来参考信息,同时帮助车企根据评价结果进行相应的质量管控,解决内饰零部件气味问题。
专业气味评价员对测试车辆车内气味进行评价
气味强度评分标准分为6级
总结:车内气味与驾乘者的健康甚至驾驶安全息息相关,想要保证车内空气质量达标,就需要从源头进行控制优化。通过CCRT的空气质量实验,准确有效的给出每辆的车内空气质量得分,促使企业不断提升产品用料、做工质量,也可以让消费者对购车用车更有信心。40小时的测试只为还消费者一片属于他们自己的清新,这就是CCRT空气质量实验。
不清楚什么是CCRT?没关系,戳这里↓↓↓
《主打公正权威的汽车评价体系 CCRT如何助力消费者选到心仪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