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泡沫”,一触就破?
微信扫码,直接一次看完附近所有城市低价
(附近城市均有经销商可售卖至本市)
中汽协的销量数据显示,10月汽车销量228.4万辆,环比增长0.6%,同比下降4.0%,1-10月累计汽车销量2065.2万辆,同比下降9.7%。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7.5万辆,同比下降45.6%,成为影响10月汽车总销量的重要因素。
在全球范围节能减排理念倡导之下,电动化、互联化、自动驾驶汽车新浪潮来袭,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相继出现的造车新势力,迎合电动趋势,乘着补贴的东风,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保持飞速增长,从2014年补贴退坡到今年7月补贴“腰斩”之后,新能源汽车市场连续四个月销量下滑,难道新能源“泡沫”要破了?
价格是一双看不见的手
2015年出产新能源的车企,在续航里程方面普遍在100KM左右,使电动车有了“电动爹”之称,但消费热度依旧不减,源自于政策补贴的力度,使同级别电动车和燃油车处于同一级别价位,加上国外原油价格忽高忽低,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了消费市场对电动车的需求,促使新能源市场驱动的重要因素,就是价格。
随着续航里程增加、电池寿命完善等因素,在政策补贴保驾护航之下,消费上构成导向作用,而且对新能源产品取消限行限购措施的施行,全领域扶持新能源市场,使电动车和燃油车在大环境之下,有了巨大落差感。
然而,时间就是试金石,今年7月成为新能源市场的“转折点”,从6月销量15.2万辆下滑到8万辆,此间新能源市场和燃油车市场同时经历着补贴退坡和国V过渡国VI,用补贴退坡和以价换量措施瞬间刺激消费市场,当时乘联会已经预估,将会透支下半年的消费能力,下半年新能源市场换来的是连续4个月下滑,反映出补贴退坡客观影响了新能源销量,价格对消费者还是个敏感区域。
新能源“泡沫”,一触就破?
新能源市场销量从2015年开始,呈现50%以上的增长率,尤其在寒冬之中,车企迫切需要完成企业转型升级,而且新能源产业的潜力,成为车企需要的重要“互补品”,但是为什么现在新能源销量退坡?销量真的是泡沫吗?
我国自主品牌相比合资车,脱离产品层面的话,产能利用率低的惊人,宝马在华工厂产能利用率达到90%,本田、丰田更超100%,而我国的奇瑞、比亚迪、海马等车企,产能均低于70%,所以过剩的产能又将如何解决?于是很多车企寻求多
元化发展解决产能问题,合作或自建网约车电
商平台成为车企转变的方式,例如上汽的享道出行、广汽的如祺出行、吉利的曹操出行等,这样的做法增长了新能源汽车的销量,通过“合作”的方式,将自主品牌产能过剩的问题解决。
问题来了,这样“左手倒右手”的行为,是否会造成新能源市场的销量假象呢?确实如今是共享时代,网约车、共享汽车都极大地提高社会效率,将资源充分利用,但并不是增加新能源市场销量的主要途径,如果要将节能环保政策贯彻,新能源市场主要还是面对消费市场,用新能源产品的普及和发展,完成燃油市场到电动市场的转变。
如今新能源市场销量倒退,和共享汽车需求有关,在我国共享还处于发展时期,并没有到成熟阶段,共享是有着社会资源、需求基数等众多原因,当新能源市场在共享领域需求层面达到一定基数时,是否会产生一种饱和状态呢?
重回轨道,回归市场本源
在十月新能源7.5万的销量相对于228.4万辆,份额较小,对新能源市场来说,还处于探索时期,是挑战也是机遇,挑战来自于市场比重,机遇则来自于市场潜力,新能源尚且处于发展时期,尤其是在全球政策补贴护航之下,未来前景是看好的。我国新能源市场政策补贴退坡,也是“长痛不如短痛”,不限购不限行是对新能源的鼓励政策,刺激消费需求。将产品层面转向基础设施,将对新能源未来发展有促进作用。
我国的汽车市场从份额上来看,合资车占据着主导位置,而新能源市场是以自主品牌为主导,而合资品牌在今年才展现出大踏步般的进军新能源市场,特斯拉上海建厂国产化、大众欧洲建厂、丰田携手宁德时代、合创品牌等等,用合作的方式应对之后的新能源市场,实现互利互惠,表现出未来汽车市场格局将发生转变,新能源市场将用多元化、科技化、合作化等方式,改变大众的出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