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皮尺绑缚的众泰的雄心汽车新闻
原标题:被皮尺绑缚的众泰的雄心
文|李一帆
11月28日,众泰打造的全新品牌汉龙汽车终于上市了第一款车型,汉龙旷世,指导价15.98~24.38万元。
全新品牌的首款车型,通常来说哪怕是顺位靠后的那些新势力,都会在行业里惹出点动静,但汉龙旷世,却在市场上波澜全无。
一方面这是因为汉龙没有花大力气去做宣传,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所有人都知道汉龙旷世,就是众泰T900。
而众泰T900是在面世之前就走红过的,起因是一张众泰车间里T900与它的“原型”——路虎揽胜运动版并排停放的照片。
所以直到T900“化身”汉龙旷世上市,围绕其最多的评论,依然是路虎揽胜。
皮尺已经成了众泰去不掉的话题标签,唯一能压过皮尺的众泰新闻是破产预期或欠债不还。
在车市低迷、消费升级的趋势下,所有中国品牌都在保证自己一亩三分地的基础上力求品牌向上,众泰汽车同样如此,他们越来越多地用各种方式,试图撕去“模仿式创新”、“皮尺部”等粘在身上的标签,但显然,不是每一次浪子回头,都会被世人原宥。
而在皮尺背后,众泰的雄心从来不比任何一家中国品牌要小。
上个月,众泰宣布已经签约了超过100家美国经销商,就是最好的例证。
2018年2月,众泰汽车和美国HAAH汽车控股签署协议,达成了HAAH将作为众泰在美国的独家经销商的合作意向,双方还宣布将共同研发改进适合美国市场的众泰车型。到了年底,双方又合资成立了众泰美国公司,说是将负责众泰品牌在美国所有的汽车销售、分销、配件和售前售后服务等等。
现在仅仅只过了一年,众泰就已经完成了100家经销商的签约,并且表示首款车型众泰T600将在2021年正式在美国上市,同时到那时,众泰将在美国拥有250家经销商。
我查了查,如果这些计划都能按期实现,那么众泰将成为第一个进军美国市场的中国品牌。
当然,我们不知道,众泰在美国会怎么样,这可能是世界上最凶险的汽车市场,你或许有个好的开头,但不知哪天,就会罚到你没了回家的机票钱。不过这种冒死一试的勇气,仍然值得表扬,就是有点担心政府刚给的三十亿。
哪怕近两年一直被诉讼与欠款缠身、被破产传闻环绕,众泰依然从未停下过对外扩张的脚步,而且是哪里红就到哪里去。
“一带一路”的政策出台后,众泰很快就谋划起了沿线年进入俄罗斯市场,今年6月,又和白俄罗斯国有合资公司签署了5.6亿美元的燃油车和电动车合作协议,2022年之前将向白俄罗斯提供3万辆众泰汽车。
去年还有一件很热门的事情,就是众泰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的纳斯达克大屏上投放了一张巨大的海报,上面写着八个大字,“中国品牌,世界共享”。
很明显,众泰并不甘心只在国内做一家三线中国品牌。
我们能从很多细节里看出众泰的雄心,也能从很多举动中看到众泰为了自己的雄心,一直以来做过多少纠结的斗争。
2010年,众泰销量只有12万辆,年增速20%,甚至不比行业平均增速高,但在做五年规划的时候,他们依然斩钉截铁地定下了2015年92万辆的销量目标。
虽然来到2015年头后,由于理想与现实太过遥远,众泰乖乖下调了销量目标,但从接下来几年的目标曲线里,你还是能看到众泰的不服与头铁——
2015全年销量22万辆,销量目标25万辆;2016全年销量33万辆,销量目标35万辆;2017全年销量32万辆,销量目标40万辆。然后尽管连续三年都没完成销量目标,汽车市场也开始了明显的周期下行,众泰还是定出了48万辆的2018销量目标,结果最后卖出了23万辆,连一半也没有达成。
2019年,众泰终于再次学会退一步说话,可在其它车企都只是定下平级2018年销量的目标面前,众泰愣是定了增长近50%的30万辆销量目标。顺带着,还说新能源汽车要在2025年销量达成100万辆。
这是众泰汽车原身的正面雄心。
他们为了达成目标,在很多方面其实都不惜重金。
最早让众泰火过一波的,是2011年,众泰和黎明在上海“黄浦号”游轮上举行了一场隆重的签约仪式,众泰宣布黎明将代言旗下M300/朗悦系列轿车。
那时候传言众泰签约天王的身价高达8位数,众泰集团董事长吴建中虽然表示具体数字不便透露,但一边笑一边说“很贵,不过钱花的值得”,他觉得,汽车新闻黎明的气质很符合众泰的品牌理念。
可见当时的众泰是想成为汽车行业怎样的存在。
后来众泰又砸巨资给集团请来了约翰·麦斯威尔、安东尼·罗宾、乔·吉拉德等在国际上有着“世界领导大师”“世界培训大师”称号的演讲权威,每年来给众泰员工做领导力、营销、传播等方面的培训。
单从培训成本和知名度来看,这些老师比通常企业请来的培训班子要高出太多太多。众泰希望自己也能成为国际上的“大师级”企业。
不过后来随着众泰在“皮尺”的道路上尝到甜头,然后越走越远,这样的梦想也变得一去不返了。
众泰固然仍在试图通过砸钱的方式挽回。
比如去年投资15亿元建设年产100万套智能网联汽车电子零部件的生产基地,宣布自己要从传统汽车生产企业转型智能网联技术企业,自主研发智能驾舱、辅助驾驶、智能网联和无人驾驶技术,并向外界开放应用。他们想告诉市场自己的品牌形象和产品定位正在改变,只是从结果来看,市场似乎并不买账。
他们同样多次试图换道超车,将形象重塑。
于是有了2013年定位比众泰更高端的汉腾汽车,2017年定位比众泰更“年轻”的君马汽车,2018年定位比众泰更接地气的大乘汽车,还有2019年只是换了壳的汉龙汽车。汽车新闻
众泰对这四个品牌几乎全部是重金砸入,就连今年刚推出首款新车的汉龙汽车,众泰都投资了60亿元为其建立全新工厂。
然而,尽管这几个品牌都从成立之初就一直暗中撇清自己与众泰的关系,可依然有关于他们“山寨”的消息被陆续曝出。
新车型要么是众泰的换标产品,比如汉腾X7是换标的众泰T600、汉龙旷世是换标的众泰T900;要么依然继续“皮尺”其它车型,比如君马先后推出的MEET 3 和MEET 5 被外界疯狂攻击山寨奔驰GLA和马自达CX-4;要么直接就是众泰转移的产品线,比如大乘就是众泰曾经的大迈,走不出量后换个名字,当全新品牌再赚一次。
所以四个品牌轰轰烈烈地先后问世,却没过几年,就先后徘徊在了退市边缘。君马汽车甚至被爆料已经破产,所有高层人员离职,且经销商处于无人管理状态。
以众泰造车的固有思路和它早已留在消费者记忆里的“皮尺”形象,想换个新形象重新出发,都仍然此路不通。
那么倘若抱住外资品牌的大腿呢?
众泰近两年一直试图和国外企业建立深入的合作。
2017年牵手福特,成立合资公司。2019年又和福特智能出行成立众泰福特智能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将进军网约车和分时租赁领域。
众泰原本的希望是借此树立自家企业的全新形象,可没想到舆论更多的评论,却是福特为什么会“堕落”到想要跟众泰合资。这样的舆论走向也直接导致福特一方对合资公司的推进积极性大大降低,所以直到现在,两家合资公司的具体产品与规划,都迟迟没有落地。
现在的众泰,已经有点被钉在“皮尺”耻辱柱上的意思。
这当然怨不得别人,他们固然已经有了自主研发的发动机,自主研发的全新平台,自主研发的智能网联,可在整车设计层面,却至今仍徘徊在皮尺与原创之间。
否则,也不会有汉龙旷世这样的尴尬存在。
虽然众泰仍未停下试图出圈的步伐,上个月,众泰还和法国法液空总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说要共同研发金属双极板燃料电池电堆并应用于众泰车型,而且根据目前验证的测试结果,双方合作的整堆性能有望达到或超越3.5KW/L,超过目前丰田3.1KW/L的水平。
但无论这个数据的真实性如何,倘若应用的众泰车型外观仍然是“皮尺”来的设计,那么哪怕其性能达到世界第一,外界对其风评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因为皮尺与否,归根结底是一家企业的造车态度与诚意。
我很欣赏众泰这么些年的雄心与闯劲,他们几乎在各个领域都做了一个中国品牌可能的尝试,短途代步车、新能源、氢燃料、出口。
他们也意识到了曾经或正在进行的“皮尺”行为严重影响了品牌形象,所以为了改头换面,用了各种前卫的方法,打造年轻子品牌、打造高端子品牌、和外企成立合资公司等等。
这两年众泰接连发布的“五新”战略和“412”战略,塑造新形象都是其首要的目标。
只是遗憾的是,直到现在,在其真正的形象症结上,众泰的行动力依然不够,而消费者的记忆又会随着新的刺激愈演愈烈,所以众泰的雄心,也在一次又一次地被皮尺绑缚。
世界上没有背道而驰的两条路同时走通的可能。我们可以理解在一家中国汽车企业最困难的时候,无奈选择躲在主场的庇佑之下,用皮尺换来生存的机会。但这一定是要付出代价的。
中国车企在起步的时候行三D打印的先例不少,但随着自身和市场的发展,他们几乎只有两条路,或者忍住痛楚洗心革面,汽车新闻终于改头换面,终有机会走向伟大;或者沉沦。即便如众泰,几乎皮尺出了飞黄腾达的感觉,也不过是覆水难收的前戏。
年初投奔众泰的郑刚,在火速帮助众泰拿下了三十亿救命钱之后,成为众泰最大的功臣。然而华为橄榄枝轻摇一下,郑刚没有丝毫犹豫的走了,留下“及时雨”的莫大功劳。这让人想起了里皮,中国队输给叙利亚之后,两千万欧元不要了,不能为了点利益呆在这样的地方。
2019年已经只剩最后的30天,人们普遍判断,2020年的市场形势只会更糟。如果可以回到从前,如果当年没有拿起那把皮尺,或许众泰就挂了,也或许就好了。title=点击进入搜狐首页 id=